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丁大鹏  吴芳谷  刘骥  陈虹桥  胡玢  刘青  汪彤 《安全》2002,23(6):8-10
对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工程进行了主要危险源辨识及评价.采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85-924-01-01<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的研究>中有关"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分类分级评价技术研究"和"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研究"评价方法,对主要物料、设备及工业建筑物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了预测和评价,通过对评价方法的探讨,并依据有关标准,提出控制对策与措施,为企业科学、安全的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指导,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有关技术,结合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实际,提出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狠抓系统危险控制为核心,进行安全检查改革,危险预知活动和标准化作业,安全评价为控制机制的一整套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并开发了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价模型12种有关计算机软件。所获成果既可作为大中型企业自主安全管理,实施危险控制有效手段,又为主管部门进行宏观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劳动安全监察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系统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系统的风险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提出了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并通过实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系统的风险进行研究,可以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和交通安全监管部门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采用"工艺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来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方法.该方法基于PHA分析法,可用于安全预评价和现状评价中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文中引用国家标准归纳了危险、有害因素,利用分级赋值法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半定量分析,从而辨识出评价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供了一种可进行半定量化计算的危险因素辨识方法.同时,分别示例应用该方法对一个半导体工厂进行安全预评价和对一个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安全现状评价.采用本方法进行评价的案例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得到项目评审会专家的认同.该方法简便易行,为危险、有害因素的半定量化计算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林观炎 《安全》2007,28(8):22-25
港口安全评价是港口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笔者分析港口码头有关特点及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简述了港口安全评价需要提供的资料、方法、主要内容及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为港口安全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MATLAB的作业场所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化企业等高危行业的危险状态或危险出现的概率、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以及伤害严重度等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得出整体的风险程度,然后利用MATLAB建立作业场所安全风险评价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程序计算,为以后企业作业场所的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系统辨识为基础,系统危险控制为核心,系统综合安全评价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为评价参照系,运用安全控制论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开展综合安全评价。 系统危险辨识是运用系统危险分析手段,发掘系统中存在的设计、施工遗留下的以及运行中暴露出的隐患。系统危险控制是提出控制措施,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是依据系统的危险状况及控制能力,运用控制论评价模型,综合评价装置的安全水平,并提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液化石油气站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液化石油气站的罐区属于重大危险源 ,因其一旦发生泄漏 ,引起火灾、爆炸意外事故 ,造成的伤亡及财产损失巨大 ,评价其安全性 ,控制其危险 ,建立防范及应急救援系统是控制工业灾害的重大举措。笔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液化石油气贮罐区的危险性进行定量化评价 ,得出罐区的危险等级以及其现实危险性 ,为控制重大危险源 ,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现状,归纳总结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的特点,阐述了我国当前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政府部门和运输业户控制和管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游乐设施风险评价过程无章可循,没有相应的评价程序指导的现状,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游乐设施的风险评价程序,分析了其设计阶段和使用阶段的不同,并深入细化了评价对象和因素的确定、信息收集、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程序的主要内容。研究结果为后续游乐设施风险评价研究和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1.
Offshore safety case approach and formal safety assessment of ship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ROBLEM: Tragic marine and offshore accidents have caused serious consequences including loss of lives, loss of property, and damage of the environment. METHOD: A proactive, risk-based "goal setting" regime is introduced to the marine and offshore industries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safety. DISCUSSION: To maximize marine and offshore safety, risks need to be modeled and safety-based decisions need to be made in a logical and confident way. Risk modeling and decision-making tools need to be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a practical environment. SUMMARY: This paper describes both the offshore safety case approach and formal safety assessment of ships in detail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aspects. The current practices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safety assessment in both the marine and offshore industries are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ffshore safety case approach and formal ship safety assessment i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Three examples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both the offshore safety case approach and formal ship safety assessment. The study of risk criteria in marine and offshore safety assessment is carried out. The recommendations on further work required are given. IMPACT ON INDUSTRY: This paper gives safety engineers in the marine and offshore industries an overview of the offshore safety case approach and formal ship safety assess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moving toward a risk-based "goal setting" regime is given.  相似文献   

12.
