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研究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针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工作情况,讨论了土壤环境质量研究中3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土壤污染定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关于土壤污染的定义,目前尚无一致的认识.笔者在综合国内外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污染的定义,并建议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认为目前宜制订土壤环境质量目标值、土壤(分别有农业、居住、工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和土壤污染危害临界值3类标准值,同时分别提出了初步的制订方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的需要,笔者在技术层面上讨论了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重金属土壤环境标准值比较: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镉污染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开展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研究,合理制定中国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对加强镉污染土壤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调研获取了包括北美、欧洲、亚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非洲等地区16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共52个地区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数据156个。综合考虑标准值适用的土地利用方式,调研分析了32个农用地、70个住宅类用地和56个工业(含商业)类用地镉的土壤标准值。结果表明:(1)适用于农用地的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镉的二级标准值,较国际农用地土壤环境标准值更严格;(2)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农村住宅用地、城市住宅用地镉的土壤修复目标值总体上较国际同类标准值更宽松,中国台湾地区非农用地土壤镉的监测标准和管制标准值低于国际同类标准值的中值水平;(3)与国际上工业类用地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相比,HJ 350—2007《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A级和B级标准值较国外标准更严格;(4)制定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的目标与采用的技术方法、可接受风险水平与镉的毒性参数取值、土地利用方式与相应暴露情景假设以及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与模型参数的不同,是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标准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望为中国不同用地方式镉的土壤环境标准值的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家已有较为完整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笔者在分析这些国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梳理了各国制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方法、考虑因素以及标准的含义,比较得出各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异同,以期为我国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参考各国农用地土壤...  相似文献   

4.
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研究是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对科学制定土壤生态环境标准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土壤环境容量研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等工作的推进,土壤环境基准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但是由于土壤环境介质及其相关环境风险的复杂性,目前我国科研与管理人员对土壤环境基准的概念、内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尚存在不同见解。当前,在土壤环境管理进入风险管理时代的背景下,土壤环境基准研究既需要基于我国已有的研究方法,又需要密切结合风险评估方法开展。该研究对土壤环境基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建议将建立标准化方法体系、夯实本土数据基础作为近期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就当前各方对土壤污染概念认识的差别进行了讨论,提出以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质量第二级标准值和土壤污染临界值作为区域和场地土壤污染评价的3类指标的建议。3类指标的取值及含义为:(1)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采用当地数值。这是揭示当前土壤是否有污染物进入的临界点,是保持当前土壤良好状态的目标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则要警惕,要找出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通用的GB 15618第二级标准值。这是初步判断和识别当地土壤是否受污染的筛选值。若化学物质含量低于此值,说明土壤未受污染,不须进行深入调研;若高于此值,则土壤可能受污染,但要依据深入调研或风险评估而定。(3)土壤污染临界值:通过对当地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得出土壤污染临界值。这是揭示土壤是否受污染的阈值。若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说明土壤已受污染,应研究提出修复污染土壤与控制污染源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土壤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考虑到土壤理化性质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中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与管理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值,难以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土壤生态风险管控,亟须建立区域化、精细化的土壤环境基准。通过聚焦于典型化学胁迫因子锌,利用土壤酸碱度、有机碳和阳离子交换量与锌生态阈值之间的量化关系,估算中国省级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锌的环境基准值。继而结合中国土壤中锌的环境浓度,评估现行标准的误估程度与区域适用性。研究表明:1)不同省级区域土壤中锌的环境基准值存在明显差异,中国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土壤锌环境基准值偏高,南部省级区域土壤锌环境基准值偏低;2)采取现行环境标准评估农林用地土壤锌风险时存在误估的可能性;3)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土壤锌污染风险普遍高于长江以北地区;4)现行标准的区域适用性较弱,制定区域性土壤锌环境标准的需求十分迫切。该研究为建立中国土壤锌环境区域标准、实现土壤风险精准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及目标。由于研究的侧重角度不同,出现了诸多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英美两国拥有多年的污染地块管理经验,生态风险评估相关技术导则完善、法规健全且配套技术成熟,借鉴其经验有助于管理者从生态系统角度更加科学地分析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美国超级基金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和英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讨论,得出我国在构建本土化的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构建层次化的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2)开发从污染物暴露到产生生态效应整个过程的污染地块生态风险评估概念模型;(3)加强污染物与生态受体所受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4)提高生态风险评估过程的决策参与;(5)推动本土物种的毒理学研究。该文旨在推动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构建,保障评估过程的顺利实施及后续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或修复治理工作的开展,促进...  相似文献   

