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报告表明,与利用煤炭和石油发电的1100亿美元投资相比,2008年全球绿色能源发电的投资首次超过传统能源,达到了1400亿美元。低碳经济中的最重要领域——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发展的状况表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重要分水岭,它已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秀 《世界环境》2014,(6):39-41
<正>近年来,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长,从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大国,到2013年排放超过了第二、三位的美欧排放之和,占全球总量的29%。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比美国高约1/5,但二氧化碳排放接近美国的2倍。从能源结构看,我国2012年的煤炭消费是美国的4.3倍,石油不到美国的3/5,天然气消费不到美国的1/5,造成我国的能源碳强度比美国高1/4。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碳强度比英国、德国高1/4,是法国的2倍。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长期以来,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供给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能源体系结构也存在诸多风险和问题,如能源紧缺、对外依存度高,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已不再适应当前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此,亟需创新和完善能源发展理念、供需模式、技术选择和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改进能源  相似文献   

4.
何则  周彦楠  刘毅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96-2707
面向2050年世界能源发展形势与中国发展实际,推进能源转型与保障油气供给是关乎国家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前瞻性问题。考虑能源转型这一关键前提,基于重点行业部门的政策情景模拟了中国能源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中国油气消费需求及其对外依存情况。结果显示:(1)若实行积极的部门能源转型政策,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在较大幅度上低于参照情景,并有望在2040年达到峰值,其峰值在5755~7000 mtce之间。具体来看,煤炭消费可在2030年前达峰,石油消费在两种转型情景下均将在2040年达到峰值,而天然气仅在加速转型情景下可于2035年实现消费达峰。(2)从推进能源结构转型角度看,在转型情景下中国2050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21%,在加速转型情景下到205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不足10%;无论是在转型情景下还是加速转型情景下,到2050年油气消费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0%;若推行更加积极的转型政策,在加速转型情景下中国到 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超越化石能源。(3)高需求低产出将导致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在中长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因而,在2050年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仍不可忽视油气供给稳定性。研究可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与能源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析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先决条件。可再生能源属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逐步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促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在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逐步使清洁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石油供需缺口、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进口来源和运输模式等方面对我国的石油安全现状与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增长迅速、供需严重失衡;石油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现已处于双危险阶段;进口来源集中度仍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进口多元化道路曲折;石油运输方式与路径单一,运输安全难以保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资源获取方式、运输渠道建设、资源节约及高效利用、能源结构优化、储备战略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对改善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世界能源消耗增长了近20倍,迄今为止世界能耗的85%都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传统发展模式对化石燃料的高依存度,一方面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生态失衡;另一方面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也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已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发展现状我国是核能利用大国,核电发展经历了40多年的发风风雨雨,始终秉承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转化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研究开发新的能源代替传统不可再生能源成为急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对近些年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讨论,指出了生物质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生物质能源必将成为能源结构中重要一部分,实现能源结构良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能源局近日表示,为推进“十二五”期间能源优化工作,首先要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到“十二五”末期,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预计从目前的3.9%提高到8.3%左右,提高4.4个百分点。这将极大地优化我国传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也极大地促进了“十二五”环保规划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的实现,对于改善我国目前依然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油气资源状况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我国油气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40×108t和9.3×1012m3,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油气资源却相对贫乏。目前,我国石油资源勘探程度较高,储量、产量增长的潜力有限,石油在未来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只能略有上升,保持在25%~26%;而天然气资源勘探程度却很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天然气在未来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有望较快增长,预计从2000年的2.5%上升到2015年的9.4%;与之对应,煤炭消费比例会有所下降,但不会改变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首要地位。为此,根据我国油气资源、能源消费和能源需求变化等特点,对未来能源发展战略提出5条建议: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油气市场;积极开发新能源,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Whether we like it or not we are part of the nuclear age, and we are compelled to live with nuclear energy;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hydroelectric power the nuclear option is, on the record to date, the cheapest, the safest and the least environmentally harmful of any existing source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2.
本期话题中国大陆目前在运核电机组达16台,总装机容量达1361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9台,总装机容量3164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规模居世界首位。但目前中国核电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远低于世界水平。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政府重新调整了核电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全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确保核电的安全稳定。中国对核电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网络综合消息  相似文献   

13.
<正>马绍尔群岛,太平洋上一个人口只有7万人的小小岛国,靠近赤道,靠近国际日期变更线,风光秀丽,却在二战时饱受蹂躏。该群岛曾先后被西班牙、德国、美国占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从日本人手中夺取了马绍尔群岛,并将其作为在太平洋上重要的军事据点,后来被迫成为美国的核试验场所,被起绰号叫"太平洋试验场"。1946年至1958年这几年间,美国在此进行了67次核试验,其中23次在该国的比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07,(6):7-7
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气体排放前先经过衰变或用活性炭吸附,达到允许标准后才由高空烟囱排至大气。排出物中只有氪-85、氙-133和碘-131对公众有轻微影响。一般用相对危害指数来比较各种有害排出物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由于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与生活中常见的污染和常规污染相比,核电站产生的废物,及其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实际上是被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16.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several single nuclear explosion experiments of an equivalent to magnitude of million tons, and combined with meteorological data, their effects on the regional climate nave been analysed.  相似文献   

17.
核去核从?     
<正>在化石能源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下,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其中核能作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自1951年被人类首次利用后,已成为世界电力供给的主要能源之一。今年3月份在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核安全观",并在访欧期间变身核电"推销员",力推中国核电"走出去"。从大亚湾核电站到英国核电项目,我国核电已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核电市场风云变幻,一方法国在大力发展核电,法国电力供应中核电比例占世界第一,一方是德国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在全球核电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下,"德国弃核是勇气还是无奈",德法核电发展冰火两重天,但"德法核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是世界上较早进行核电建设的国家,有着较长的核电建设历史和良好的核安全纪录。自1995年后,由于对于私有化后的电力市场,英国政府不再为新的核电站建设提供公共部门的支持,以及石油在内的其他能源相对充足等原因,英国的核电建设处于停滞状态。进入21世纪,为保证能源安全并促进减排,在对于英国核电建设的前景进行审慎分析和广泛讨论后,英国重启了核电建设,其核安全监管机构也进行着新一轮改革。  相似文献   

19.
20.
The Science of Nature - This is a comment on Storms (Naturwissenschaften 97:861–881, 2010) Status of Cold Fusion, Naturwissenschaften, 97:861–881. This comment provides the follow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