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 RIA)检测了养殖与野生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肌肉中生长激素及雌二醇、孕酮、睾酮三种类固醇激素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养殖军曹鱼肌肉中生长激素残留量为4.15×10-9,在野生军曹鱼中未检出.养殖军曹鱼中三种类固醇激素残留量分别为50.92×10-12、2.08×10-9、0.44×10-9,野生军曹鱼中三种类固醇激素残留量分别为29.78×10-12、1.28×10-9、0.08×10-9,养殖军曹鱼中三种类固醇激素的残留量分别是野生军曹鱼的1.71、1.63、5.50倍.  相似文献   

2.
青岛沿海养殖区贝类体内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分布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5月和9月分别在青岛周边的胶州湾、田横湾、鳌山湾、胶南等贝类养殖区的17个站位采集了杂色蛤,竹蛏,栉孔扇贝等三种贝类,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外标法定量,对贝类体内有机氯农药(HCHs、DDTs)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情况下残留量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贝类体内HCHs的检出率为60%,DDTs为100%.均未超过国家标准.(2)5月份农药残留量偏高,9月份残留量偏低.(3)生活在河流入海口处的贝类体内农残含量略有偏高.(4)栉孔扇贝对有机氯的富集尤为显著,残留量高.杂色蛤,竹蛏农药残留量低.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华北地区北京、太原、呼和浩特和石家庄4个城市生活污水中的21种农药浓度,计算了污水中的农药残留量,结合蔬果加工因子和蔬果消费量,近似推算城市蔬果上的农药残留量,评价农药残留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4个城市的生活污水中,石家庄21种农药的综合千人均残留量最高,为454.89mg/(千人·d),呼和浩特最低,为63.69mg/(千人·d).所检测的21种农药中,多菌灵的残留浓度相对较高,为224.22~1328.07ng/L,千人均残留量为49.98~424.98mg/(千人·d),多菌灵在4个城市的农药残留中占比均最高,为51.35%(北京)~93.43%(石家庄),其他占比较高的农药包括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这体现出华北地区蔬果农药使用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根据生活污水中的农药残留推算蔬果农药残留量,石家庄多菌灵的蔬果残留量最高,为5.04mg/kg.北京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的蔬果残留量也相对较高.通过日均潜在摄入量与每日允许摄入量比较,这些农药残留的长期健康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禾草灵主要用于甜菜、小麦等早田作物野燕麦等防除。国内外,大田试验表明,除草效果好,很有推广价值。禾草灵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已有报道。本文研究了甜菜中禾草灵的残留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5.
土壤及作物中农药残留量所揭示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1992年在河南、河北等省施用林丹防治小麦害虫地区跟踪监测:林丹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残留量全部符合标准。土壤及小麦中残留量中位数分别为50.8μg/kg和11.9μg/kg.土壤中滴滴涕残留量偏高,是由于防治红蜘蛛时施用三氯杀螨醇,而三氯杀螨醇原药中含有滴滴涕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解决深基坑降水问题,本文分析了基坑降水的主要作用,介绍了常见的基坑降水方法与适用范围,并以武汉市瑞安街永清片区某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在结合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和明确降水设计要点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降水方案进行了深基坑降水的优化设计,同时探讨了深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45a宁夏气温、降水及植被指数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利用1961~2005年宁夏气温、降水资料,并结合1982~2003年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宁夏气温、降水和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5a来,宁夏气温明显升高,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冬季和引黄灌区升温最明显,冬季降水增加,其它季节及各地区降水减少,其中秋季和宁夏南部山区减少最明显;秋冬季降水在1968年前后发生了突变,突变后,冬季降水增多,秋季降水减少;1985~1996年间发生了气温突变,突变后各季及各地区气温明显升高,冬春季和引黄灌区降水增多,其它季节和地区降水减少,极端气候事件较突变前发生更为频繁;近20a宁夏区域内NDVI值呈增加趋势,荒漠化面积整体得到控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前一年气温偏高、夏季降水增加时,有利于当年NDVI值增加。  相似文献   

