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晚上和妻子去公园散步,路过斑马线的时候,由于是傍晚,我习惯性地伸出手挥舞着,示意来往车辆注意。因为我仿佛记得,交通法规里有一条:机动车遇到斑马线时要减速。可现在不仅没有车辆减速,反而大多见了行人都加速,生怕你赶在它前面走过马路似的。这时有一辆越野车呼啸而至,我的手臂前伸着,已超过了黄色分隔线。那越野车冲到眼前来了一个紧急偏转,在前方倏地停了下来。好像很是气愤的样子。我倒乐了,挥挥手,意思是你停了车就下来呀,可以聊聊或是辩一辩或是吵上一架,  相似文献   

2.
晚上和妻子去公园散步,路过斑马线的时候,由于是傍晚,我习惯性地伸出手挥舞着,示意来往车辆注意.因为我仿佛记得,交通法规里有一条:机动车遇到斑马线时要减速.可现在不仅没有车辆减速,反而大多见了行人都加速,生怕你赶在它前面走过马路似的.这时有一辆越野车呼啸而至,我的手臂前伸着,已超过了黄色分隔线.那越野车冲到眼前来了一个紧急偏转,在前方倏地停了下来.好像很是气愤的样子.我倒乐了,挥挥手,意思是你停了车就下来呀,可以聊聊或是辩一辩或是吵上一架,反正我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我站在人行道上,也没有跨过逆行线.那车顿了一下,又急驶而去.  相似文献   

3.
杭州飙车案的发生并非偶然。 走在上下班高峰期的街头,常常看到在没有设置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挤成一团,谁也不肯有一丁点的礼让。即使在非高峰期,有的车辆途经斑马线。遇到过街行人非但不减速,反而一踩油门“嗖”地抢先而过:有的车辆甚至加速逼进,把行人逼回人行道。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7月4日,《华商报》报道了一篇题为"榆林现3D斑马线"的新闻。该报道提到途经榆林市建业大道高新完全中学路口的司机遇到了两处3D斑马线,通过黑白灰三种色块的搭配,呈立体效果,眩人眼目。报道表示,不少驾驶员认为3D斑马线会让驾驶员以为遇到了"障碍物",自动减速行驶,但也有司机认为,3D斑马线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如果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重庆市交巡警推出的"智能斑马线"系统正式通入运行,这种斑马线可感应50米外驶来的车辆并通过语音提醒路人,并在斑马线两侧形成舞台追光效果保护行人,警示车辆,对不让行行人的车辆自动启动违章拍照功能。记者在重庆渝中区中山四路求精中学附近看到了这条"智能斑马线"。据观察,从行人站上斑马线等候区开始,斑马线两侧的地灯就会亮起提醒车辆注意礼让行人。行人通过时,地灯开  相似文献   

6.
北京日前正式出台礼让斑马线制度。今后,只要行人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无论行人是否存在违章行为,肇事车辆都必须承担责任。行人属于弱势群体,礼让斑马线制度是为了保护行人的权益。 规定指出,肇事人及所在单位或者是肇事人需预付医疗费,对于拒绝预付或者暂时无法预付的,公安机关可以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肇事人有单位的,其单位还将  相似文献   

7.
同学的父亲是个战功显赫的老英雄。与他交谈中.聊起了交通安全这个话题。我说现在网上热议的“兰州老汉砸车”事件.起因是在斑马线上车辆和行人都在抢行,人当然不能和车子“较劲”,于是老人拿砖怒砸抢行的车辆。社会各界对此有两种不同意见,各说各的理.闹复杂了。  相似文献   

