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氟病区茶园土壤氟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测定了黔西北高氟病区茶园土壤样品氟含量及氟的形态.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氟含量为314~3558mg/kg,平均为945mg/kg,高于全国土壤全氟平均含量(453mg/kg).不同类型供试土壤中全氟含量高低顺序为:棕壤和褐土(分别为1118和1114mg/kg)>黄棕壤(908mg/kg)>黄壤(681mg/kg).供试土壤中不同形态氟含量以残余态最高,其平均含量为940mg/kg;其次为有机束缚态氟,平均含量为7.82mg/kg,处于氟污染较高水平,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铁锰结合态氟也较高,平均含量3.99mg/kg;水溶态氟和可交换态氟均较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98,1.14mg/kg.由此可见,土壤中氟形态大部分均以残余态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可被茶树叶吸收的水溶态氟和可交换态氟含量均不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可交换态氟只与水溶态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9**),而水溶态氟与铁锰结合态氟、残余态氟和全氟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40*, 0.226*, 0.229*), 有机束缚态氟与铁锰结合态氟、残余态氟和全氟也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57**, 0.312**, 0.320**),水溶态氟与土壤交换性盐基含量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氟形态与有机质的相关性不明显,仅有机束缚态氟与土壤有机质呈弱负相关.本研究可为该区域土壤氟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土壤氟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弄清汞污染历史河流水体、生物膜和沉积物中汞污染现状和潜在风险,本研究选择贵州省清镇市东门桥河为研究对象,采集河流水体、生物膜和沉积物样品,并测定其汞的形态含量。结果表明,东门桥河水体总汞(THg)、溶解态汞(DHg)和颗粒态汞(P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6.46±51.87 ng/L、10.67±5.15 ng/L和55.79±50.26 ng/L,PHg含量高达72%。生物膜中THg和Me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38±12.39 mg/kg、19.58±22.21μg/kg;沉积物中THg和Me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89±24.64 mg/kg、21.50±7.20μg/kg。水体和生物膜中汞的季节分布特征为夏季秋季春季。受清淤情况和市政污水排放的影响,随着采样点逐渐远离总排污口,水体汞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沉积物和生物膜的汞含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SEM)和图像分析研究了贵州贫困农村不同燃料类型(拌泥煤、煤、蜂窝煤和柴)产生室内PM10的微观形貌和不同类型颗粒物的数量-粒度、体积-粒度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燃料产生的PM10中颗粒物以烟尘及其集合体、矿物颗粒和飞灰为主,烟尘及其集合体均达到72.69%以上;在数量-粒度分布上,以煤和蜂窝煤燃烧产生的PM10中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呈单峰分布;以拌泥煤为燃料产生的室内PM10中烟尘及其集合体呈单峰分布,燃煤飞灰呈双峰分布;以柴为燃料的室内PM10中烟尘及其集合体呈单峰分布.不同类型燃料产生的PM10中颗粒物体积-粒度分布基本呈单峰分布,主要分布在粒径>1.0μm.  相似文献   

4.
在沈阳市张士地区采集蔬菜和植物样品,采用(PE-AA30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对样品中的铜、铅、镉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对植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发现菊科中铜的含量最高,槐树叶中铅的含量最高,菊科镉含量最高。通过对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得出蔬菜中各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铜的平均含量为6.197mg/kg;铅的平均含量为1.419mg/kg;镉的平均含量为0.137mg/kg。  相似文献   