8.
华北降水资源的变化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华北地区1951年以来的降水测站记录进行了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发现47年来,华北夏季和秋季降水都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夏季和年总降水在1964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变化,以后降水显著减少。1985年左右,秋季降水也发生了一次显著减少的变化。夏季华北降水变化的周期主要集中于2~4年、8年左右和20年左右。秋季最突出的周期是2~4年和8年左右。厄尔尼诺对华北降水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发生厄尔尼诺时,华北春季降水偏多,夏季和秋季降水显著偏少。冬季关系不显著。发生厄尔尼诺的次年春季,华北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9.
选用黄河上中游地区无定河流域为中心的15个气象站1959~1999年的降水日值资料,对随机天气发生器CLIGEN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再现降水的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LIGEN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该区域的降水发生概率;很好地再现了年、月、日降水总量平均值,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4%、2.4%和2.1%;CLIGEN再现了96.4%的日降水变率、95.9%的月降水变率和84.1%的年降水变率。对年降水变率估计稍差,表明CLIGEN在模拟降水变率方面还有改进的必要。从降水极值看,年降水最大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1.1%,偏差最大的是干旱区的临河站(39.1%);年降水最小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0.5%,偏差最大的是临河站(-30.7%);月最大降水量除两站稍低外,其它站平均偏高20.2%;日降水最大值除临河站偏低3.4%外,其余各站平均偏高43.2%。总体上讲,CLIGEN在干旱地区的模拟能力比在半干旱区稍差。鉴于CLI-GEN模拟的极大值绝大部分都偏高,因此利用CLIGEN模型生成的降水资料运行径流和土壤侵蚀模型有高估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利用自计雨量计的资料对CLIGEN生成次降水的参数进行验证,以确保径流和土壤侵蚀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典型区域夏季降水及其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力慧  张海亮  向欣  张鹏  程水源  魏巍 《环境科学》2017,38(6):2211-2217
通过采集北京市典型区域2015年夏季大气降水样品,分析研究了大气降水的理化特性,典型降水过程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成因以及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典型区域夏季降水pH值范围为5.15~7.34,雨量加权平均值为6.21,酸雨率极低.降水中污染元素Cd、Ca和Mn呈现中度富集,Cu、Zn、Pb和S呈现严重富集;Ca和S是降水中主要污染元素,分别占总污染元素浓度的45.43%和43.93%,Zn、Mn、Cu、Pb和Cd是降水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占总污染元素浓度的1.32%.降水速率不同的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降水速率较大的降水对PM_(2.5)的清除作用较小,对SO_2、NO_2和O_3的清除作用较大,且影响机制表现为4个重要过程:大气污染物的清除、累积、累积和清除、清除.降水速率较小的降水主要以云内雨除为主,对PM_(2.5)、SO_2、NO_2和O_3的云下清除作用较小,且影响机制表现为:污染物的清除、清除和累积、累积、以及清除为特征的4个重要过程.降水速率较大的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作用大于降水速率较小的降水.  相似文献   

11.
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富集因子和HYSPLIT模型对石羊河流域从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连续收集降水样品的主要离子浓度特征及来源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Ca~(2+)和Na~+是主要的阳离子,SO_4~(2-)和NO_3~-是主要的阴离子,石羊河流域的主要降水类型为SO_4~(2-)-NO_3~--Ca~(2+);石羊河流域的总离子浓度的季节大小变化顺序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石羊河流域的降水水化学主要受地壳源和人为源的影响;石羊河流域的降水类型分为季风降水、西风降水和混合降水,而混合降水是石羊河流域的主要降水类型,其次为西风降水,最后为季风降水。  相似文献   

