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纤维球过滤与臭氧氧化处理循环冷却水的组合方法。试验表明;纤维球过滤具有滤速高、去除效果显著、性能稳定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并为臭氧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降低臭氧处理的难度、节省臭氧处理的用量和运行成本。而臭氢氧化则具有氧化、阻垢、缓蚀与抑菌等多种作用,从而能使冷却水处理工艺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2.
在温室条件下将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Saranac”)暴露在pH值为5.6和3.0的模拟酸雨中,每周1—2次。加或不加臭氧(范围为98—294ug/m~37小时/每日)每周一次。据报导对斑豆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杀虫剂—二嗪农(0.0—二乙基—0—(2—异丙基—6—甲基—4—嘧啶基)硫逐磷酸酯)首次在这些试验中使用,但是没有观察到它对臭氧危害的保护作用。每周一次模拟雨和臭氧连续两个月以上,单就苜蓿的收获量上看,未发现产量减少的现象。每周经两次模拟酸雨处理,且连续进行两个收获期以上,其收获量并未因酸度增加而明显减少。在全部试验中暴露在酸雨和臭氧下的植物干重百分比或是增加或是无影响。与对照植物相比较,经pH 值为3.0的酸雨处理的植物,其饲料质量指标:N 百分比减少了18—37%,这一数据揭示了模拟酸雨和臭氧对苜蓿的产量和质量没有联合影响。  相似文献   

3.
紫外辐射增加对春小麦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模拟紫外辐射增加对春小麦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UV-B辐射增加,春小麦叶片可见伤害症状加重,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植物株干重,穗粒数和穗粒重均明显降低,MDA含量和类黄酮含量以及籽  相似文献   

4.
氯苯紫外光降解产物对生物过滤塔运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过滤技术对难生物降解VOCs的处理效果较差,构建紫外光降解-生物过滤联合处理工艺是解决难生物降解VOCs处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已有研究表明,紫外光降解预处理对氯苯生物过滤塔的去除性能有促进作用.为了考察紫外预处理对生物过滤塔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分别考察了氯苯紫外光降解主要产物氯酚、乙酸以及副产物臭氧对生物过滤塔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乙酸降低了生物过滤塔的氯苯去除性能,在增加喷淋量后去除性能有所恢复.加入邻氯酚使生物过滤塔的氯苯去除性能略有降低.臭氧明显促进了生物过滤塔的氯苯去除性能,当进口臭氧浓度在60~120mg.m-3时,氯苯平均去除率可由70%提高到90%以上.因此,臭氧是紫外预处理促进生物过滤塔运行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两地环境臭氧浓度对矮菜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表臭氧对植物具有显著毒害作用,矮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已被证实对臭氧非常敏感.选用对臭氧敏感性不同的矮菜豆(R123,臭氧耐受性及S156,臭氧敏感性)分别在3个地点(北京昌平、北京生态中心、哈尔滨市)进行室外直接暴露实验,旨在探讨当前环境臭氧浓度对矮菜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中心和昌平两地菜豆在当前臭氧浓度下叶片都出现严重臭氧损伤症状,整个生长季S156型菜豆平均臭氧损伤比例比R123型菜豆高23.5%;臭氧损伤自开花期开始,开花期至结荚期损伤加剧,在豆荚成熟期臭氧损伤比例达到最大值.豆荚产量对比发现,昌平和生态中心两地S156型与R123型豆荚产量比值分别为0.48和0.24,哈尔滨地区为0.73,二者比值为1视为生长不受臭氧影响.可见,北京地区较高的环境臭氧浓度已使敏感性作物矮菜豆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6.
大气臭氧暴露对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影响不断加剧.为评价大气臭氧暴露对COPD的不良影响,量化与大气臭氧暴露相关的COPD死亡负担以及相应的健康经济损失,本研究收集了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臭氧浓度高峰季(4—9月)数据、社会经济及人口数据,基于已有研究中确立的大气臭氧暴露与COPD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以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提出的臭氧浓度高峰季平均值(60μg/m3)为参考,分别估算我国大气臭氧暴露的COPD归因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结果表明:(1) 2020年我国大气臭氧暴露的COPD总死亡风险比为1.12[95%CI (95%置信区间)为1.00~1.21].(2) 2020年我国大气臭氧暴露的COPD归因死亡人数为10.12×104人(95%CI为0.00~17.49×104人).(3) 2020年我国大气臭氧暴露造成的COPD的健康经济损失为2 131×108元,占GDP的0.21%.研...  相似文献   

