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流化吸附法净化处理沥青烟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炉灰渣为吸附剂,在流化状态下吸附净化沥青烟气的实验室小试表明,炉灰渣的吸附容量高达185mg/g,一次性净化效率为99%。该工艺具有运转成本低.操作简单和以废治废的特点,为治理沥青烟气污染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油烟气净化     
目前,国内油烟气的处理主要是用风机将其排出室外,使污染物流入大气。本文从实例入手介绍了油烟气污染的危害,着重叙述了油烟气净化技术中新型吸附剂——YG-1的性能、理论基础以及试验和应用效果。其优点是可使净化后气体中有害物的含量减小到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ENS半干法除氟脱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烟气SO2分离技术,处理烟气中SO2体积分数为0.1%~5%,净化气SO2的含量可达到15×10-6左右。阐述了ENS半干法除氟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工艺流程、与湿法比较的优缺点,并提出了ENS半干法除氟脱硫技术在烧结机头烟气净化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生产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这种去除排放废水中氟和磷的新型高效吸附剂是日本工业技术院化学技术研究所新发明的。这种吸附剂对于净化家庭生活废水以及氧化铝冶炼厂和硅酮制造厂排出的含有较多氟的废水特别有效。将氢氧化镁置于50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焙烧,生成的氧化镁就成了这种吸附剂。它几乎能100%地吸附溶解在水中的氟和磷。  相似文献   

5.
铝电解自焙槽烟气聚凝静电新干法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电解自焙槽烟气净化过程中采用聚凝技术对烟气进行预处理 ,选用高压静电除尘器 ,摒弃集中净化 ,采用小单元集约化方式。自焙槽烟气中烟尘净化率 99 83% ;总氟净化率 94 39% ;沥青烟净化率 5 9 87%。  相似文献   

6.
<正> 这种去除排放废水中氟和磷的新型高效吸附剂是日本工业技术院化学技术研究所新发明的。这种吸附剂对于净化家庭生活废水以及氧化铝冶炼厂和硅酮制造厂排出的含有较多氟的废水特别有效。将氢氧化镁置于50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焙烧,生成的氧化镁就成了这种吸附剂。它几乎能100%地吸附溶解在水中的氟和磷。  相似文献   

7.
贵州铝厂七九年从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引进八万吨电解铝工程,由电解、铸造、阳极、阴极、供电五个车间组成,八二年初陆续投入运行, 在引进工艺主体设施时,同时引进环保技术及设施。其中,烟气净化技术有:160KA中间加料预焙电解槽干法烟气净化技术,阳极焙烧炉烟气净化技术,阴极焙烧炉烟气净化技术。一、160KA中间下料预焙电解槽烟气净化技术 160KA预焙电解槽208台,配置于四栋电解厂房。每栋52台槽的含氟烟气经52条支烟管汇入一条主烟道。将砂状氧化铝均匀投入主烟道吸附烟气中的氟化氢气体,载氟氧化铝及烟气中的固态氟经袋滤器分离返回电解槽,洁净气体经排风机、烟筒(36米)排  相似文献   

8.
应用沥青凝聚装置和静电回收净化技术,处理铝厂排出的含有氟,氟化和物,沥青的烟气及粉尘,即能净化有害烟气又能回收有价值的工业原料,处理后的各项指标为:粉尘排放浓度≤150mg/m^3,沥青烟的排放浓度≤80mg/m^3,氟化物的排放浓度≤11mg/m^3.  相似文献   

9.
煅后焦吸附脱除沥青烟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以煅后焦为吸附剂治理自焙槽铝厂含沥青烟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煅后焦做吸附剂,可以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使后一步氟化物的去除工序有更好的效果.在60~90℃温度范围内,煅后焦对沥青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墨西哥矿山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的烟囱除尘法,可使燃煤发电厂所排放的含有微尘的污染气体在进入大气之前就被净化。这一研究应用了大气物理学中有关云的形成、长大及大气净化方面的理论。当空气上升时,气体将膨胀和冷却,在被污染的空气中浮游的微尘周围凝集了水份,形成液滴,并不断长大,最后成为雨落下,净化了大气。  相似文献   

11.
应用沥青凝聚装置和静电回收净化技术 ,处理铝厂排出的含有氟、氟化物、沥青的烟气及粉尘 ,即能净化有害烟气又能回收有价值的工业原料。处理后的各项指标为 :粉尘排放浓度≤ 15 0mg/m3 ,沥青烟的排放浓度≤ 80mg/m3 ,氟化物的排放浓度≤ 11mg/m3 。  相似文献   

