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凌欣  韩雪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6):970-974, 980
渤海是半封闭型内海,陆源污染是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以海洋本身为空间范围进行污染防治仍是末端控制的方法。以陆海统筹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理论为基础,将渤海污染防治的空间范围延展到入海河流,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机制,实行海陆一体化的污染防治战略,有利于解决渤海的环境问题。流域?河口?渤海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机制可以从污染防治协调管理、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和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
许妍  梁斌  马明辉 《环境保护》2022,(12):13-15
本文全面分析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三个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需求,阐述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指出“十四五”时期,陆海统筹实施综合治理攻坚战的主攻方向是强化陆海统筹的氮磷污染物联防联控,深化河流—海洋生物生态协同保护,推进海洋环境风险精准防控,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海湾。  相似文献   

3.
流域—海湾是推动国家陆海统筹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基于陆海统筹构建水环境测管协同模式是实现水环境治理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通过梳理其水环境污染治理实践,识别了流域—海湾水环境系统监测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构建陆海统筹的监测—管理协同治理新模式的建议:通过健全流域—海湾监测管理评估协同机制、加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管理、推动建设陆海一体化生态环境信息智慧协同平台等对策,提升九龙江流域—厦门湾水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流域—海湾系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流域—海湾是推动国家陆海统筹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基于陆海统筹构建水环境测管协同模式是实现水环境治理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通过梳理其水环境污染治理实践,识别了流域—海湾水环境系统监测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构建陆海统筹的监测—管理协同治理新模式的建议:通过健全流域—海湾监测管理评估协同机制、加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管理、推动建设陆海一体化生态环境信息智慧协同平台等对策,提升九龙江流域—厦门湾水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流域—海湾系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渤海是我国唯一半封闭型内海,是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海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渤海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不断重视,其水质恶化势头得到遏制,但由于缺乏陆海统筹、部门区域联动的控制机制,制约了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而构建支撑陆海协同监控和评价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措施。本文以莱州湾为典型应用场景,通过构建陆海污染源多级监测和评价分析系统,实现高精度多级陆海联动的入海通量监测评估、污染源解析、海域水质变化和入海排污响应分析等主要功能,进而为阐明渤海水质变化和陆源排污关系,建立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技术体系和高效精准的减排方案提供参考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6.
天津地处海河流域最下游,紧靠渤海湾湾底,海河流域五大支流由此汇合入海,近岸海域水质长期处于劣四类状况,入海河流整体处于劣Ⅴ类水平,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较低。通过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2020年天津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类、二类)面积比例达到70.4%,超过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16%的目标值54.4个百分点,8条入海河流全部实现消劣,直排海污染源自2019年7月稳定达标排放。本文通过梳理陆域污染治理的关键性对策措施,从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等的污染治理以及直排海污染源和入海河流综合整治等方面,揭示近岸海域水质改善的质变过程,凝练“源头治理、通道管控”的治理经验,为巩固提升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效、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琰  牟秀娟  徐承芬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6):823-831, 837
本文基于2015年以来莱州湾海洋环境公开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莱州湾海域水质、富营养化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并针对海湾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莱州湾海域水环境和富营养化状况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无机氮的含量大幅降低,富营养化面积显著减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小清河和黄河入海口附近污染依然严重,海湾水环境质量较2001年有所退化,主要表现为平均pH和溶解氧浓度小幅降低以及氮磷比失衡加剧;海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限制因素为生物密度波动较大,互花米草入侵亦对海湾生态环境健康状况造成负面影响。建议按照“陆海统筹、河海兼顾、协同共治”的治理思路,强化对污染物采取“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的综合防控措施,建立莱州湾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科学核算总氮、氨氮等重点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采用“削减排放”和“增加容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重点污染物有效防治,推动莱州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8.
渤海自然生态独特、地缘优势显著、战略地位突出。“十三五”期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后,渤海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但仍面临着环境质量改善不稳定、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未根本扭转、环境风险易发高发等深层次问题和挑战。本文立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战略背景,结合“十三五”期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成效,针对新时期渤海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挑战,提出深化陆海统筹污染治理、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和提升亲海品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是京津冀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制定和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我国渤海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实际,结合渤海治理攻坚战的实施,提出陆海统筹开展规划体系、法规体系、综合管控体系以及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陆海统筹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原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划入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了"陆地和海洋",为系统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研判分析,在尊重和把握陆海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陆海规划统筹、推进陆海功能协调、加强陆海标准衔接、统筹陆海治理行动、统一督察考核执法的工作建议,并对陆海统筹的目标体系、任务体系、治理体系、法律体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推动流域海域环境问题的协同解决。  相似文献   

11.
