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董红军  夏立军 《化工环保》2004,24(Z1):262-265
根据洛阳石化废水处理模式,分析了石化废水处理合格率停滞不前的两类原因装置检修和生产异常.相应地提出了提高废水处理合格率的两类方法合理安排检修废水的处理时间及加强两套废水处理装置的协调,并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膜过滤技术在酸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银 《化工环保》1999,19(5):310-311
山东临沂化工总厂年产20万t硫基氮、磷、钾复合肥工程包括20万t/a复合肥、20万t/a硫酸、3万t/a磷酸、4万t/a合成氨、2万t/a聚合氯化铝5个主要项目。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可分为3类:硫酸、磷酸、复合肥、聚合氯化铝装置排放的酸性废水,合成氨装置排放的造气废水,生活污水。合成氨装置排放的造气废水采用传统的闭路循环工艺,废水经沉淀、冷却后回用,少量的外排废水同生活污水一并进行生化处理。酸性含砷、含氟废水则采用石灰中和、膜过滤技术进行处理。现将酸性废水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 酸性废水水量、水…  相似文献   

3.
专利文摘     
《化工环保》2005,25(4):336-336
催化氧化处理苯甲醚废水的方法,不加药浮选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一种用于油田钻井废水处理的集成化工艺和装置,一种造纸废水过滤装置,一种利用造纸废水处理污泥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电活性铁氰化镍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专利文摘     
《化工环保》2006,26(6):529-530
含铬废水处理方法;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膜集成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包膜式缓释络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厌氧-缺氧-好氧-混凝沉淀废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湿法脱硫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脱硫废水的特点,采用中和、絮凝、沉淀的原理,自主开发设计了一套脱硫废水处理装置,投资仅80万元,解决了脱硫废水二次污染问题,为湿法脱硫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处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石灰石一石膏烟气脱硫废水的特点,对废水的来源、水量、性质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并重点分析了化学中和处理工艺,以便加快脱硫废水处理装置的国产化进程。同时还指出了脱硫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采用沉淀去除悬浮物以及生物接触氧化去除有机物的方法处理环氧乙烷皂化废水,并总结了该废水处理试验性生产装置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马淑英  肖仁勇 《化工环保》1996,16(5):283-287
介绍了大庆石化总厂醋酸装置投用后废水处理、废渣循环利用及废水综合治理的情况,并对今后治理污染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广灭灵及丙草胺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广灭灵和丙草胺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H2O2加入量、高浓度废水COD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连续流废水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反应的废水处理效果明显好于铁炭微电解反应;铁炭微电解对COD的去除率可达60.6%,Fenton试剂氧化反应后COD的总去除率可达72.3%;连续流废水处理效果差于静态实验。处理后,低浓度废水的BOD,/COD从0.28~0.32增至0.47,高浓度废水的BOD,/COD从0.39增至0.47。  相似文献   

10.
《化工环保》2005,25(3):253-253
该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将好氧折流板反应器、集水沉淀池、好氧反应池或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依次用垂直的折流板连通起来,其独特的分格式结构及推流式流态使得每个反应室中可以驯化培养出与流至该反应室中的污水水质、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微生物群落,有利于充分发挥厌氧菌群的活性,提高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面且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少了装置的占地面积,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节省了系统的能耗,并可防止冬季管道的冻裂。/CN1541956,2004—11—03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酸析—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联合工艺预处理苯达松废水。考察了酸析pH、铸铁粉加入量、微电解时间、双氧水加入量、Fenton试剂氧化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析pH 3.0,铸铁粉加入量1.0 g/L,微电解时间2 h,Fenton试剂氧化时间4 h,双氧水加入量25 mL/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初始COD为22 500 mg/L、BOD5/COD为0.08、色度为2 500倍的苯达松废水,总COD去除率为96.2%,出水COD为858 mg/L,出水色度为150倍,BOD5/COD为0.38;采用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联合工艺预处理酸析后的苯达松废水,处理效果远高于单独微电解和单独Fenton试剂氧化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刘春平 《化工环保》2019,39(3):273-277
石化企业中间罐区VOCs排放量较大,多采用吸收、冷凝、膜分离及其组合工艺进行处理。本文采用AspenPlus软件分别对高、中、低浓度中间罐区VOCs废气应用上述3种工艺及其工艺组合的处理效果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中间罐区的VOCs经过不同组合的二级处理后,尾气VOCs质量浓度约为9~50 g/m~3,后续仍需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以满足新的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同时,对比3种工艺能耗情况,冷凝法最低,膜分离法次之,吸收法最高,约为冷凝法能耗的5~10倍。以上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工况数据基本符合,证明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石化企业中间罐区VOCs治理工艺选择与流程优化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以比臭氧消耗量为基础讨论出水水质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比臭氧消耗量为6.5 mg/mg 时,出水的吸光度在400 nm处减少90%以上,在254 nm处减少85%以上;出水的溶解性有机碳质量浓度为11.23 mg/L、COD为16.3 mg/L;臭氧分子直接氧化对降低色度和去除有机物起到一定作用,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翁棣 《化工环保》2003,23(5):283-286
研究了在有或无紫外线 (UV)照射的条件下臭氧 (O3 )对磺基水杨酸废水的处理效果。用O3 与UV协同处理磺基水杨酸废水比仅用O3 和仅用UV的处理效果好得多 ,其COD去除率大于后二者的COD去除率之和。试验选用的动态O3 /UV法处理磺基水杨酸废水的工艺条件为 :O3 发生器放电功率 90 %× 180W ,UV功率 14W ,废水循环流速 10 0mL/min ,处理时间 90min。在此条件下 ,废水COD去除率可达 80 %左右。在上述的O3 发生器放电功率、UV功率、废水循环流速条件下 ,处理 1min时废水变澄清  相似文献   