7.
两项研究表明臭氧与颗粒物的不良健康影响1996年5月发表明的两项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臭氧和颗粒物的不良健康影响。美国加州一家机构多年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地面浓度的臭氧和颗粒物与哮喘发病有关。该项研究比较了25年空气污染的测量水平,发现3091位参加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臭氧在控制膜污染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放在臭氧用于膜冲洗和臭氧用于过滤液预处理这两个方面;指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臭氧可以有效地减缓、降低膜污染;臭氧控制膜污染的作用主要通过臭氧降解造成膜污染的有机物质来实现.此外,还介绍了一些臭氧与膜联用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臭氧和好氧生物法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的纳米过滤浓缩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的纳米过滤浓缩液较难直接生物处理。臭氧氧化该浓缩液降低DOC的速度较慢,但是可以有效地破坏该浓缩液中含苯环和有色基团的大分子有机物,显著增加小分子有机物的相对含量,从而增大其可生化降解性能。研究发现臭氧的投量为52mg/L左右时,臭氧化改善该纳米过滤浓缩液的可生化降解性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FCC废催化剂对炼油厂生化后废水臭氧氧化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液化催化裂化(FCC)废催化剂对炼厂生化后废水进行吸附和臭氧化处理,对初始COD浓度约为90mg/L的生化后炼厂污水,当用废催化剂作为吸附时,COD去除率达到41.1%;当臭氧投加量为0.022g/L时,加入FCC废仙伦剂COD去除率可达59%,其臭氧化指数(OI)为1.58;反应前后废水pH基本不发生变化,试验结果表明,FCC废催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处理生化炼废水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臭氧(O3)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沿海发达城市群中尤为突出,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达标率的关键因素。沿海地区臭氧的生成和扩散受天气条件影响显著,文章基于文献调研,对近年来中国沿海典型天气系统的臭氧污染贡献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季风、台风、海陆风3个方面开展综合分析,归纳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概括了中国沿海典型天气系统对对流层臭氧生消和迁移转化的主要影响机制:季风主要通过大尺度环流影响臭氧背景浓度;台风对臭氧的影响随行进过程而改变;海陆风通过影响局地环流和边界层高度而控制臭氧扩散。基于该文综述分析,旨在为中国沿海臭氧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控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连续过滤方法和实验室氯化,臭氧化实验研究了哈尔滨地区土壤提取液中天然有机物的卤代活性以及不同的形态天然有机物的差异,比较了氯化和臭氧化条件下的卤代烃生成量及处理后的7日卤代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分钟的氯化实验中,憎水有机物,腐殖酸类化合物和非腐殖酸类亲水有机物的单位有机碳卤代烃生成量分别为1.46,0.35和4.03μg/mg(C),而7日卤代潜力则分别为6.6,57.2和40.6μg/mg(C),可见其差别不仅表现在热力学文献,而且反应在反应速率方面,在本实验条件下,臭氧化能够降低大约水样的一半卤代潜力。  相似文献   

13.
鼎湖山臭氧、氮氧化物和太阳可见光辐射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给出了1996年了在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太阳可见光 段辐射,地面臭氧、NO、NO2浓度的观测结果,对影响地面臭氧、NO、NO2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晴天条件下,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阴天条件下,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的日变化要复杂一些。  相似文献   