坚持陆海统筹,是新时代我国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在生态环境领域,河口区地处陆海交汇区域,是破解陆海统筹环境管理难题的关键区域.目前,河口区环境监督管理存在管理边界不明确、生态环境监测覆盖面不足、缺乏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等问题.新形势下,亟需进一步优化完善河口区陆海统筹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破除陆海空间界限和行政管理壁垒,优化陆海衔接、海陆协同的污染防治体系,建立陆海一体、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因此,本文提出河口区陆海统筹生态环境质量监管对策,包括划分河口水体管理单元、建立河口区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河口水环境基准体系、开展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协同治理、建立信息共享和智慧监管平台等,强化河口区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为推进河口区域联动机制的建立及陆海统筹环境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2011-2020年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数据,分析了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变化趋势,总结了2017年以来特别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后直排海污染源治理成效,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0年,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量与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区相比一直处于低位,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开始,直排海污染源入海污水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和浓度比明显下降,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山东省、辽宁省属于直排海污染源排放量和排放强度高的省份;时间分布上,2018-2020年第四季度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结合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特征,建议应健全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管控体系,分类推进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精准整治,提升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监测能力,为深入开展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染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唐山市加大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整治力度,入海污染物总量大幅减少,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入海排污口数量仍然较大,陆源污染物通过入海排污口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唐山市作为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城市,通过总结排查整治方法和监管措施经验,提出明确排污口管理责任、推进排污口分类整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开展排污口动态更新等监督管理措施建议,为渤海入海排污口全面排查整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排污口排查整治经验。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6-2020年海水养殖统计数据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工作进展,本文分析了我国近岸海域和环渤海区域海水养殖变化趋势及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效。结果表明,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在海水养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环渤海三省一市海水养殖面积下降了7.7%,渤海区域清理整治非法和不符合分区管控要求的海水养殖超过7万公顷,渤海区域渔业产品捕捞量下降了40.7%。但是,环渤海区域集约化成效与全国沿海相比并不突出,全国海水养殖在面积下降的同时,产量增加8.8%,产值增加22.2%,环渤海三省一市在养殖面积下降幅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产量降低0.6%,产值增加4.8%。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环渤海三省一市约有5万公顷围海养殖位于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海水养殖尾水直接排放、超标排放情况普遍,有必要持续深入地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5.
沿海地区是陆海统筹发展的区域载体,基于沿海省市的陆海复合系统进行陆海统筹发展的区域评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陆海复合经济地域系统为前提,将沿海城市形成的区域作为沿海地带,基于各沿海城市的集合作为省级沿海地带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环境4个维度指标体系,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运用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沿海地带陆海统筹发展水平并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沿海地带陆海统筹发展水平全要素生产增长率大多处于无效率状态,且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明显高估了全要素生产增长率的增长;时间上,陆域、海洋以及陆海综合GML指数的变动趋于一致,呈平稳的态势;效率分解,陆海统筹发展水平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明显是由规模效率变动和技术规模变动的下降所影响。第二,沿海地带正经历从“重陆轻海”到逐步实现陆海统筹发展的过程;对沿海地带陆海统筹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分类,浙江、福建及河北属于陆域效率驱动型,环渤海地区(除河北外)、江苏、广西和海南属于海洋效率驱动型,上海和广东属于陆海效率复合型;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差异、海洋产业技术门槛、海洋资源承载力以及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16.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已成为我国沿海危害严重的恶性入侵植物,严重威胁海洋生态安全,特别是互花米草入侵对环渤海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综述了环渤海地区互花米草引种历史和入侵情况,简析了互花米草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环渤海各沿海省市应形成联防联治机制,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管理体系,制定互花米草分区防治措施,形成“最优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综合去除技术+去除后长效维持技术”三位一体的互花米草“长效治理”技术与管理体系,同时加快互花米草利用的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