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比较了好氧、厌氧、兼氧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好氧处理技术出水水质较好,主要应用于处理中低浓度废水或者作为厌氧处理的后续处理,但能耗高。厌氧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逐步成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核心方法,但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器容积较大。兼氧处理技术可发挥厌氧去除有机物绝对量高、好氧对有机物去除率高的各自优点,提高总体有机物处理效率。兼氧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兼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兼氧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提高兼氧微生物处理污染物效能研究、兼氧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兼氧处理技术中,水解酸化工艺居于重要地位,是一个典型工艺,多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制药废水经稳定塘处理用于农灌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厌氧塘为主体,以预沉池、二级厌氧塘、兼性塘组成的工艺,探讨了制药废水经过稳定塘处理后用于农灌的途径。在停留时间为7—11d时,COD去除率冬季为47%,夏季达到76.6%,夏季厌氧塘削减COD负荷达150g/m~3·d.其出水水质指标基本满足灌溉要求.还对气温、有机负荷、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生态稳定塘及植物净化法处理造纸废水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某稻草原料的纸业公司废水治理工程为例,论述工程建设的造纸废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造纸废水厌氧处理塘、混合废水兼氧-好氧处理塘及育苇塘,其中纸机白水、中段废水含有较多的流失填料,采用斜网及沉淀处理后入生态塘系统。混合后的废水经兼氧-氧化塘-芦苇湿地处理系统,大大增加了其处理效果。排水经芦苇人工湿地净化处理,用以生产造纸原料芦苇塘的种植用水。工程配备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和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4.
屠宰项目环评中废水治理技术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树林 《能源环境保护》2009,23(6):58-60,64
屠宰废水作为一种高浓度有机氨氮废水,是重要的有机污染源和疾病传染源,采用气浮-厌氧-兼氧-好氧-消毒组合处理工艺,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出水水质达到了<肉类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中畜类屠宰加工一级排放标,可在同类环评项目中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亚热带地区升流式厌氧塘与水生植物兼性塘、好氧塘串连组合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规律,获得了该组合工艺的设计参数;推导出可供设计用的经验方程式;不推荐用好氧塘作为二级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6.
强化塘-人工湿地复合生态塘系统中氮和磷的去除规律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在大量分组试验(中试)数据的基础上,剖析了强化厌氧塘、兼性人工湿地、强化好氧塘和水生植物根系塘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及整体系统的组合性能,探讨了氮和磷元素在各单元塘以及系统中的迁移、降解规律。实验表明,在该组合形式的系统中,各级单元塘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助和互补性,前面单元为后续单元提供了较好的前处理,使得后续单元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处理功效,同时由于结合了在厌氧、兼氧以及好氧状态下微生物、高等绿色植物根系、土壤(砂层)的同化、分解、截流、吸收、吸附和过滤等处理机制,使得该系统较传统稳定塘工艺具有更高的氮和磷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7.
酵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总结了酵母废水厌氧、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兼氧反硝化等生物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介绍了酵母废水厌氧处理的菌种筛选、复合微生物技术等能改善其生物处理效果的研究,阐述了生物处理酵母废水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浓度高 ,且间歇排放 ,但具有很好的可生化性。经好氧和厌氧试验 ,并据土地的可得性 ,提出了稳定塘系统及稳定塘与生物滤池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并给出一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
改良的污水处理生物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物塘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普通的好氧、厌氧和兼性生物塘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特别是处理工业废水有一定难度,使得普通生物塘系统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一种改良的生物塘系统改变了生物塘技术应用的尴尬局面,这就是下文将要介绍的RIPS系统。1 系统组成与处理流程作为一个改良的兼性生物塘系统,RI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图1 RIPS系统  RIPS系统表面裸露,由压实的土壤构成。底部是深厌氧层,中间是污泥层,最上部是由需氧菌和藻类构成的需氧层。处理运行时污水自下部进入深厌氧层,可沉降的…  相似文献   

