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近岸海域水环境是海岸带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岸海域的水质状况对海岸带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根据大连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材料,评价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指出了近岸海域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治理海域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球上的受纳水体中海洋所处的位置最低,陆源、大气沉降等含有的各类污染物一旦进入海洋,很难向外界转移。海洋环境的污染首先反映在海洋水质环境上,尤其近岸海域的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在近岸海域环境影响预测中,水质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度对后续近岸海域环境管理及污染管控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近岸海域水环境的特点、可能出现的污染情形等,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可能涉及到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近岸海域水环境预测技术的优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西北部湾被誉为中国最后的一片"净海",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但局部海域水质恶化问题突出。为推动广西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基于广西近年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陆域污染入海情况主要问题分析,确定广西近岸海域污染最主要来源于陆域污染。提出加强近岸海域工业企业管理与污染控制,推进城镇环保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港口、船舶和海洋工程的污染防治等四方面监管与污染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英杰  赵丽 《环境保护》2013,41(1):19-22
我国的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但是由于最近20年我国海洋经济高速发展,很多问题在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再加上当时的立法条件的限制,我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仍然需要不断改进。近岸海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海洋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给近岸海域带来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多年的《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和《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我国受污染的海区主要是近岸海域。其中,污染最重的为黄海北部近岸、辽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近岸海域监测网络成员之一,十二五期间,中山市环境监测站共完成15次近岸海域常规监测,出具海水监测数据800余个.2015年,为摸清中山市近岸海域水有机污染状况,对中山市近岸海域水中19种多氯联苯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中山市近岸海域水质良好,但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的多氯联苯污染.中山市近岸海域水体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考虑到PCBs不容易降解,易在生物体内积累放大等特性,研究区域PCBs的污染状况仍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1年和2012年春夏秋三季长时间、大范围的对北戴河及相邻海域沉积物重金属(Cu、Pb、Cd、Zn)的调查结果,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生态危害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评价方法,分析北戴河及相邻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趋势及潜在生态危害。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有从抚宁近岸向两侧逐渐升高的趋势。海港区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相对较严重,之后依次是山海关近岸海域、北戴河近岸海域、昌黎近岸海域和抚宁近岸海域。所有监测站位的重金属要素含量均未超出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葫芦岛市近岸海域4个功能区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污染指数评估,结果表明:葫芦岛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良好,局部小范围内存在营养盐污染。  相似文献   

8.
近岸海域污染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进华 《环境保护》2000,(2):32-32,35
1近岸海域被污染的状况2近岸海域被污染的恶果3近岸海域污染源分析4改善海洋水质 ,重在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的近岸海域严重受到氮和磷的污染 ,直接导致海水的富营养化。1996年由荷兰、英国等3家国际咨询公司完成的世界银行《杭州湾环境研究项目》 ,对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渔场地区大范围河口海域作了详细调查后得出结论为 ,“研究海域处于氮磷过营养的状况 ,在长江、杭州湾和舟山群岛的所有近岸海域 ,氮、磷浓度均大大超了海水四类标准 ;油类污染呈块状分布 ,浓度超过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和国际上的影响评价临界值。”1997年底 ,…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污染分担率法确定污染因子,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04~2009年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并运用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ODMn、磷酸盐、无机氮、汞是影响东莞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由上游到下游基本呈现依次下降的特征;从2004~2009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好转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在辽宁地区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辽宁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并对辽宁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为海洋环境保护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和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评估近岸海域开发利用水平及沿海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以辽东湾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内梅罗指数和主成分指数对近岸海域水质环境进行了评价;基于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近岸海域开发利用水平、经济产业结构等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大连和葫芦岛近岸海域水质环境显著优于辽河口附近的盘锦、营口和锦州;海洋功能区和海水质量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不同功能区之间差异性不显著;海域开发利用水平和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及内梅罗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沿海城市人均GDP和海水水质指数呈“倒U形”的库兹涅兹曲线关系;方差分解分析表明,海域开发利用强度能够累计解释海水环境质量变化的42.3%,经济产业结构能够累计解释海水环境质量变化的31.8%,海域开发利用水平和经济产业结构直接影响贡献率为16.5%,而自然地理位置与海域开发利用强度以及自然地理位置与经济产业结构交互作用的累计解释贡献率为58.9%。研究结果表明,围填海管控、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及沿海产业结构优化对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影响因素主要是化肥、农药的流失和畜牧业废弃物排放造成的面源污染。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经过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有所减缓。一农业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一)化肥流失对近岸海域的污染全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化肥使用总量和每亩使用量却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3.
北海市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依据1991~1996年北海市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资料,选用单项指标分析和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北海市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廉州湾水质较差,受无机氮污染较重,廉州湾的营养水平明显高于南部近岸海域,部分海域属富营养类型  相似文献   

14.
环境质量的改善只有在污染物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的共同管理下才能实现,建立入海污染总量控制体系是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以近岸海域污染场界系统为工具,将近岸海域污染过程分解为发生场、输移场和效应场三个子系统加以分析,系统分割,子系统间跨边界矛盾和系统要素配置不合理是我国海域污染总量控制的三大问题。提出以包括部门统筹、要素统筹和区域统筹在内的海陆统筹思路克服系统问题,并建立以统筹定标、收集转移和控源减量为核心的海域污染总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深圳近岸海域环境状况近10a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深圳市2000~2011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分析了深圳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赤潮发生情况和沉积物质量。结果表明,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状况总体有加重迹象;赤潮发生先降后升,最近几年变化平缓,发生区域以大鹏湾居多。赤潮引发种以甲藻居多,并逐年增加;沉积物东部海域优于西部,质量同样有下降趋势。深圳近10 a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大量陆源污染可能是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岸海域微生物源示踪监测技术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近岸海域陆源性非点源污染污染贡献率及其危害性剧增现状的分析,强调了在我国开展污染源示踪检测技术研发的必要性。在总结了国外治理非点源污染的经验———微生物源示踪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近岸海域微生物源示踪检测技术研发的设计思想。从而阐明,传统的环境监测指标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集监测、溯源和示踪为一体,适应于我国国情的近岸海域非点源污染源监测技术的研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青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青岛市近岸海域不同功能海区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于2017年11月在胶州湾、崂山近岸海域和青岛市文昌鱼保护区共采集了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生源要素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及生物硅(BSi)的含量。青岛近岸海域TOC、TN、TP和BSi含量范围分别为0.21%~1.43%、0.02%~0.13%、0.06%~0.15%和0.26%~0.60%。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TN和TP含量较高,崂山近岸海域TOC较高,而文昌鱼保护区BSi含量较高。此外,胶州湾沉积物中BSi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海域硅藻生产力的下降。根据沉积物中TOC/TN摩尔比,崂山近岸海域沉积物中有机质为海源和陆源混合输入,而胶州湾和文昌鱼保护区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为海源输入。生源要素污染评价结果显示,青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未受到污染,而TN和TP则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广西近岸海域水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90-1998年广西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对该区水体的质量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良好,但部分河口、海湾等区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质是耗氧有机物和无机氮。  相似文献   

19.
2002~2006年福建省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2006年在福建省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实施的海水质量监测资料,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营养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监测海域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省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7种痕量金属元素为综合评价指标,运用灰色聚类法对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区.结果表明,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分为四个区,即清洁区、起始污染区、轻污染区和中度污染区.轻污染区和中度污染区主要分布于象山港、台州湾-隘顽湾、温州湾至苍南一带,三门湾也有零星分布;起始污染区主要分布于浙江省北部的三门湾、象山沿海等海域,杭州湾也有零星分布;清洁区分布于杭州湾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