14.
含铁、锰水源水深度处理工艺的运行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铁、锰含量较高又存在有机微污染的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生产规模的净水厂(规模10m^3/h),进行了运行效能的试验研究。该水厂由射流曝气→砂滤罐→臭氧接触氧化罐→生物活性炭滤罐→木鱼石滤罐→紫外线照射清水箱等处理单元组成。通过曝气充氧-砂滤预处理,去除溶解性的二价铁60%以上,关剩余臭氧的量为0.4mg/L(相应的臭氧投量为:4mg/L)的条件下,经臭氧接触氧化和生物活性炭过滤,在HRT20min时,可去除铁锰高达100%,CODMn的去除率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酸雨和臭氧(O3)对作物是否存在复合影响,运用田间原位开顶气室研究了pH4.0模拟酸雨(SAR)和O3对冬小麦气体交换、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该实验包括3种处理:CF处理采用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作为对照;CF100处理采用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人恒定浓度为100 nL·L-1的O3;CF100 SAR处理为在CF100的基础上对冬小麦喷施pH 4.0模拟酸雨,喷施量为150 mL·m-2,每10d一次.结果表明:①CF100和CF100 SAR组冬小麦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破坏,光合色素含量和气体交换参数降低,抑制了作物生长,导致生物量和产量下降.与CF相比,CF100和CF100 SAR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分别降低了68.2%和63.6%;②与CF100组相比,CF100 SAR组对冬小麦细胞膜系统和叶绿素a含量产生显著的复合影响(p<0.05),而对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体交换、小麦生长、生物量和产量的复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污泥基活性炭为基质,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过渡金属(Mn、Co和Cu)掺杂的铁磁污泥基活性炭(T-FMSAC,T=Mn、Co、Cu),重点考察了过渡金属种类及其掺杂比例对T-FMSAC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对氯苯甲酸(p-CBA)效能的影响,并对臭氧与T-FMSAC催化剂的最佳投量进行了研究确定.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1mg/L,催化剂投加量为40mg/L条件下,反应进行40min后,Mn-FMSAC的催化活性最高,其催化臭氧氧化对p-CBA的去除率为76%,高于Co-FMSAC(72%)及Cu-FMSAC(65%).并且,随着金属掺杂比例的增加(100:1,50:1,25:1,10:1(污泥量:金属掺杂量,W:W)),T-FMSAC催化臭氧氧化对p-CBA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在100:1掺杂比例下,催化剂不仅能够简单地通过磁铁分离,且具备最佳催化活性.100:1Mn-FMSAC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对p-CBA的去除率随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臭氧投加量为1mg/L时,100:1Mn-FMSAC催化剂的最佳投量为40mg/L.叔丁醇的加入显著抑制了100:1Mn-FMS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p-CBA的效能,表明该反应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7.
臭氧氧化去除吐氏酸溶液COD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臭氧氧化条件下,吐氏酸水溶液在鼓光反应器内的COD去除动力学,考察了pH值、温度、自由基抑制剂及进气口臭氧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8左右时,COD去除效果较好;在17-30℃范围内,温度对反应影响不大;自由基抑制剂明显影响氧化效果,说明氧化过程是分子臭氧和其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共同参与的结果;氧化降解效果与进气中臭氧浓度与正相关;臭氧氧化明显改善吐氏酸的生物降解性能,BOD5/COD可达0.18。研究表明:吐氏酸臭氧化的COD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高温厌氧消化处理炼油厂浮选的过滤脱水效果,得出在污泥停留时间为10天的条件下,厌氧过程能较好地进行;高温消化后的污泥过滤脱水性能有较大的改善;过滤后的滤饼含水率明显降低,由新鲜浮渣的91%可降到57%。  相似文献   

19.
文章构建了臭氧/过硫酸盐/微米铁工艺用于水溶液中孔雀石绿的降解,探讨了臭氧/过硫酸盐/微米铁工艺中操作条件对孔雀石绿降解的影响,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CD)的响应面方法优化操作参数,通过SEM、Raman和FT-IR对反应前后的微米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流量、过硫酸盐浓度和微米铁浓度的增加,孔雀石绿的降解速率加快,并且在较宽的pH范围(3~11)内,孔雀石绿的降解率都能达到93%以上。CCD模型在95%的置信水平具有显著性(P值<0.000 1,R2=0.990 4);操作参数显著性排序为过硫酸盐浓度>反应时间>臭氧流量>微米铁浓度;臭氧流量与过硫酸盐浓度、过硫酸盐浓度与反应时间、臭氧流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对孔雀石绿的降解具有交互作用;模型预测的优化条件为臭氧流量1.188 L/min,过硫酸盐浓度1.169 mmol/L,微米铁浓度0.110 g/L,反应时间19.040 min,得到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反应后微米铁的氧元素重量百分比从16.09%增加到了29.40%,铁元素重量百分比从78.39%降低到了66.00%。反应后微米铁...  相似文献   

20.
据估计,瑞典西南部Ostads Sateri区地表臭氧浓度与盛行气候一起,使小麦和土豆的产量降低了5%~10%.有时,在臭氧浓度最高和/或气候条件有利于叶片高速吸收臭氧的年份中,损失产量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