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欧盟与日本老龄化情况严重,面临着青年劳动力短缺问题,因此老年人就业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替代选择。欧盟等国家和日本在老年人就业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实行了如物质激励、禁止就业歧视、建立灵活劳动合同制度、改变工作环境、完善劳动保障、创造社会氛围、开展就业培训、发挥职业介绍中介的作用等一系列鼓励老年人就业的政策。国外这方面的做法对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我国,无疑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工程对创造就业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鼓励对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进行劳动密集型投资,以便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城乡建设,维护和发展社区公用设施。创办公益性工作岗位的公用设施,一般是在经济发展缓慢或就业问题严峻时,由国家出资为就业困难群体,尤其是长期失业者和青年失业者提供临时就业机会的工程,其中包括大型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社区建设、清洁卫生和垦荒绿化等工程。  相似文献   

3.
青年就业问题凸显 青年,正是人生如花的阶段。在许多人眼中,青年人朝气蓬勃,激情四溢,是社会之栋梁,未来之希望。然而,曾几何时,劳动力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强势群体青年人,也开始面临就业难的冲击。据劳动保障部2004年代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当前登记求职的青年竞占到登记求职者总数的70%。作为新失业群体,他们还被冠上了一个尴尬的名字——“2030”人员。  相似文献   

4.
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就业形式和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镇2.4亿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等正规单位就业人数逐年减少,由1996年的57.4%下降到51.1%,个体、自营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达到1亿人以上,这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多是灵活就业,中断参保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续保问题已成为影响下岗职工从事灵活就业意愿、妨碍其再就业的不利因素。研究分析和解决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扫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体制障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就业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到2003年末,有27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占有求职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的90%。我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高速发展,上海市对劳动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外来从业人员不断涌入,同时,上海本地青年就业出现新变化,25岁以下青年失业占到全部失业人员的50%。上海市政府针对一系列就业新情况,在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外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促进青年失业者就业,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青年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应从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角度高度重视青年就业问题。其中,尤其要高度重视文化技能水平低的青年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要为农村青年创造更多的受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本文将通过对中国青年就业状况的简要介绍,提出促进青年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活动,提高青年就业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是人类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疾病和其他各种原因,这一群体处于贫困生活处境中,迫切需要来自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帮扶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就业,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在强力推进全市经济发展战略进程中,勇于突破就业工作难点,为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创造性地开展了有特色、见实效的再就业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9.
灵活就业,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住2002年撰写的《我国灵活就业问题研究报告》中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是: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承包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  相似文献   

10.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增值潜力的人力资源。青年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就业研究中都普遍将青年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以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失业问题,尤其是解决青年的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非正规就业规模越来越大。据估计,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约有8000万人。由于现行社会保险制度是针对正规单位就业人员设计的,存在缴费基数高、费率高、待遇高的特征,不适用于就业与收入水平不确定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因此大多数非正规就业人员还没有参加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在促进就业方面是采取失业保险制度与积极的就业政策相结合的体系,为劳动者的就业风险提供保障。但这一体系还存在覆盖范围小、保障水平低、政策随意性大等问题。本文认为,要完善这一体系,基本思路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就业保障;加速相关立法工作,通过法制化使就业政策制度化;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使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的思路和对策,对于推动实现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实践看,完善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符合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和事业发展的规律,也应是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研究报告对地方实践经验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加快实现从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转变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业服务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具有经济理性的一种劳动力市场制度,发挥着促进劳动力供求均衡、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降低劳动力交易成本的功能,其中的公共就业服务更能起到提高劳动力市场透明度,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避免陷入不利地位的特殊作用。因此,各国都建立有比较先进的就业服务制度和比较完善的就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福建省劳动力培训和就业问题的实证调研,显示出政府和企业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是制约产业结构转型、产生技工荒与失业率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培训服务的投入,发展和完善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就业培训制度,吸收部分地区基层就业培训服务机构的优秀经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科学》2005,(8):64-64
目前,辽宁省大连市的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5000人左右的大龄失业人员尚未就业,已经就业的大龄人员就业状态不稳定;二是近3600户“无就业家庭”就业难度大;三是困难地区失业人员相对集中,9个街道(乡镇)集中了2.7万名失业人员,占全市失业人员总量的27%,就业矛盾突出。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大连市政府积极动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从现在起到年底在全市开展“爱心助推再就业活动”,要求在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统筹做好农转居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其中包括处理好各就业群体的关系.在我国,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就业规模日趋增大.据有关资料,进城农村富余劳动力约占京、沪、穗等城市实际人口的1/3到1/4.因此,要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本地就业群体、外来就业群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劳动科学》2014,(9):63-64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4号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39号)精神,现将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意见公告如下: 一、个体经营税收政策(一)申请1.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零就业家庭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我国就业实现了稳中求进,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长,1至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4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低于4.6%的控制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新一轮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的产业转型升级,有四个特点:一是产业区域转移明显,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共赢的局面,三是出现了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四是产业园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的,并使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最主要产业。今后一段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将引起就业形势改变和政策重点调整。为此建议: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有机结合;二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就业的调节作用;三是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解决职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瑞典经济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受其影响就业状况迅速恶化,大约有4年时间,有超过5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在这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那些丧失工作或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有严重困难的群体,即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