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评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撑和分析依据。在介绍环评基础数据库内涵和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基础数据库在标准规范、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方面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果,提出环评基础数据库未来的主要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为环评基础数据库的后续建设、地方试点与共享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公路建设环境保护领域,规划和建设项目两个层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均较好,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环评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作用。但由于规划严肃性不足、相关技术导则的内容限制以及相关管理政策的缺失等制约因素,公路网规划环评与公路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机制仍处在探索阶段,导致环评重点不突出、重复性劳动繁多等后果,制约了公路建设领域环评工作的快速有序发展、不利于公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文中深入挖掘了两者联动的理论依据,全面梳理了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管理依据,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指导作用联动和项目环评对规划环评的反哺作用联动两个层面构建了两者的联动机制。其中,指导作用联动包括时间、评价内容、审批决策以及环保措施落实上的联动;反哺作用联动主要指项目环评对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反馈。结合制约联动的主要因素和构建的联动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公路建设领域环评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为全面、深入、准确地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加快环评制度改革,推进大数据技术在环评管理中的应用,吸取国外环评经验,探索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与环评的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文,共同探讨和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一、征文范围1、新《环保法》贯彻和执行与环评领域制度创新2、"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为落实国家电子政务的有关要求,方便企业办事,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审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以及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审的需要,环保部推出《建设项目环评及验收申报系统》。系统部署在环保部的门户网站上,IP地址为http://eps.mep.gov.cn/EPS/,为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提供建设项目环评和验收所需文件、表格的上传和填报等服务。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钢铁建设项目》(HJ 708—2014)的编制既满足了国家环境保护管理的需求,也是对我国现行环保标准的有力补充。该导则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为基础,各要素导则为依据,总结钢铁建设项目环评经验,结合钢铁行业特点,明确了钢铁建设项目的环评要求,具有编制程序严谨、适用范围明确、行业特点突出、二噁英评价务实的特点,为进一步规范钢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强化钢铁行业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加快技术研究,推进高新技术应用;强化污染防治,弱化环境影响预测;加强规划环评,探索行业政策环评。  相似文献   

6.
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陕西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也是西北五省唯一一家拥有6个方向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甲级资质的评价机构。公司还拥有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工程咨询资质,开展了地下水环评、场地环境调查评价、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等业务。依托集团公司环保产业集群的优势,拓展了"环保管家"业务,为企业一切环保问题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原则,在优化经济发展、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环评管理、规范环评行为,保障环评制度有效执行。加强环评管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在深化环评体制改革、推动环评管理转  相似文献   

8.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开始影响到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在内的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制度保障,环评面临的监管任务重,工作量大,支撑环评的基础数据建设长期以来滞后于需求,在环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探索推进"互联网+"技术在环评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大数据支持环评监管决策,围绕环评中的核心要素打造"环评一张图"会商平台,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完善环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这为开展好环保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方式和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第七条也明确规定国家要"促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在国家层面,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作为牵头单位,历经探索,围绕环保管理的核心工作,以环境影响评价为着力点,推动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在环保部评估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2018,(2):100-100
中南安环院隶属于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于2015年吸纳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业务组建而成,是全国省属环评机构脱钩改制的成功典型,受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公司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606号),涵盖7个甲级、1个乙级类别。现有注册环评工程师近50名,环保领域省部级专家10余人。依托环评业务,公司在生态规划建设、环境工程设计、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检测、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环境保护产业仂哙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围绕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在源头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转型中发挥作用,在脱钩改制后如何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倡导行业自律等问题展开了研讨。环评分会的会员单位集中了绝大多数的环评机构和环评工程师。会员单位的自律建设和自律制度的完善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环评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而环评机构和环评工程师如何提高自身专业性,尤其是高水平、科学、准确、公正地提供环评审批依据,也将直接影响环评制度能否落实。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参与国家经济运行决策的第一窗口。为了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推进环评行业管理改革创新,近期,环保部门先后采取一系列行动,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深化推进环评资质管理;开展环评机构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环评技术市场秩序;促进环评与排污许可的深度融合,强化排污许可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加强规划环评落地,利用规划环评推动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3.
《环境影响评价》2018,(2):101-101
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业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前身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016年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改制后成立公司,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全资企业。是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分会副会长单位,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会员单位。公司现有环评工程师26人,下设环评业务部、水工环部等10个部门。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国环评证甲字第3610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施工资质(国土资地灾施字第2015427001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有效防止规划和建设项目损害生物多样性的“第一道防线”,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制度和手段。生物多样性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环评结果的准确性。然而在目前执行环评制度的过程中,仍存在缺乏高质量的生物多样性数据以及该类数据未能有效应用于环评的缺憾。建议整合现有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和环境影响评价交互体系,优化数据共享系统,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并将交互体系有效应用于涉及生态影响的环评工作中,以切实发挥环评预警生物多样性破坏风险的源头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化坚持全过程环保管理,坚持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控制,包括开展重点项目环评报告的企业内部技术评估、实施石化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监理等。在总结中国石化环保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规范、有效运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工艺复杂,涉及大量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高、危害大等特征,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难度较大。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和总图布置、选址合理性;工程分析;环境风险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等内容是石化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为今后相关项目环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环保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项目及规划环评公众参与有效性不足的问题,环评公众参与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本研究在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导则制定的基本原则及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导则(建议稿)。  相似文献   

18.
《环境影响评价》2015,(1):97-97
环境影响评价论坛(www.eiabbs.cn,简称"环评论坛"),是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办的、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主题的专业论坛。环评论坛成立于2005年,2011年10月改版后重新上线。目前,环评论坛已有注册会员50000多人,活跃会员超过6600人。伴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环评行业信息化建设10余年的发展,环评论坛已成为环评工作者重要的专业咨询平台和信息交流媒介。近年来,环评论坛针对国内较为敏感的铁路、化工、垃圾焚烧等重点行业的项目环评,以及区域灰  相似文献   

19.
<正>规划环评是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有效切入点。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问世,开启了规划环评的新时代。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规划环评开展的相关导则、技术规范、管理规章等文件,逐步推行大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实践,并在交通、土地规划等领域开展专项规划环评,在规划环评制度建设及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技术中心是广西环境保护厅直属的全额拨款技术评估机构,主要承担自治区本级环保审批权限内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审查等工作,于2010年4月正式成立。中心成立后,致力于内部体制建设,在评估工作程序、专家管理、廉政、限时办结等方面均配套建立了相应制度,同时重点建设管理平台,已开发业务管理、专家库管理、环评机构管理等三大模块,进一步规范流程管理。同时推动全区14个设区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