5.
采用ICP-MS分析了贵州遵义松林Ni-Mo多金属矿区表层土壤(旱地土和水稻土)及6种农作物样品的重金属Cu、Zn含量。结果显示,矿区旱地土Cu、Zn含量分别为31.3~148.5和101.0~346.0 mg/kg,平均值分别为65.1和233.0 mg/kg;水稻土Cu、Zn含量分别为46.3~67.3和169.0~358.0 mg/kg,平均值分别为55.8和234.0 mg/kg;两种类型土壤Cu、Zn含量均高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Cu,32.0 mg/kg;Zn,99.5 mg/kg)和参照样品(Cu,23.3 mg/kg;Zn,82.0 mg/kg)。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矿区土壤Cu、Zn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土壤样品为轻污染和中污染,部分土壤样品达Cu、Zn重污染等级。矿区农作物样品中粮食类和蔬菜类样品的Cu平均含量分别为3.64和5.81 mg/kg;Zn平均含量分别为22.54和35.79 mg/kg。运用危险商法对矿区农作物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水稻和白菜Cu、Zn复合污染的健康风险指数大于1(分别为2.83和2.90 mg/kg),表明这两种农作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其余作物(玉米、甘薯、辣椒、萝卜)复合污染的健康风险指数小于1,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6.
民用燃料燃烧排放PM2.5和PM10中碳组分排放因子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少飞  白志鹏  陆炳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1):2749-2756
在实验室中模拟民用燃料在家庭炉灶中的燃烧,应用稀释通道系统采集颗粒物,获得玉米秸秆、薪柴、蜂窝煤和块煤四种常用民用燃料燃烧排放PM10,PM2.5及载带碳组分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民用燃料燃烧排放的颗粒物以细颗粒为主, PM2.5占PM10的70%~90%.颗粒物排放因子最大的为块煤,其PM2.5和PM10的排放因子分别为9.837和11.929g/kg,分别是蜂窝煤的12.6和13.7倍;玉米秸秆和薪柴PM2.5和PM10的排放因子稍低于块煤,为7.359~10.444g/kg.4种燃料燃烧OC排放因子块煤最高,其在PM2.5和PM10中分别为5.29和5.19g/kg.薪柴燃烧EC的排放因子最高,其在PM2.5和PM10 中的排放因子分别为1.065和1.126g/kg.块煤两种粒径上EC的排放因子略低于薪柴.蜂窝煤EC的排放因子最低,比薪柴低300倍左右,玉米秸秆EC的排放因子也要比薪柴低10倍左右.碳组分是块煤,秸秆,薪柴排放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在40%~60%之间,该值比蜂窝煤高3倍.四种燃料对应的OC/EC比值差异很大,薪柴和块煤燃烧排放颗粒该值为3~6,秸秆和蜂窝煤燃烧排放颗粒其值高达30~50.  相似文献   

7.
包裹法对民用高氟石煤氟硫污染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煤以降低氟硫污染的方法.8 户使用包裹钙基固氟剂石煤的农家和 8 户使用普通石煤的农家的比较结果表明,包裹固氟剂石煤组比普通石煤组燃煤氟释放率平均降低了 44.7%(P<0.05);室内空气氟含量下降了 85.7%(P<0.01);室内空气 SO2含量降低了 75%(P<0.05).放置条件较一致的 4 个玉米、辣椒样品氟含量的比较表明,使用包裹固氟剂石煤农户家的玉米、辣椒样品的氟含量分别比使用普通石煤的下降了 50%和 53%.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广州市典型有机蔬菜基地土壤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的污染特征和风险水平.结果表明,8种SAs在土壤中普遍检出(检出率≥94%),总含量为0.73~973μg/kg,单个化合物以SMZ和ST含量最高.不同蔬菜基地土壤以及种植不同蔬菜土壤中SAs的组成分布和含量水平差异较大,根茎类蔬菜(平均含量289μg/kg)瓜果类蔬菜(平均含量143μg/kg)叶菜类蔬菜(平均含量98.1μg/kg),大棚土壤中SAs平均含量(8.9μg/kg)低于露天土壤(18.2μg/kg).生态风险评价显示SMZ风险最高(50%以上样品为中等或高风险),其次为SD、SDM和ST(20%~50%样品为中等或高风险),SM2、SM和SPD生态风险较低(80%样品为低风险).与珠三角普通蔬菜基地相比,广州有机蔬菜基地土壤中SAs的检出率及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氟(F)污染是严重影响人类及动植物生长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新型环境氟污染的来源之一。调查了运城盆地不同类型工农业污染源中氟的浓度水平,并研究了固体工业污染源中氟在淋滤作用下的环境释出行为。结果表明:采集的固体工业污染源样品中总氟含量最高为1 479.9 mg/kg,平均含量为763.21mg/kg,远高于我国土壤氟含量的平均水平;农药和化肥样品中氟含量均较高,最高含量可达1 161.21mg/kg。氟淋滤试验结果显示:化工厂污染源中的氟溶解性较好,氟释出浓度高达11.0mg/L,具有较大的环境氟污染风险;两种碱性电解质淋滤液Na_2CO_3和NaHCO_3均对氟离子(F~-)的释出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CO_3~(2-)和HCO_3~-对F~-的竞争性解吸附和离子浓度(主要为Na~+)增加对F~-的络合性释出。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土壤氟异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贵州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250 000)项目成果,对贵阳中心区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采用全氟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①贵阳中心区土壤氟含量较高,表层、深层土壤氟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 143、1 438 mg/kg,且空间分布变化较大;氟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②不同类型土壤中氟含量变化较大,其中紫色土中含量(1 306 mg/kg)最高,水稻土次之,石灰土、粗骨土、黄壤等差别较小,其含量范围在1 099~1 167 mg/kg之间. ③土壤氟含量与其母岩呈显著正相关性,且土壤中氟含量较母岩更高,表明风化成土过程中存在一定富集,土壤氟与成土母岩之间具有一定继承性. ④土壤氟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存在局部氟污染(异常),污染区、警戒区、安全区和清洁区所占比例分别为13.6%、62.2%、19.2%和5.0%. ⑤生态环境效应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局部土壤受氟污染区的油菜和稻谷样品中氟含量范围分别为1.86~2.68和10.40~13.50 mg/kg,同时地下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氟污染.因此,贵阳中心区土壤氟含量较高,局部土壤已受到氟污染,可能会对农产品质量、饮水安全及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建议政府部门及科研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就干旱因素影响两个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人群的某些指标作过报道。本文重点讨论其影响同一人群尿、血清和唾液含氟量情况,旨在为地氟病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晶种法处理含氟废水与氟化钙沉淀砂状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晶种法对含氟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pH和Ca/F对出水F-浓度和CaF2沉降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含水率低、沉降性能好的砂状化CaF2颗粒.实验结果表明,晶种的加入对提高除氟效果、促进CaF2的砂状化有重要作用.当pH为中性偏酸性且0.5<Ca/F<1时,除氟效果较好且所得到的CaF2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当pH=5.5...  相似文献   

