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布局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煤炭生产与消费状况基础上,按照从东到西3个开发区带,共7个规划区的开发格局,依据不同规划区煤炭资源保证能力和现有生产布局,提出了各规划区煤炭资源的开发思路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设想。针对煤炭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探讨了通过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开发模式,给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综合开发模式类型。从建设能源基地、解决能源运输问题和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等方面讨论了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最大环境问题是矿山企业环境破坏,现从鹤岗市矿山企业开采的实际问题出发,立足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发展方向,对矿山企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同市煤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同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型矿业城市。40余年因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输,形成了该市畸重的工业结构。在优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同煤炭资源在全国的作用、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论证了大同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煤炭主导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天一 《环境保护》2012,(Z1):82-84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第一能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长期的开发利用活动引发了与可持续发展不相和谐的诸多环境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和区域环境发展。因此,坚持"黑色煤炭、绿色开采,循环经济、吃干榨净,高碳产业、低碳技术"的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炭资源势的空间分布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研究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空间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借鉴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和原理,提出了煤炭资源势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了煤炭资源相对势、煤炭资源潜力势以及煤炭资源-经济势的计算方法,导出了其计算公式,借助GIS技术,实际计算了我国78个主要煤矿区的3种煤炭资源势,并以煤炭资源-经济势为例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势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初步提出了煤炭资源势的一些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6.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岩、水、土、气等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会产生地质和生态环境负效应,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有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支撑,有法可依,同时发挥煤企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的能动性.力求最大程度降低煤炭开采给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影响.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结合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煤企如何科学强化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煤炭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煤炭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对煤炭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煤炭资源利用率较低、资源严重浪费、超强度开采、无序开发现象等等.重点论述煤炭资源开发所引起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大气污染,地质灾害等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最后提出关于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从而实现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卢波 《环保科技》2014,(2):8-12
贵州盘县属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煤炭资源开发为盘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地质沉陷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盘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煤矿城市因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煤炭资源开采逐步成为煤矿城市的主导产业。受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支配,随着煤炭贵源的日渐衰竭,煤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迫在眉睫。本文深入分析了煤矿城市的现状,认为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限制煤矿城市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根据新世纪煤矿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提出煤矿城市应在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城市”、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城市规划、建立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做好文章,煤矿资源枯竭型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对于能源的利用同保护环境一起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命题。我国是采煤打过,对于能源中煤炭资源的依赖十分严重,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究煤矿环境污染问题与废水处理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府谷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中出现的整合方案设置与杜松自然保护区冲突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方案或思路,实现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根据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点及资源环境特点,将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约束界定在土地、水资源、煤矸石、人口搬迁、生态现状、煤炭资源6个主因素上,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约束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做好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分析煤矿环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煤矿项目环评的重点内容和指标的确定,进一步丰富煤矿环评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第一能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长期的开发利用活动引发了与可持续发展不相和谐的诸多环境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和区域环境发展.因此,坚持“黑色煤炭、绿色开采,循环经济、吃干榨净,高碳产业、低碳技术”的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煤炭工业化路子是我国煤炭企业在“十二五”时期继续发展壮大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且生态恢复难度大、费用高、周期长,这是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普遍问题,处理不好将阻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延长煤炭资源开发的生命周期,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是煤炭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杨晔 《环境保护》2012,(14):45-47
分析表明,现阶段煤化工产业发展态势与西部生态安全格局存在显著冲突。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适度发展煤化工是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禀赋条件下较为现实的解决途径之一。西部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资源丰富,遏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改善西部和全国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约4万亿吨,探明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地区资源丰富,但生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场势的我国煤炭空间配置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文将资源场势的理论运用到煤炭资源领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全国可获得数据的30个省(区、市)的煤炭资源势、煤炭作业势和煤炭资源-作业势,分析了1986年以来我国煤炭资源空间配置的基本特征,并采用煤炭配置质量指数评价我国区域煤炭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性。研究表明:①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国煤炭资源场趋于集中,空间上呈现出以晋豫地区为中心,从东北向西北偏移的趋势;②各地区煤炭作业势在时间上变化幅度较小,空间上与煤炭资源势呈现总体相近的格局;③我国煤炭资源-作业场有向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和晋陕蒙地区集聚的趋势,目前基本形成了以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为主的"S"形输入区和以晋陕蒙为主的"V"形输出区的空间格局;④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三种煤炭空间配置类型区,即场源区(6个)、场汇区(19个)和基本平衡区(5个),煤炭资源空间配置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空间极化现象突出;⑤我国煤炭资源空间配置总体是合理的,但是个别地区的配置方向或配置力度不尽合理,存在输出区过度输出和输入区过量输入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面向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夏青  梁钰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288-292
科学的发现与技术进步使一些矿物逐渐变成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矿物的开发利用又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支持。论文面向循环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途径,针对矿业的特点,从企业、产业园区、区域3个层次确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产业政策。研究认为:①循环经济模式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不同的层次应采取各自的发展模式;③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兖州矿业集团南屯煤矿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实践,阐述了煤矿在宣贯IS14000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促进煤矿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认识与做法。1煤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规定: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防治污染...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兖矿集团南屯煤矿走建设循环经济型矿井之路的具体实践中得出的几点体会,对矿井循环经济型建设具有启示和引导作用。确保煤炭资源安全,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