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将越来越多,这一趋势将是人类下个世纪面临的最大威胁。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从1950年到1995年这45年间,发达国家超过百万居民从49个增加到112个,发展中国家从34个增加到213个。预计到2000年,世界将有24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61%。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将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空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6~201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以STIRPAT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深入探究人口、富裕程度和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生活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同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从人口因素看,在全国层面上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家庭规模和人口老龄化的弹性系数分别是1.152、0.585、-0.478、-0.230,对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在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人口规模增多和家庭规模小型化促进生活垃圾的产生,人口老龄化增加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正效应和人口老龄化的负效应明显强于东部地区,人口规模的正效应和家庭规模的正效应明显弱于东部地区;(3)从经济发展看,在全国层面上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生活垃圾产生量呈现倒N型关系.在东部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GDP的提升促进生活垃圾的产生;(4)从技术水平看,生活能源消耗强度和市容环境卫生费用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20、-0.0168,区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世纪,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其扩展速度更甚于人口增长速度.城市对资源的需求量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上升,城市社会也不断演变,多元化的文化、高密度的人口、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使得人类城市系统越加复杂.城市系统与基础设施体系互相影响,在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同时也要为未来城市发展留出余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规模是史无前例的。1940年代末,中国有69个城市。2007年,中国城市增加了近10倍,达到670个。城市化增加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结果,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的结果,导致小城镇不断扩大,重新划分归类为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有89个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使其他大国相形见拙.而美国同等规模的城市只有37个,印度为32个。  相似文献   

5.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使得由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主要趋势所引发的挑战凸显出来——迅速增加的生活在城市环境里的人口。在下一个25年,几乎所有的人口增长都将发生在城市里,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集中在欠发达国家。到2030年,超过60%的世界人口将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中的几个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报中 《环境保护》1995,(12):4-5,13
中国城市中的几个环境问题与对策国家环境保护局污染控制司@吴报中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发展都很快,1989年我国城市数450个,城市非农业人口1.4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1%,其中非农业人口50~100万的城市28个,...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期,全世界将有约60%的人口集中生活在城市环境之中,除非现就开始行动,否则许多人将只能生活或挣扎在大城市周围的废墟及贫民区,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挑战是,我们的工业经社会将面临市政工程的实际资金投入,以便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正> 城市是一个以人群活动为中心的空间,也是区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中心,因而,其功能结构齐全而复杂,是经济—人口—环境体系中各类矛盾最敏感的地区。系统、准确而又客观地评价人群生活的这个空间的综合环境质量是制订规划,研究决策、实施监督管理的基础工作。现就我市在制订和实施城市环境规划过程中的体会,初步探讨城市综合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城市化发展使得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各种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显现.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城市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从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城市生态安全预测与预警以及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格局构建与空间规划4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的主...  相似文献   

10.
王浚 《陕西环境》1995,2(3):37-40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从1974年起开始监测全球主要大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完成了第二份GEMS城市大气污染的总体评价报告。根据GEMS的数据,全球城市大气污染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全世界约有12亿市民遭到过量二氧化硫的侵害;14亿市民遭受空气中大量烟雾和颗粒物的危害;近1/3的城市中氮氧化物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控制指标;55%的城市内一氧化碳含量超标。全球22.6亿城市居民中,只有20%的市民生活在大气质量符合标准的市区。这些数据大多来自污染状况日益改…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城市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地带,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密集区域、资源环境的高压区域.经济增长需求造成的资源、能源的短缺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持久的压力,人口急剧膨胀、居民消费模式改变所带来的生活污水、垃圾大量增加等消费型污染的处理问题,也已成为城市环境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舒莹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4):90-93,97
通过对合肥市生活垃圾日、月产出量数据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合肥市生活垃圾月、年的变化趋势。城市生活垃圾在人口密集区明显要比人口稀疏区产出量大;根据温度变化在夏天比在冬天要多出很多;而在相同环境下商业消费的频繁与否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生活垃圾产出量的多少,例如中国春节期间的生活垃圾产出量明显少于同月其他日子。结合合肥市的地理、人文等情况得出城市生活垃圾产出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人口、经济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导致生活垃圾的巨增,大大加重了垃圾治理的负担。经济水平发展速度过快也使得垃圾的产生量和处理量不能相平衡,加速了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度的人口规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人口研究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本文提出一种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基于不同城市发展情景下资源要素供给状况与城市人口需求特征,计算供需关系共同制约下的适度人口规模.以北京市通州新城为案例应用该模型,结果表明,综合决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影响要素,通州新城到2020年适度人口规模约为75~78万,规划期内就业、社会保障、供水、住房为约束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城市的空间格局演变,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居环境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对当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城镇发展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采用哈佛大学CHGIS数据库中城市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历史人口数据、流域和高程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梳理黄河流域城市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城市数量变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2)一级延续稳定区,以今安阳为中心的河南北部城市高密集区和以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高密集区;以今济南、太原、洛阳为中心的次高密集区。二级延续稳定区分为五条重要的城市带,即渭河城市带、汾河城市带、鲁中山地北麓城市带、太行山东麓城市带及运河城市带。(3)城市重心迁移的平均距离为32 km,人口重心迁移的平均距离为95.78 km,城市和人口的分布有着较密切的联系。(4)气温、降水、高程、与河流的距离、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等自然因素,以及战争、都城转移和人工运河等人文因素共同影响了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城市的时空格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急剧增加,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规划变得日趋重要。通过对东营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运用人口、人均日垃圾量双因素法和BP法对生活垃圾产量及成分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地规划。试图为探讨适合中小城市发展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规划模型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按照生态系统理论,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出发,结合大连市的自然神经经济的情况,设计了一套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并确立了相应的目标值。这套指标总体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转化、人口、生活质量及城市建设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能够合理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控制其无序蔓延。论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贵溪市为研究区,从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称“两规”)衔接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空间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自然、空间可达性和生态条件,运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区域内不宜作为开发建设的生态底线区域和适宜建设开发区域的高低等级,以此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的发展方向。通过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研究区2020年人口总量,并基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验证当地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总量,同时确定城市规模和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以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预测、两规衔接和空间形态控制等方法倒逼缩减建设用地,从而划定城市发展的刚性和弹性增长边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的调研分析,探讨了城市垃圾现状处置方式,并积极讨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垃圾焚烧烟气调查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人均日产垃圾1kg左右,并且以每年不低于8%的速度递增,2000年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达1.5亿t。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约有一半未经处理,  相似文献   

20.
刘秀梅  吕洪孝 《山东环境》1998,(3):39-39,13
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生活及为居民服务的公共设施(如商店、医院、公园、街道等)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当前,垃圾问题已成了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集中,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数量逐年增多。近20年来,世界各国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