10.
厌氧(水解)—好氧处理工艺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对厌氧、好氧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作用和新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厌氧和好氧处理工艺各有优点和缺点,而厌氧 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可以发挥单独工艺的优点,厌氧 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在难降解污水的处理上有其独特的优点。对水解工艺理论分析结果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表明,工艺本身还有巨大的潜力,用作高固体含量废水厌氧处理的预处理单元。可以解决高悬浮物和含脂类物质给厌氧工艺带来的抑制和破坏等问题,为解决这类工业废水的厌氧处理开拓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对于厌氧、好氧和兼性微生物,特别是兼性微生物作用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开发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陈曦 《环境科技》2007,20(4):1-3
含有氯霉素(CM)、抗菌素增效剂(TMP)和磺胺新诺明(SMZ)的合成制药废水对生物处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通过对厌氧菌和好氧菌的驯化、筛选和复配采用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工艺可有效降低废水的有机污染指标:经吹脱和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70%,再经好氧生化系统处理,CODCr去除率可达60%.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运行效果稳定,为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了一定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苯酚厌氧降解的厌氧污泥驯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法处理含酚废水时,苯酚厌氧降解的厌氧污泥的培养与积累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混合厌氧污泥驯化、单一厌氧污泥驯化、好氧污泥转兼性驯化三组对比试验,探讨了合适的苯酚厌氧降解的厌氧污泥的驯化方法。研究表明:好氧污泥转兼性法驯化历时最短,处理效果好。静态培养时,微生物经过2个多月的驯化,日均降解苯酚的速率达100mg/(L·d)  相似文献   

13.
前言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相比,优点是:不需要曝气,剩余污泥量少,还可把有机物转化成甲烷气后加以回收利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过去,厌氧处理主要用于含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食品工业。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展到其它行业的低浓度有机废水。日本神钢公司生产的固定床厌氧处理系统(PANBIC),已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目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多级塘(厌氧塘,兼性塘,好氧塘和冬季储留塘)-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对石油化工废水进行强化处理和利用,处理能力10万m3/d.结果表明,多级塘-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在寒冷地区对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效果良好,最终处理单元芦苇湿地出水的COD、BOD5、TN、NH4+-N、TP和石油类物质的平均值分别可达到75.08,7.51,10.63,5.12,0.5,4.63mg/L.植物生长季节(5~10月),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优于非植物生长季节.系统中的储留塘可实现污水在冬季(11月~翌年5月)的零排放,保证全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皂素废水、内电解、好氧与厌氧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物质的分子量分布以及组成特点,确定皂素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与好氧处理后,COD值有显著减少;皂素废水经过厌氧和好氧处理后还生成一些新物质,微生物产物(SMP)。  相似文献   

16.
用A—A—A法处理羽绒加工废水羽绒加工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COD、BOD和SS都很高,采用缺氧—厌氧—好氧工艺加以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从车间排出的羽绒废水,首先经过捞毛池捞毛,然后进入兼性氧化为使一些大分子的有机物、脂肪类难以降解的物质变成小...  相似文献   

17.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系统拟使用厌氧酸化+兼氧+好氧工艺对其生化处理部分进行改造,为减少改造风险进行小试研究。研究中改变进水污染物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等条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处理效果的异同,小试的研究表明厌氧酸化+兼氧+好氧工艺处理该印染厂废水具有较好的效果,其结果可为同类型废水处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安普霉素生产废水是一种抗生素类废水,内含多种难降解的生物毒性物质,处理难度大,经查阅国内外抗生素类废水处理技术资料,并进行大量对比试验,确定采用铁碳内电解预处理-厌氧-好氧-气浮处理工艺。应用铁碳内电解法对安普霉素生产废水进行毒性去除及污染物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保证了后续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出水达到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生化-氧化偶合絮凝法处理含季铵盐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好氧-氧化偶合絮凝工艺处理特种有机废水,研究了在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500~3000mg/L范围内,经厌氧-二级好氧处理,COD总去除率可达95%,再通过氧化偶合絮凝处理,出水COD可降至80mg/L以下,COD总去除率可高达97%以上,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污染物源分离技术,结合"生物-生态耦合"理念,提出符合农村分散式养猪废水的处理技术方案。倡导干清粪方式,废水采用厌氧池和二级氧化塘工艺联合处理;同时探讨厌氧消化液作为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替代培养原料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干清粪工艺的养猪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COD、NH+4-N、TN和TP经"厌氧+兼性塘+好氧塘"工艺处理后,出水达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以消化液为主要培养基质,外加蔗糖2.0 g/L,K2HPO41.6 g/L,KH2PO40.8 g/L为发酵基质时,产絮菌群B-737发酵24 h,可达1.5 g/L,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基成本降低8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