13.
砖瓦厂含氟废气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伟 《环境工程》1999,17(3):38-40
通过实验选取了一种固氟剂添加到砖坯中后,砖块的存氟率为910%,烟道气总氟排放降低率为7678%。连续五年的生物检测试验,没有发生任何家蚕氟中毒现象。固氟剂的应用为砖厂含氟废气的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氯酸对南方水果龙眼、芒果中的微量氟化物进行浸取,以柠檬酸钠-氯化钠-冰醋酸组成的总离子强度作缓冲剂(TISAB),控制溶液pH=5.5,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及标准曲线法测定了龙眼、芒果中微量氟。氟离子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6.1%,测定的结果表明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80%~3.9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地质学角度提出一种新型的降低土壤氟的方法,利用植物的根系分层特性研究植物对土壤氟进行吸收的功能,通过对研究区植被的根群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可以构建根群坝、农林复合系统等,人为地把氟在土壤包气带中由源到汇的运动过程进行层层拦截、吸收,实现对土壤氟经淋滤进入地下水的迁移过程分层、分阶段拦截的效果,从而达到降低土壤及农作物氟含量水平的目的。并根据南阳盆地不同的地貌提出了具体生态降氟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6.
Al与F的络合作用对土壤吸附Al和F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Al-F络合作用对土壤吸附Al和F的影响以及吸附前的溶液中铝化学形态的差异。提高Al或F的加入量将人别使分配在土壤溶液中的F或Al的数量增加,即Al-F络合作用地使Al和F在土壤固-液间的分配平衡向液相移动,土壤对Al-F络合物吸附程度很小,吸附前,3种不同F/Al比溶液中Al^3 ,AlF^2 的浓度随着F/Al比的增加逐渐降低,AlF2^ ,AlF3^0的浓度则逐渐升高,与土壤作用后,溶液中Al主要与AlF^2 ,AlF2^ 的形式存在,以AlF^2 的数量居多。  相似文献   

17.
李祥  朱亮  黄勇  杨朋兵  崔剑虹  马航 《环境科学》2016,37(4):1467-1471
在多晶硅废水处理过程中,为了减少先除氟后脱氮工艺中酸碱的投加量.本实验运行反硝化反应器研究了先脱氮后除氟工艺中先脱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废水中F-浓度对反硝化存在一定的影响.当F-浓度控制在750 mg·L~(-1)左右,反硝化污泥脱氮速率无明显影响,当F-浓度继续增加时,反硝化污泥的脱氮速率逐步降低.在处理含F-(浓度控制在800 mg·L~(-1))多晶硅清洗废水时,反硝化污泥的脱氮性能无明显影响,经过93 d的运行,总氮出水稳定在50 mg·L~(-1)以内,总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去除速率达到5 kg·(m~3·d)~(-1).经计算,与传统先除氟后脱氮工艺相比,可节省大约70%的碱投加量和100%的酸投加量,极大地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氟化物诱发生物有机体体内或体外的毒理学效应.本文简要地综述氟化物对有机体的不同亚细胞组分:酶、胶原、染色体、线粒体、膜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氟化物对工人淋巴细胞SCE的诱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磷肥生产中向空气排放的氟化氢和四氟化硅可诱发人血淋巴细胞SCE增高,可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使细胞分裂周期迟缓。随接触年限的增加,SCE频率提高。然而接触氟空气污染约10年左右,人体对氟损害所产生的适应机制能够显著降低氟对遗传物质所造成的损伤。吸烟可加重氟化物对SCE的诱发,且吸烟年限越长,这种效应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氟化铵与石灰石粉、石灰乳反应制取氟化钙,研究了反应温度、物料浓度、物料过量系数等各主要参数变化对氟化钙结晶、过滤速度、氟收率及其含量的影响,摸索出最优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