8.
与酒无缘     
我站在斑马线的一端,悠闲地注视着对面的交通信号灯,红色的灯光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醒目。下班时分迎来了上班一族急切返家的高峰流,我的身边是与我一样等待着穿过斑马线的人们。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高速公路减速标线设置对小客车的纵向运行特性的影响,明确减速标线的减速效果,以G50沪渝高速重庆段的3处减速标线区段为对象,开展了实车驾驶试验,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速度、加速度和轨迹等数据,对比分析了车辆经过3处减速标线区段时的速度整体特征、幅值分布和变化模式;同时分析了纵向减速度变化特征;根据速度与加速度的组合示意图和纵向减速标线设置区段内速度的最大降幅、起止点的速度差异性,评价了减速标线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由于道路线形条件不同,3处减速标线区段的车辆行驶速度整体特征和变化模式存在差异,其中弯坡组合路段车辆速度存在波动,分为“近匀速—减速—加速—稳定—加速”的五阶段变化模式;减速度中位值和85%位值分别为0.123 m/s2、0.225 m/s2、0.185 m/s2和0.346 m/s2、0.513 m/s2、0.489 m/s2。减速标线主要有两方面作用效果:能够使车辆运行车速显著降低,或能够抑制车辆速度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为高速公路减速...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城市第一次施画人行横道"斑马线"1978年5月,北京先行改革人行横道线,将三角形人行横道线改为条纹式人行横道线,俗称人行横道"斑马线"。中国第一个单项交通违章处罚规定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京师警察厅颁布第一个单项交通违章的处罚规定,即《车辆夜不燃灯处罚章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雾霾发生时道路能见度对车辆碰撞概率的影响,首先,采集北京地区雾霾发生时部分路网相关数据,包括道路能见度、驾驶平均车速、驾驶员能见度和驾驶员减速数据等;其次,分析采集数据,构建各时段不同能见度的驾驶员减速特征模型;然后,构建驾驶员车辆速度模型,统计车辆车速超出道路平均车速的范围;最后,通过比较采集数据得出的速度差特征平均值与实际碰撞概率,判断雾霾发生时各时段的车辆碰撞高发区间。结果表明:道路能见度与道路平均车速正相关,调控减速强度及减速特征值应充分考虑能见度的影响;通过比较车速超出范围值,指出了需要重点关注车速的时段;实时计算车辆速度差特征平均值与实际碰撞频率正相关,可以用来推测车辆碰撞概率;各时段车辆碰撞概率最高值对应的能见度区间不同,这些能见度区间即车辆碰撞高发区间。  相似文献   

12.
所谓车载限速器,分为两种。一种在有车辆超速时发出语音警报,提醒驾驶者减速,比如有的中文语音限速器就十分人性化,在车辆行驶超过80公里/小时的时速后,车辆会自动报警,一个中文女声会发出提示:“您已超速驾驶!”另一种限速器是在车辆超过限定速度后,通过车载电脑发出指令,强制降低车辆行驶速度,而这第二种限速器目前在国产车型中还未有安装。  相似文献   

13.
许多到国外考察过的同志,都对国外“车”让“人”印象颇深。回国后每见斑马线上车与人争道的景况,就难免发一番感慨。 对国外“车”让“人”的情形,我也见过不少。每见一回都悬一个问号在心头:“他们为什么会车让人?”有一次,终于找到了答案。那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街头,一行人晚饭后在华人朋友的陪同下,到街那边的广场散步。我先来到斑马线边上,站在那里等后面的人。一辆敞蓬车停下了,司机是个老头,示意要我先过。我指了指后面正在  相似文献   

14.
《福建日报》报道,从5月下旬开始,福州将在市区开展"斑马线文明礼让"活动,大力推广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倡导机动车驾驶人礼让行人,让斑马线成为行人安全通道线和文明城市标志线。这一活动包括设置"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牌、开展文明行车教育  相似文献   

15.
爱情斑马线     
"爱情需要一条斑马线才安全。"这句网络上流传的话,说的就是成都合江亭的"爱情斑马线"。春节期间,这条爱情斑马线换上了新装,成为都市红地毯。"打造这条爱情斑马线,不光为新人,而是要让每一个走在上面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成都市交警三分局民警如是说。据了解,这条"爱情斑马线"在全国属首创。  相似文献   

16.
<正>斑马线秩序关乎生命安全。剖析汽车社会斑马线失守原因,与大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车本位"思想有很大关系,整治行动必须持之以恒。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召开全国视频会,通报各地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情况,交流整治经验做法,对深化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  相似文献   

17.
这段时间媒体上有关交通的话题很热闹:南京“6.30”交通惨案引发对酒后驾车处罚孰轻孰重的热议,兰州一七旬老汉怒砸斑马线前不停让的车辆引来数万网友力挺……  相似文献   

18.
读者之声     
编辑同志: 今年上半年,福州市公交车发生167起事故,有15人命丧车轮下。继而,8月8日公交车闯上护栏,造成车门脱落,一名乘客被甩出车外葬身轮下。8月11日,公交车竟然在斑马线上撞倒过路老人。“ 斑马线”就是“安全线”,在安全线上都不能给行人安全保障,请问这“斑马线”设而何用呢!?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边缘率减速标线对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的作用效果,提出了基于监控视频提取轨迹参数的实证评价方法.采用背景差法和透视变换方法对监控视频进行车辆目标提取和轨迹处理,进而提取车辆速度、加速度、车头时距、车头间距和车道偏移等行车参数;通过参数统计分析,边缘率减速标线对车速控制、跟车距离保持和车道保持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效果,但使纵向舒适性变差;为了综合评价其效果,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边缘率标线的综合控制效果评价模型,从有效性、安全性和舒适性3个维度对减速标线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和模型还可用于评价其他不同设计参数的减速标线.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道路上的斑马线是一条横行在马路上的“横行线”,但笔者认为,斑马线尽管可以“横行”,却不允许“霸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斑马线是现实生活中的一条拷问驾驶人文明素质的文明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