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荣格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他的原型批评理论为文学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主要运用荣格的人格面具和阴影的原型理论,对《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进行深入解读,找出其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深层原因;并运用心理分析方法,通过对"惊梦、寻梦、圆梦"这一历程的细读,揭示杜丽娘的深层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吸收、储备语言的最佳时间,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语感,形成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大约从三岁开始,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言语表达能力,拥有了大量的口语经验和口语理解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口语词汇,在头脑中建立了大量语音与语义的联系。我们知  相似文献   

3.
游戏治疗作为特殊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游戏机制与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应用于特殊儿童身上的心理治疗方法。游戏治疗法可以让特殊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培养特殊儿童的主动性,提高特殊儿童与他人的交流兴趣。从游戏治疗、游戏治疗的发展、技巧及优势做一总结,并阐述游戏治疗对特殊儿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个性教育下的快乐成长"这一观点的内涵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医学角度、教育学角度等对此观点进行深度剖析,指明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此观点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当前的教育,也指向了教育的未来方向: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开发潜能,创造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且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结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相关理论,以一次问题诊断课为例,探讨与评述了"反复研讨"物理教研活动模式的具体流程,指出该教研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习品质"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培养儿童的"学习品质"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很好地融入到各领域的内容之中,强调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将学习品质视为儿童入学准备与长远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引导儿童养成积极的学习品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执行能力,使之学会如何更有效、更高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综合思维指引下,以主题的方式,整合课内外资源,以"语文立人"为核心,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以及教学价值,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引导儿童生成主题,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提升、精神丰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以"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三个一"质量标准为目标,整合资源,体现儿童立场,构建了"四位一体"的主题教学体系,创新了"主题·整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主题课程资源库。  相似文献   

8.
成人"逗孩子"是常见的社会现象,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包括身体层面、心理层面和文化层面的逗乐行为。从文化的角度剖析可以发现,逗乐行为中包含了民间的儿童心理学;满足了成人的权威心理和"好大人"心理需要;消解了人性中的善恶,逃脱了道德观的稽查。逗乐行为也是不公平的,它让成人感到其乐无穷,但却让孩子感觉其"涩"无比。减少、消除或者杜绝逗乐行为,成人要教育孩子大声说"不",要自我觉察与反省,承担保护儿童的责任,从而使孩子免受被"逗"之苦,为儿童的成长护航。  相似文献   

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发育好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园开设了幼儿游泳活动。幼儿游泳作为体育集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幼儿在玩水中通过接触趣味化、游戏化的游泳环境来实现机体柔韧、动作协调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开启幼儿与自然  相似文献   

10.
对于"宁方勿圆"的教学理论,我们应该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应用,要用发展的观点使之丰富充实。在素描起稿阶段,可把直线作为辅助线,但在作画过程中不一定要用直线去完成。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宁方勿圆"理论的辨证的理解与认识,希望能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做好儿童入学准备,要从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准备。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程》2021,39(1)
<正>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旨在发展人工环境设计人性化,改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类理论与实践研究。从学科性质上来讲,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社会心理学范畴,并且与工业心理学等学科颇有渊源。此外,环境心理学还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性,不只涉及建筑学、环境科学,而且与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有密切联系。环境心理学中关于回归人本、地域空间文化、边界效应等理论的应用,可以研究作为环境主体的人在不同环境中活动对环境的心理反应,有利于创建回归人本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潜能和个性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章结合笔者对英语新课程标准认真深入的学习以及多年来英语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英语课堂"活起来"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视障儿童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相对明眼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过分焦虑、依赖、自卑、呆板、孤僻、退缩、敏感等不良个性问题,不利于视障儿童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视障儿童心理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塑造心灵的工程,应重视对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补偿其缺陷,发展其潜能,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为其塑造一个健康阳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正>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平等交流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同伴关系作为学前儿童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其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同伴关系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特性相对于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具有以下特性:1.平等性。学前儿童的交往对象是与自己年龄一致、地位相等、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或群体,属于平行的交  相似文献   

17.
<正>整合也称综合,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阅读与书写准备"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内容,提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8.
"建构课程"是美国的一项儿童早期数学课程,主要为4-8岁儿童尤其是"处境不利"儿童的数学能力发展服务。该课程以分层互动理论为基础,以教-学路径图为核心,以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软件为辅助材料,提出了课程研究框架及其运作模式,有机地将数学课程的实施、研发、评估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有助于研究、组织、实施和评估儿童早期数学教育内容。该课程的构成和实施经验对我国当前学前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习惯?心理学认为:习惯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经常完成某种行动的需要。习惯使人遵循着一定的方式去行动,习惯一经形成就会比较稳定。因此,良好的习惯对于培养积极的个性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传统翻译理论对译者思维的不利影响分析出发,探索了关联理论对译者思维的启示作用,提出了关联理论可促使译者思维的焦点从"文本"转到"认知";促使译者采用自上而下的翻译策略;促使译者运用"极小极大原则"使译文达到最佳的交际状态等观点.旨在阐明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中的译者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