12.
旋流净化湿法脱除燃煤烟气中的SO_2和烟尘技术多年来在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中的运用,证明:该技术理论上成熟,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燃用高硫分、高灰分劣质煤种锅炉、窑炉的烟气净化,具有脱硫除尘效率高一体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烟气中芳香烃吸附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香烃(Aromatic hydrocarbon)是大气环境中组成复杂、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多环芳烃(PAHs)和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BTEX)等物质不仅能够参与光化学氧化物、酸雨的形成,同时还具有突出的"三致"效应,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控制烟气中芳香烃特别是PAHs和BTEX的排放已成为国内外大气和环境科学界共同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之一。在烟气气态芳香烃的净化技术中,吸附技术以其在脱除效果、能耗和实用性等方面显示出的独有优势,已成为控制烟气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通过综合国内外近年来在利用吸附技术脱除烟气中芳香烃的研究,从吸附剂的选择、吸附过程的影响机理、吸附剂的改性以及数学模型等4个方面,阐述吸附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主要特征污染物-氟化物,如何削减氟排放量,成为电解铝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对"n型喷射两级逆流吸附干法净化技术"的工艺流程及烟气净化技术及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达到了电解铝含氟废气污染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聚合硫酸铁(简称聚铁),具有凝聚能力高、絮凝效果好以及适用PH范围广,絮凝物沉降速度快,去除污水中重金属效果好,腐蚀性小等特点,是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效铁系无机高分子混凝剂。鉴于云南某冶炼厂烟气制酸系统废水中砷、氟含量高的情况,我们采用聚铁,对高砷、氟酸性废水进行了净化处理的初步探索性试验,以寻找聚铁净化酸性废水中砷、氟的一些基本规律。 1 试验方法与条件试验用聚铁购自昆明市场,其特性如下:产品符合京Q/HG16—79—87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钙基吸附剂吸附氯化镉的微观形态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模拟净化试验装置中,采用氯化镉(CdCl2)作为气态重金属发生源,模拟改性钙基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动态吸附能力,并与活性炭进行对比.采用X-射线衍射和SEM-EDX(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对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吸附剂样品的微观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且对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吸附剂存在CaO/NaCI共晶体,具有发达的内孔结构,对气态CdCl2除了具有物理吸附作用以外,还存在化学扩散和吸附作用,且化学吸附是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吸附法除氟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处理中应用的除氟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吸附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其中吸附法是处理高含氟水的重要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及新型的氟吸附剂的特点及应用概况,其中包括:铝盐吸附剂、铁盐吸附剂、稀土类吸附剂、生物类吸附剂以及其他类型的吸附剂;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及新型的氟吸附剂的除氟作用机理,并对今后的除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3文章对某500 k A系列电解槽排放的电解烟气进行测试。净化系统出口处的粉尘平均含量为15.0 mg/Nm,总氟平3 3均含量为0.8 mg/Nm;天窗排放的粉尘和氟化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是4.4、0.32 mg/Nm;两处测试数据中粉尘和总氟3均能分别满足《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5—2010)规定的20.0、3.0 mg/Nm标准限值要求。电解槽的总氟集气效率为97.20%。除尘器的漏风率为0.56%,粉尘的净化效率是99.97%,氟化物的净化效率是99.7%。测试结果表明电解槽集气效率偏低,故为减少电解烟气污染物排放,应对现有设计进行改进,提高电解槽集气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长,使得垃圾焚烧电厂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重金属排放源之一。针对垃圾焚烧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危害问题,本文总结了我国垃圾焚烧电厂重金属的排放现状,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垃圾焚烧电厂重金属的控制标准,指出垃圾产量持续增加的形势下重金属的排放与控制不容忽视;并从重金属的释放行为、形态转化及产物中质量分布三方面阐明了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分析了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因素和形态转化的反应机理,介绍了掺烧其他有机固废对重金属迁移、分布特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垃圾焚烧电厂重金属的控制技术,详细介绍了吸附剂、烟气净化装置和飞灰处理处置方法对重金属的控制效果,论述了强化烟气净化装置协同脱除能力以及开发可抗酸性气体的高效吸附剂的重要性,且固化稳定化后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利用废旧锌锰电池的阳极材料净化模拟废水中的磷,探讨了净化过程中pH、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和磷初始浓度等操作条件对磷净化效果的影响,找出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对净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发现pH对磷净化过程有显著影响,含磷废水净化过程中适宜的pH为8.0;随着吸附剂加入量的增加和初始溶液的降低,磷的净化率逐渐增加。锌锰电池正极材料对水中磷的净化过程速度较快,5 min即可使磷的吸附率达到93.41%。对平衡吸附容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磷净化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表示,Langmuir方程参数Q0为12.41 mg/g,Freundlich方程参数n为2.927,用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吸附剂对水中磷的吸附过程符合假二级模型。锌锰电池正极材料可以有效净化废水中的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