钻探工程施工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钻探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分析,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和安全因素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针对重大危险源采用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控制措施。首先对能量危害物质、失控(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及人员失误)、管理缺陷及客观因素进行危险源辨识;第二,评价危险源危害因素主次;第三,采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对车辆伤害、登高作业、防雷安全、用电安全、机械安全及预防自然灾害(火灾)等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通过实践表明,福建省121地质大队采用该方法对钻探工程项目的危险源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实现了钻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将风险评估制度引入军队车辆安全管理中,通过确立评估目标、建立评估指标、评估组织,制定实施细则等程序,来识别、评价和控制车辆安全风险,将风险降到最低水平,确保完成各项运输保障任务。在从4个方面建立军队车辆安全评估指标的基础上,构造判断矩阵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实例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军队车辆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牵涉范围广、涉及问题多,该评价模型能够将车辆交通安全风险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对交通安全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14.
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监视生产过程的状态,在危险条件出现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危险发生,避免潜在危险对人身、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减轻造成的损失,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安全仪表系统应能在危险发生时正确的执行其安全功能,因而其自身的功能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安全评价的延伸,应将功能安全评估引入,从而完善安全评价体系。本文以功能安全国际标准为基础,讨论建立我国功能安全评估机构的运作模型及功能安全评估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安全评价系统及工作程序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全球范围内生态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 ,某些区域生态安全态势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笔者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 ,提出了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的新概念 ,介绍了组成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的 5个要素 ,即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并探讨了生态安全评价工作程序 ,将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消防安全检测的工作中发现,同时也受到安全评价工作的启发,笔者提出在国内推行消防安全评价,发展消防安全评价机构的思路并在理论上、实施手段上进行初探。为此,提出了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实施消防安全评价的方法———安全控制理论法。该方法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其目的是对消防安全实现动态的量化的安全管理控制。笔者引入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安全参数及计量标准,对消防系统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与控制能力C相关的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自的权重;引入安全度的动态模型,其中安全度随系统的安全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的是系统的危险与控制的矛盾斗争结果。虽然该评价方法的理论、体系和实施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views principal concepts, tools, and metrics for risk management and Inherently Safer Design (ISD) during the conceptual stage of process design. Even though there has been a profusion of papers regarding ISD, the targeted audience has typically been safety engineers, not process engineers. Thus,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enable process engineers to use all the available design degrees of freedom to mitigate risk early enough in the design process. Mainly, this paper analyzes ISD and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tools (ISA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lusion in conceptual process design. The paper also highlights the need to consider safety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process sustainability. In this paper, 73 ISATs were selected, and these tool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hazard-based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tools (H-ISATs) for 22 tools, risk-based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tools (R-ISATs) for 33 tools, and cost-optimal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tools (CO-ISATs) for 18 tool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coordinating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design workflow with safety analysis at various levels of detail.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探索双重预防机制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家具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运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相关理论,详细论述了企业构建双重预防体系的要点及方法,并提出了双重预防体系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实践结果证明,双重预防机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结合体,只有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机结合,才能将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性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和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及时进行监督、考核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安全评价模式建立的意义,提出了安全评价模式的概念,建立了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建立的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主要由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3部分组成.在辨识危险源之后,应分别从设备、单元危险性、作业条件危险性、职业卫生、工艺危险性5个方面入手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便于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也是进行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评价对象,其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的内容也不同.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评价和分析结果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指出了当前我国安全和卫生管理体制所存在的弊端,分析了把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结合在一起由一个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便于实现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为了实现企业安全文化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目的 ,笔者提出 :应该在我国大力开展“企业安全文化促进计划 (ESCPP)”的研究和推广应用。ESCPP是一种有效促进企业安全文化持续发展而建立的系统化方法和工作体系。完整的ESCPP至少应该包括 :①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安全文化现状进行评估 ;③确定企业安全文化发展的目标 ;④制定企业安全文化改进方案 ;⑤进行员工培训 ;⑥实施已制定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改进方案 ;⑦评估改进方案实施效果 ,持续改进。笔者对ESCPP的这 7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