15.
铜矿酸性废水氧化钙中和处理装置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银海  徐怡珊 《化工环保》2003,23(5):287-290
介绍了用氧化钙二次中和沉淀法处理铜矿酸性废水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处理效果。针对矿山不断开采带来的废水水质变化和处理装置存在的新问题 ,对工艺路线、斜板沉淀池、石灰消和机等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 ,出水水质达到GB8978— 1996二级排放标准 ,节约运行费用 15万元 /a ,沉淀池大修期从 4a延长到 6a ,减少石灰用量 8% ,增加废水处理量 1.5× 10 5m3 /a。  相似文献   

16.
将臭氧分别与超声波、H2O2、紫外光等联用,深度处理干法腈纶生产厂生化池出水,对各种联用技术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2 L/min、反应时间30 min、臭氧加入量3.5 g/(L?h)的条件下,当超声功率为300 W时,臭氧-超声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30.0%;当H2O2加入量为0.4 mL/L时,臭氧-H2O2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50.7%;当紫外灯功率为40 W时,臭氧-紫外光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49.9%;在各种联用技术中,臭氧-H2O2联用技术的运行成本最低(为7.5 元/t),且处理后出水COD为143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石化工业COD标准值修改单》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综合考虑,臭氧-H2O2联用技术是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臭氧氧化和Fenton氧化两种高级氧化法对毛皮加工工业园区集中废水处理厂的进水进行了预处理,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H为8、臭氧投加速率为1.2 g/h的最适宜条件下,臭氧氧化法的COD去除率最高达72.7%,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废水BOD5/COD由初始的0.06提高至0.12;在,n(Fe~(2+)):月(H_2O_2)=1:10、H_2O_2投加量为1.5 mL/L,、初始废水pH为2.5的最适宜条件下,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最高达33.4%,但废水可生化性不大;经臭氧氧化和Fenton氧化处理后,废水中的不饱和结构物质均得到了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18.
秦杨  温青  任洪强  丁丽丽 《化工环保》2007,27(3):253-256
采用预处理—生化(包括水解酸化和好氧)法处理强酸性混合染料废水,对工艺流程Ⅰ(预处理为混凝)和工艺流程Ⅱ(预处理为混凝及臭氧氧化)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处理时CaO的最佳加入量为16g/L;混凝出水采用臭氧氧化,臭氧通入量为29m g/L时,臭氧氧化出水色度为141度,色度总去除率为91%,但TOC基本没有变化,且臭氧氧化出水经过后续的生化处理后,最终出水色度与工艺流程Ⅰ相比无明显优势。采用工艺流程Ⅰ处理强酸性混合染料废水更合适,最终出水pH为8.5,COD为88m g/L,TOC为48m g/L,色度为359度,SS为25m g/L,SO24-质量浓度小于50m g/L,PO34-未检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混凝—Fenton法深度处理维生素B12废水,考察各操作参数对COD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凝pH 4.5、聚合硫酸铁加入量300 mg/L、氧化pH 4.0、H2O2加入量420 mg/L、FeSO4?7H2O加入量334 mg/L、Fenton反应时间3 h时,混凝—Fenton法对维生素B12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较好,总COD和总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2.1%和90.0%;与Fenton法相比,混凝—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提高率分别为17.4%和13.8%,且药剂成本降低了21.6%。  相似文献   

20.
Current disposal options for APC residues in the UK and alternativ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developed world-wide have been reviewed. APC residues are currently landfilled in the UK where they undergo in situ solidification, although the future acceptability of this option is uncertain because the EU waste acceptance criteria (WAC) introduce strict limits on leaching that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Other APC residue treatment processes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are reported to reduce leaching to below relevant regulatory limits. The Ferrox process, the VKI process, the WES-PHix process, stabilisation/solidification using cementitious binders and a range of thermal treatment processes are reviewed. Therm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convert APC residues combined with other wastes into inert glass or glass-ceramics that encapsulate heavy metals. The waste management industry will inevitably use the cheapest available option for treating APC residues and strict interpre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waste legislation is required if new, potentially more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are to become commercially vi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