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紫露草微核技术对大连湾主要排污口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的五个排污口中,有四个明显含有生物诱变剂;其中有的排污口对其附近海区已造成污染,而远离排污口的海区水质未受到生物诱变剂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洱海入湖河流白鹤溪主要排污口及其污染负荷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洱海西部入湖河流白鹤溪主要排污口进行调查,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各个排污口排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鹤溪在丰水期与枯水期等标污染负荷相当,南支的等标污染负荷大于北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为总氮和总磷。白鹤溪最主要的排污口为南3排污口,其次为北2排污口,总氮总磷是其主要污染因子,高锰酸盐指数在北2排污口也占有较大比例。各个排污口的污染因子在丰水期与枯水期差异较大。以排污口形式进入白鹤溪的污染负荷是白鹤溪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排污口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 2 0 0 1年上海市排污口污水排放量 ,对上海市排污口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对现有排污口污染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为上海市的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降低排污口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Ames试验法,对锦绣川、卧虎山水库水源水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水库源水未受到具有致突性污染物的污染,但以卧虎山水库为源水的自来水具有致突变性,不过污染很轻,还不失为清洁饮用水。  相似文献   

5.
渭河咸阳段水环境有机污染负荷与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COD为有机污染负荷指标,分析了渭河流域咸阳段有机污染负荷现状;同时根据该河段功能区划对应的地表水环境标准,核算了流域咸阳段现有排污口稀释混合区河长,以及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最后讨论并制订了渭河流域咸阳段各排污口有机污染负荷削减方案:流域南岸1号和2号排污口在执行地表水IV、V类标准时,需要削减的COD污染负荷分别是147.095t/a和94.54t/a、130.05t/a和83.22t/a;北岸3号和4+号两个排污口需要关闭。  相似文献   

6.
环境医学     
等,由于32P后标记法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是日前测生物样品DNA加合物的首选方法。参3X18 9703276哈尔滨市H沟致癌性工业废水首治目标的环境医学研究/袁俊杰(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环境与健康杂志/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一1997,14(2)一70~72环信R一36 为调查哈尔滨市H沟污水中致突变物的主要污染源,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对哈尔滨市H沟排入松花江的污水及几家工厂的污水进行致突变性筛选。筛选呈阳性结果的工厂排污口污水,提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后,应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B、C两厂排污口污水有机提取…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7年3、5、8、10月四个航次对余姚市黄家埠2个排污口的污水调查和8月对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的水质监测,发现:1号排污口水质中pH、COD在4个航次都超标,氰化物和Cu在3个航次均未做到达标排放;排污口邻近海域主要污染因子是氰化物、Cu,氰化物浓度很高已达到鱼类中毒浓度(0.03 mg/L),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污染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1年对秦皇岛周边海域环境影响较大的11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调查结果,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等标污染负荷相关指标的计算,分析评价秦皇岛市主要入海排污口(河流)的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所有排污口中,大蒲河排污口的污染负荷比最大;其次为滦河、新开河;所有调查指标中,总磷的污染负荷比最大,是秦皇岛近岸海域最主要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王凯  周怀兰 《环境科学导刊》2013,(5):98-100,104
根据临沧市入河排污口监测成果,评价分析临沧市省级划分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的分布及超标情况,计算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等超标污染负荷,分析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提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Ames试验,对小清河济南段水体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如下:不 河有机污染严重的大码头断面和济南段最后一个断面-辛丰庄都县有较好的致突变性,两断面都含有间接的移码型致突变物和直接的碱基置换型致突变物,且大码头断面的致突变性比辛丰庄的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普兰店湾局部海域无机氮污染,污染源主要来源于陆源,针对这个问题对陆源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范围主要是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通过对每条入海河流进行情况调查,分析污染原因,并跟踪调查监测入海排污口,并对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结论普兰店湾局部海域无机氮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入海河流,由于普兰店湾为...  相似文献   

12.
中子活化示踪沙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先进的中子活化示踪沙技术就排污口污染泥沙的运移扩散规律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进行了实地勘测和研究,给出了污染泥沙运移扩散的方向,不同方向的扩散量和污染泥沙的沉积区域及污染影响的预测,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为环境影响评价增添了一项新的预测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大连湾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研究:海湾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质量守恒原理和线性迭加原理,导出了受纳水域对污染源的响应关系,建立了海域污染总量控制的计算模式,计算了大连湾的容许入海负荷总量,各排污口的污染分担率和削减率,为大连湾污染源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场监测,色-质联用分析以及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方法,评价了兰州市交通要道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分析了颗粒提取物(PE)的有机组成及致突变活性。结果表明,兰州市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严重。颗粒提取物中含有近100种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致癌性多环芳烃。微核试验显示PE具有致突变活性,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深圳全市共有直入海河道82条,陆源主要入海排污口(包括受污染的入海河流、入海人工渠道及重点企业排污口)53个.根据2013年上半年对深圳市主要入海排污口进行实地勘查结果和对应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陆源入海排污口现状,针对排污口排污超标情况严重问题,提出了开展综合治理工程对重点河流进行整治、加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等措施,为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海洋环境污染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道排污口人工排查成本高且难以做到实时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水流扩散波模型和遗传算法的河道排口反问题溯源方法,并通过突发污染排放的设计算例和河流污染排放实际调查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反问题模型能有效反演潜在的突发性大流量污染排放,包括排放位置、水量、排放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经过多次运算反演结果的中位值与真实解几乎完全一致。2)对于日常排污口排查而言,该方法可通过合理的水文监测断面布设,准确识别出河流中潜在的多个排污口空间位置和排放水量。3)对于突发排放和日常排污口排查,溯源精度均可达到200 m以内;对应监测站点的布设距离为2 km。因此,该反问题模型可为未来基于在线数据的河道水下排污口动态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控制和削减入海污染是当前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防控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通过对2011年-2015年广东省主要入海污染监测统计数据的综合比较分析,表明广东省主要入海排污口污染减排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入海河流污染入海量仍呈上升趋势,局部近岸海域污染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同时探讨了当前广东海洋污染减排的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基于环境容量的入海污染总量控制管理体系、推进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入海排污口减排效果、建立海陆统筹的海洋环保联动机制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舟山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年8月舟山重点排污口-舟山海洋生物工业园区排污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Hg、As、Pb、Cd、Cu、PCB等6种污染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性均为低,6种污染要素的综合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u>Pb>PCB>As>Cd>Hg,潜在生态风险性排列顺序为PCB>Hg>Cd>Cu>Pb>As,PCB是沉积物中主要的潜在污染因子,对RI的贡献率达到了48.8%.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Ames试验法 ,对锦绣川、卧虎山水库水源水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两水库源水未受到具有致突性污染物的污染 ,但以卧虎山水库为源水的自来水具有致突变性 ,不过污染很轻 ,还不失为清洁饮用水。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工业发达地区,河流水体中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状况,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水体中“三致”有机物的研究,从行政、科技两个方面对河水中致突变致畸致癌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对策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