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形成历程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文件、发布的监测数据和土壤环境质量报告、中央环境审议会审议资料,并在查询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解析了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历程和主要内容,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项目由农田污染物质项目、工业和城市用地土壤中有害污染物质项目、Dioxins类物质项目和防治放射性污染物质项目四个部分组成;监测规范包括各类污染物监测技术手册及监测准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绿色发展”理念践行过程中,要做好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土壤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土壤监测技术也取得极大进步,不仅能及时发现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与含量,还能为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与处理提供可靠支持。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主要目的就是将农产品污染作为对象,选择相应的监测技术对环境要素进行检测。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大量农业化肥的施加,各污染源排放均会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以及水环境污染等。因此,以实现农业持续发展为目的,确定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等监测点,在农产品生产期间利用有效的监测技术来进行同步监测,并以监测结果来作为制定优化方案的依据。本文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快速、灵敏、低廉的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各类污染物毒性,反映出水体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物的毒性。概括了发光菌毒性监测技术及其原理,综述了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忠  王颖 《福建环境》1997,14(6):29-31
在开展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项目拓宽监测实验中,通过相关条件实验和质控实验,摸索出最佳监测技术状态和分析质量保证的措施,能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或多或少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土壤环境污染是其中之一。土壤环境作为国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大环境的循环和发展,做好土壤环境监测,有助于及时获取土壤环境污染信息,研究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有助于对相关污染进行提前预防。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立足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对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在应用中的主要技术和应用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各行各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形式不断更新,各类建设工作开始脱离传统的工作模式,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过度的发展使得环境问题愈发严重。近年来,国家愈发提倡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各种建设行业的不断变化要求建设主体也要不断改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土壤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更需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环节,在这种以绿色环保为发展理念的社会环境下,坚持环境监测工作,提高土壤环境保护力度是正确发展方向,基于此,文章深入研究了土壤环境监测问题,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设意见,希望为后续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是开展土壤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基础. 荷兰是世界上较早开展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与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发达国家之一,本文以荷兰为例,综述其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以期为我国土壤环境基准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荷兰建立的有关土壤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政策与法规,系统梳理已经制定的基于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从人体毒理学基准、用地类型、暴露途径以及暴露参数四方面阐述荷兰土壤环境基准的制定方法,最后提出对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建议. 荷兰较早制定了有关土壤修复的法案,形成了以土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为主的法律体系,建立了以干预值和最大值为主的标准体系,并确定了土壤环境基准推导的理论方法. 我国应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法规标准体系,开展符合区域具体情况、多种用地方式下的精细化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加强本土化暴露评估模型研究,建立土壤环境基准数据库与优控污染物名录.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资源数量严重不足,水体质量差,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水质进行监控。先进的水质现场监测技术是可控制水污染速度的关键,更能保护水资源,所以发展水质现场监测技术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水质现场监测的意义,概括了水质现场监测技术现状,最后对水质现场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水质监测技术发展重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可以把土壤环境背景值分成多个部分,其中有自然背景,也有外源污染物。我们把土壤环境背景值和被调查的污染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对比,就能够发现其中的异常值,这样也能够判断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了。  相似文献   

11.
土壤具有社会、生态、经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价值,由于土壤本身的多重功能,土壤环境质量问题也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国内外在土壤环境领域做了很多研究,目前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上,本文主要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结合现在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对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的未来趋势做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重金属污染的家居,水中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几种主要的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并探讨了水中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进一步促进水中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州省近年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实践,从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制定、评价标准、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分析了贵州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土壤常规监测和土壤应急监测能力的相关举措,提出科学制定土壤环境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报告可用性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壤环境监测是土壤环境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很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土壤监测制度概念、分类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土壤环境监测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使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制度的实施依据更完善,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铺垫坚固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制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足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外制定农用地土壤环境筛选值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基准制定方法学的建议以及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框架建议,服务于我国农用地土壤的污染预防、风险筛选和污染农用地的安全利用、修复和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也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方案,本文将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对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的展开研究,确定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的应用原则,并分析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的应用措施,通过对环境污染地区展开实时监测的方式。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可以补充完善传统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中的漏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究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策略。首先介绍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定义和原理,以及目前常见的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接着阐述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对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排污口水质监测、地表水监测和水库监测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水体污染和变化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内外已有优先污染物的筛选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污染物名录及文献资料,建立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程序、原则,筛选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优先污染物清单.结果表明,本文筛选出的土壤环境基准优先污染物依次为滴滴涕、镉、苯并[a]芘、铅、多氯联苯、砷、铬、汞,建议我国未来土壤环境基准值的制定以优先污染物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壤环境基准保护对象、社会发展需求及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要素之一,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与自然及人类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半个世纪粗放掠夺式的经济发展及人口的增长,使我国土壤环境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的范围、形式、影响扩大化。近年来,频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己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本文总结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及土壤环境保护的要求,简述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历程,并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管理逐步从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向环境风险预警方面过渡。该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从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污染物浓度监测、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安全预警四方面,对构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土壤环境"时间-预警-空间"三维体系,并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土壤环境风险与预测工作,加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管理和预警的程序与方法技术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