8.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是指通过在土壤污染预防与治理全生命周期中,综合配套采用一系列减缓或控制土壤污染风险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以降低治理成本,达到污染场地治理与再利用的目的。由于中国土壤污染具有数量大以及复合污染等特点,以污染修复清除为导向的管理措施耗费巨大,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措施,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污染土壤实行分类管理,采取风险管控的策略和模式,对污染土地的风险可以做到有轻重缓急的修复和管理控制,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加强对中国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规范对污染土壤的开发利用,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主要风险管控技术类型的特点和局限性,以及其应用模式、体系和发展趋势,拓展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定义,形成了一套风险管控的基本流程,为中国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和经济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论矿区土壤环境问题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白中科  付梅臣  赵中秋 《生态环境》2006,15(5):1122-1125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文章论述了矿区土壤环境问题的相关概念及相关问题,指出矿区土壤环境问题包括矿区生态破坏和矿区环境污染。分析了矿区土壤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识别以及调查研究主要性状识别等普遍性问题。分析了矿区生态修复问题的复杂性,即有的属于典型的土壤环境学科问题,有的属于相关学科问题引发的土壤环境问题要求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建议淡化矿区复垦土壤的学科问题,强化矿区复垦土壤的科学问题,集成不同学科的修复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矿区土壤污染,将有利于我国不同类型矿区土壤环境问题的诊断,以及矿区复垦土壤生产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的恢复对策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8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等单位承办,山东益华通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  相似文献   

11.
微囊藻毒素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污染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发生蓝藻水华时所产生的一类肝毒素,在环境中大量出现时将对生态系统带来冲击并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关于微囊藻毒素的环境行为和污染风险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论文基于地表物质循环原理,分析了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经土壤进入人体的途径,指出了土壤在微囊藻毒素迁移转化链条中的位置,概述了微囊藻毒素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农作物的吸收特性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微囊藻毒素迁移转化过程中土壤的净化和传递两大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市土壤微量元素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攀技花市为例,初步研究了该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城市环境污染特征。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土壤中的元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起城市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元素,另一类则是以稀土元素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城市土壤微量元素污染的分布特征表明,该市土壤微量元素的污染与该市的采矿冶炼等工业活动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所论述的实验室分析数据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对分析方法“适用性”的验证、质控考核以及± 2S单值连续控制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该方法可提高测试数据的精度和稳定性 ,也可提供全过程监测数据的误差范围。既适用于小批量单一水质指标的测试分析 ,也适用于大批量且水质浓度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避免了因环境因素变化而采用其它控制图带来的不便和困难。使用该质控技术可获得准确、稳定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高度集约化的快速发展,耕地和场地土壤复合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污染的风险日趋显现.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土壤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国内建设用地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异同点,分析目前国内外有关土壤环境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的热点与不足,重点介绍了蒸气入侵模型的发展、土壤中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由于污染物对土壤生物产生的毒性效应与其生物有效态含量相关,以污染物总量为指标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土壤管理的需求,亟需开展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工作。目前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针对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生物有效性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综述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结构形态、吸附吸收和迁移转化,以及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从我国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土壤类型分布情况,以及物种选择3个方面对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基准的制定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根据国情制定适合本土特征的生态安全土壤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碘甲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微生物及不同环境条件对土壤中碘甲磺隆钠盐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对土壤中碘甲磺隆钠盐的降解影响甚为明显;碘甲磺隆钠盐降解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及葡萄糖含量呈正相关,与该农药初始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取得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依据,遵循地球化学背景值的基本概念,根据成土母质类型将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划分成13个统计单元,土壤环境背景值以浙北杭嘉湖与宁绍平原、浙东沿海温黄与温瑞平原、浙中金衢盆地为统计单元,在反复剔除异常值后,获得52种元素(氧化物)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土壤污染评价与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壤侵蚀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及防灾减灾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侵蚀学和环境学的交叉为基础,讨论了土壤侵蚀环境学的内涵、土壤侵蚀环境演变及其调控、全球变化及防灾减灾的机制。为揭示土壤侵蚀的实质及制定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