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限单元技术在地球科学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直角坐标下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处理地球(由于地球的球形)科学问题极为不便。文中利用球坐标下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有限单元分析的基本方法,编制了球壳有限单元程序,选择中国大陆的主体区域进行了实例计算检验;发现分析方法合理,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编制了将球谐函数表示为三维空间图形的MATLAB程序。对于理解重力场、潮汐现象、地磁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地球自由振荡等一系列运用球谐函数进行展开的地球物理问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制了将球谐函数表示为三维空间图形的MATLAB程序。对于理解重力场、潮汐现象、地磁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地球自由振荡等一系列运用球谐函数进行展开的地球物理问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非均一、非均交的理论模式,概要性地指出当代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地球的演化是一个非均交的过程,地球从初始态到现代.在化学上是不均一的,在动力学上是不平衡的。地质学研究,不能以局部的有限时空模式推向整体时空,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真实过程的误解并进而影响当代地球科学理论的进展。本文所涉及的一般模式是本文集的思想总纲。  相似文献   

5.
应江苏省地质学会、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邀请,地学奇才、四川地球起源演化研究所所长、成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杨怀研究员,9月23日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作《地球非球对称膨胀论》学术报告。报告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板块理论进行了质疑,以9个方面的大量资料,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板块理论的得失,重新评价了板块学说,指出了板块理论无法逾越的当代若干重大地质问题。第二部分从12个方面论述了《地球非球对称膨胀论》假说要点,提出了“态变”演化、“X应力场”、“非球对称三维运动观”等理论。第三部分以印度洋地质资料为例,论证了《地球…  相似文献   

6.
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科学家视为“面包房”和“食品库”。地球的土地每年为人类生长出上百亿吨粮食;地球上丰富的草原资源给数以亿计的牲畜提供了放牧的基本条件,最终为人类的餐桌提供了美味佳肴;从供不应求的木材到拯球生命的药材,人类离不开土地。然而来自世界各地大量资料表  相似文献   

7.
有限单元法在复杂河段二维水质模型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复杂河段二维水质模型有限单元法的求解方法.并计算了大源渡水库对湘江衡阳城区段水质的影响,应用本文的方法可以进行复杂地形条件下二维河流水质的模拟与预测。  相似文献   

8.
有限主观题考试自适应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实现科学客观考试学生实际能力的又一突破,本文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并且介绍了实现方法的创新点和系统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深部地质研究通常与地球物理相联系。实际上,地球物理方法所确定的仅仅是地球内部的不均匀层及壳幔界面的几何形状和地球物理参数。解释壳幔成分、各个不同层面物质的物理状态、性质及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应是变质地质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深部地质研究应是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研究的统一过程。近十年来,深部地质研究迅猛发展。全球地学断面(GGT)测量和深部大陆科学钻探构成当前深部地质研究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代表了当前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变质地质学是研究变质作用发生发展过程、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各种地质作用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深部变质作用是地壳与地幔长期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反映了地球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层次中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物质运动规律。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大陆科学深钻和高精度地震及其它地球物理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不同深度圈层中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状态,产生了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变质作用及其结果。这就使我们利用变质地质学方法研究深部地质成为可能。通过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等学科和方法的结合,深部地质学将成为变质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植物大会上,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指出,人类活动破坏了地球将近一半的陆地,正导致自然界的动植物加速走向灭绝。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估计下世纪后半叶,将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位科学家,在美国圣路易斯市举行国际植物大会会议。大会主席雷文在会上说,在自然界已知的1000万种动物和植物中,仍有大约160万种尚待科学鉴别,面对全球性的物种灭绝危机,应该加倍努力,趁地球物种尚未毁灭殆尽时,尽快认识了解。地球动植物加速灭绝  相似文献   

11.
地球系统工程与区域环境问题调控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和工程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方法,及其在解决全球性环境危机中的作用;阐述了提高共识、言行一致、保护全球公共资源、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等地球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 论述了区域性与地球系统环境问题间的关系,提出区域环境问题调控的4条基本原则:系统性调控、区际公平、多方合作、综合手段和共同约束. 指出应注重应用地球系统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区域环境与生态问题;应深入探讨地球系统及区域环境与生态压力在中国现阶段的特征,统筹全局与长远调控区域环境问题;应开展长期连续观测和信息共享,创新调控全球与区域环境与生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简称地化所)于1966年2月在贵阳成立。三十而立,地化所的成长与发展,是中国地球化学事业成长与发展的缩影,是我国地球化学的奠基者与先躯们献身、开拓、创新与奋进的结晶。由中国地球化学界的精英与主力优化组合的群体自诞生就历尽了十年浩劫的磨难。创建初期,侯德封所长,涂光炽、李朴、杨敬仁、柴云山和彭会副所长,刘东生、郭承基、司幼东等科学家,力挽狂澜,在艰辛的条件下创业,在崎岖的劣境中奋进。在医治十年浩劫的创伤和科学的春天到临的岁月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涂光炽所长领导全所…  相似文献   

13.
黄彩海 《陕西环境》1995,2(3):21-24
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用物质化学式的几分之一为基本单元来表示物质的摩尔浓度,方法不妥,根据酌情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物质的化学式为基本单元表示物质的摩尔浓度,并用于分析化学中的计量,计算,十分简单,给出了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动力特性在工程设计中是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本文基于有限单元法理论,确定了斜拉桥合乎构造的空间计算模型,建立了其三维空间自振方法,并对其动力特性进行了求解和分析。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正> Ir和其他地壳中亏损的亲铁元素,当海相微体古生物灭绝时,在同一地层层位上形成了异常高的富集,据古生物灭绝所确定的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限大约为距今65到67百万年。这种地球化学异常在世界范围内的海相和陆相沉积物中均已发现。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异常是由于一个成份可能相当于碳质球粒陨石、直径为10公里的球外物体冲击地球而引起的。白垩纪末期灭绝事件的冲击假说指出:在其他发生大量灭绝事件的地层中也可发现球外物体冲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义应变花法计算地应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PS测量的速度计算地应变是地球动力学研究中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但计算时涉及数值徽分,如何减小其计算误差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提出将工程测量中的平面应变花分析方法推广到地球球面上的广义应变花方法;并通过对已知位移和应变场的特例下的数值实验,比较常用的最小二乘配置法和广义应变花方法计算应变的精度。结果显示广义应变花法应变的计算精度比最小二乘配置法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地球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给出了一个推测的时间表。目前公认的地球形成年龄是以陨石年代学推断的,因而,实际的地球年龄应晚于陨石形成年龄而大于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地球物质年龄,即介于4560Ma和4276Ma之间。根据球粒陨石年代学资料,球拉的年龄约为4560Ma,星子的形成年龄间隔为107~108Ma年,考虑到原地球形成和土地幔补堆积层形成时间,地球最后形成年龄约在4400Ma前后。上、下地幔的差异和上地幔化学特征充分说明了上地幔具独立演化的历史,没有参与地球的成核过程,上、下地幔过渡带应是原地球分异壳转化而成,该层圈所富集的不相容元素及生热元素对土地幔后期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人口的增长和任何其他生物数量增长一样是有限度的,因为地球上的食物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负荷量也是有限的。虽然人类可以改造环境,增加环境的负荷量,但这也是在一定限度之内。因此,人类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必将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19.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只有江河湖泊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整体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我国的淡水资源虽多,但是人均水资源却十分贫乏.  相似文献   

20.
傅修才 《环境》2009,(8):42-43
地球环境科学是当今世界科学的发展热点。做好地球环境科学的基础研究,向社会大众普及地球环境知识,对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