12.
刘玉  夏军 《自然资源学报》2008,23(6):1088-1098
目前水温预报的降水资料严重不足,特别是无资料地区将很大可能利用卫星遥感反演获取降水信息,丹遥感资料提供的降水时间尺度往往较长,难以满足水文预报需求。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针对独立降水事件,将长时段降水聚解为短时间尺度降水的方法。研究将此方法应用于史灌河七邻雨量站,分别聚解了七邻6h、3h、2h、1h降水为10min降水。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能保证模拟的总量同实际的完全一致,雨强同实际的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区域适应性。图6表6参8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组对本地区一年内历次降水进行了监测,获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本文以实际监测数据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降水样品中各化学成分——离子的平均当量浓度及其相互关系;降水pH值与电导率的关系;降水中阴、阳离子当量浓度之比值与pH值的关系及本地区降雨pH值的频数分布。同时,还对连续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段采样和测定,得到了在连续降水过程中各种离子浓度及pH值的变化以及降水对各种离子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大棚生产条件下小白菜中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残留及降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的药液量喷药后,小白菜中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降解速率在10天内呈下降趋势,之后趋于平稳。氯氰菊酯的平均原始沉积量、最大残留量和最终残留量均大于溴氰菊酯。在喷药14天后,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在小白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分辨率格点观测数据的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青藏高原地区1961-2010 年高分辨率的逐日降水格点资料,按多雨区、相对少雨区、相对多雨区、少雨区和干旱少雨区选取青藏高原8 个研究区域。对近50 a 青藏高原年和季节降水量的分布形式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平均年降水分布不均匀,存在区域差异,呈现出由其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分布形式。且同时存在季节差异,夏季降水最多,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降水最少。其中夏季降水分布形式与年降水分布形式对应较好;其他季节降水普遍集中在高原南部、东南部以及西南部。年降水变化以102°E为界,以东降水逐年减少,以西增加。季节降水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和时域差异,在降水量较大的季节和区域,其降水增加趋势相应较大,反之较小。四季中除了夏季位于高原中东部较大范围的降水减少区以及冬季拉萨地区附近的两个降水减少中心外,其他地区各季节都表现出降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50a来珠江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近年来珠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变化显著。论文利用珠江流域62 个站点1959—2009 年逐日降水序列,选取Mann-Kendall 统计检验方法和有序聚类法,研究了该流域16 个降水特征指数的趋势变化和变异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流域全年、春季、冬季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为稳定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对全年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②流域春、冬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呈下降趋势;③流域全年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中雨日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大雨、暴雨日数和95 百分位值降水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全年、小雨和暴雨降水日数显著突变时段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初;④流域日平均降水量呈稳定上升趋势,降水时段趋于集中化。  相似文献   

17.
重庆是一个工厂密集的工业城市。为了弄清重庆的降水酸度问题,我们分析了重庆市某观察点1979年9月至1980年3月间,降水样品55个,分析了降水的酸度、硫酸根,以及铅和两次降水中大气二氧化硫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分是一种良好的示踪剂,对水汽循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6年在南京、溧阳、宜兴和东山这4个站点按降水事件采集的降水样品,测定了降水HDO和H218O组分,分析了降水HDO、H218O组分以及过量氘的时间变化特征;探讨了水汽源地和局地蒸发对降水稳定同位素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夏季风期间水汽源地的差异使4个站点降水HDO、H218O组分及过量氘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HDO和H218O组分夏季风期间贫化,冬季风期间富集;过量氘夏季风期间小于冬季风期间;(2)夏季风期间,太湖蒸发补给使下游地区的过量氘变大,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截距变高;冬季风期间,局地蒸发对降水同位素影响很小,降水HDO、H218O组分以及过量氘的空间变化不明显;(3)4个站点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均较高,原因可能是冬夏季风期间的降水水汽来源的差异和冬季风期间水汽再循环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60—2017年黄土高原47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数据,对黄土高原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日数和极端降水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黄土高原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存在明显异质性。极端降水事件在全年发生频率不高(13.2%—46.1%),但对年降水量贡献突出(50.4%—91.4%)。(2)1960—2017年黄土高原极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出现下降,但极端降水强度上升。在黄土高原干旱化的同时,极端降水在全年降水中的占比有升高趋势。作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力,愈发增强的极端降水将会给该地区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3)极端降水特征EOF分解第一模态反映了黄土高原极端降水的一致性变化,其空间分布特征可能受到了当地水汽条件及大气层结稳定度等大气动力效应的影响。第二模态反映了黄土高原极端降水的差异性变化,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日数均大致以临夏—太原一线呈反相位变化,这种分布模式可能和地形因素密切相关。(4)黄土高原极端降水特征的年际变化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活动的显著影响,厄尔尼诺年极端降水量偏低、日数偏少,拉尼娜年反之。  相似文献   

20.
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分是一种良好的示踪剂,对水汽循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6年在南京、溧阳、宜兴和东山这4个站点按降水事件采集的降水样品,测定了降水HDO和H_2~(18)O组分,分析了降水HDO、H_2~(18)O组分以及过量氘的时间变化特征;探讨了水汽源地和局地蒸发对降水稳定同位素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夏季风期间水汽源地的差异使4个站点降水HDO、H_2~(18)O组分及过量氘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HDO和H_2~(18)O组分夏季风期间贫化,冬季风期间富集;过量氘夏季风期间小于冬季风期间;(2)夏季风期间,太湖蒸发补给使下游地区的降水过量氘变大,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截距变高;冬季风期间,局地蒸发对降水同位素影响很小,降水HDO、H_2~(18)O组分以及过量氘的空间变化不明显;(3) 4个站点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均较高,原因可能是冬夏季风期间的降水水汽来源的差异和冬季风期间水汽再循环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