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及酸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表面活性剂和酸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对采用最优加药量的各种加药方案进行了从污泥性质到脱水行为的一系列横向比较。污泥性质的比较依据为絮体颗粒的宏观(目测)和微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变化以及在结合水含量(DSC法测)方面的变化。脱水行为的比较依据为过滤脱水速率(比阻)、离心脱水速率(1800rpm-2min离心后的泥饼含固率)、脱水程度(4800rpm~45min离心后的泥饼含固率)及脱水清液的性质(目测及测定SS、COD、TP)。实验结果表明:除了表面活性剂与Fe^3 和CaO联用外,投加表面活性剂或酸处理对提高污泥脱水速率的意义不大,但却能有效提高污泥的机械脱水程度。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是:分散作用使污泥絮体结构分散解体,释放出原絮体内部的结合水;增溶作用可溶解有高度水合作用的ECP。酸处理的作用机理是:H^ 与污泥的结合,改变了污泥的表面电荷特性,促进了污泥絮体间进一步的絮凝;使ECP水解,降低了絮体对水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相似文献   

3.
在对气田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时,普遍存在着干化周期长、含水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脱水剂优化选择实验以及污泥脱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先加入聚合氯化铝并搅拌15 s,再加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并搅拌混合30 s,最后加入FO4190SH搅拌,混合凝聚30 s后静止分层,其凝聚效果较好。在污泥脱水性能的各项指标中,真空脱水均好于重力脱水,特别是对于新鲜污泥滤层,真空(45 kPa)脱水速度比重力脱水速度约高8倍。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溶液共聚合方法制备高分子脱水剂p (DMDAAC-co-IA-co-DMC),产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A)和差示扫描(DSC)进行了表征。用于污泥脱水试验,投加量为40mg/100g,污泥比阻降低率69. 9%、泥饼含水降低率11. 5%、滤液浊度去除率54. 0%;脱水剂与助剂硅藻土复配,硅藻土与脱水剂质量比为0. 1∶1,污泥比阻降低率73. 8%、滤饼含水降低率17. 4%、滤液浊度去除率77. 8%。对滤饼的电镜扫描(SEM)图像用分形理论的盒子计数法处理,非线性数学计算滤饼空隙分维数D_f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上海某水厂污泥调质后脱水性能不好、泥饼的含固率不高等问题,开展了污泥调质的优化实验。研究表明,4种调质方式中采用"PAM+Ca(OH)2"联合调质的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药剂费用适中,滤液pH从7上升至10左右;PAM单独调质在经济上最优,干污泥产生量最少,但污泥比阻值最高,且脱水污泥的资源化难度大。结合水厂已有设施,建议采用PAM与石灰联合调质方式,投加剂量分别为PAM投加2.0‰、Ca(OH)2加入5.0%。  相似文献   

6.
利用降粘技术,将高粘度含油污泥降粘为流动性良好的浆体。实验表明:合适的降粘剂加入量为1.0%。利用降粘后的含油污泥制备出具有良好浆体特性的油煤水浆。当降粘后含油污泥加入量分别为油煤水浆总量的20%和30%时,制备的油煤水浆粘度均小于300mPa.s,浆体粘度随温度升高不断降低,具有良好的剪切变稀特性。制备的油煤水浆不需加入稳定剂,一个月内未发生硬沉淀或分层现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14,(6):70-70
正由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沥浸污泥干化技术,适用于污泥的处理处置。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以自养型微生物为主并配合有少量特异的异养菌组成的微生物菌群,保证了后续污泥干化后有机质的含量,为污泥焚烧、污泥堆肥等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处理污泥过程中,此类微生物很快替代污泥中原有的持水能力较强的以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活性污泥菌体胶团,后者逐渐死亡,从而使更多的毛细管水释放成间隙水或自由水,使污泥脱水性能明显提高。污泥经菌群改性处理后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出泥排入污泥均质池,用泵输送到综合处理车间内的污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脱水,压出的泥饼含水率低于60%,呈固态饼状,且污泥有益成分(热值、有机质、  相似文献   

8.
分析长庆油田采出水系统内污泥处理现状,介绍负压排泥和撬装离心脱水组合技术处理污泥的原理、流程及运行情况。该工艺流程在密闭状态下运行,占地少,污泥脱水率稳定,为油田采出水系统污泥处理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做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含油污泥处理存在的难点,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针对某石化厂含油污泥的特点提出了"调质机械脱水、干化减量化、热裂解"3种技术的组合工艺。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有效实现含油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后的含油污泥石油类物质含量低于0.01%,符合SY/T 7301-2016《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处理后含油污泥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符合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处理约2 000m3含液率85%的含油污泥,回收油品量约100t。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野生植物南山王次生代谢产物的抽提技术以及其对菜青虫、小菜蛾的生物活性。试验证明:南山王的根和茎叶浸提率以甲醇最高,分别为35 2%和8 0%;其不同部位、不同极性溶剂的抽提物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以0 01gDW/ml浓度处理供试对象的非选择性拒食率达到85 9%~93 9%,触杀作用的光活化比达到25 5~30.4。  相似文献   

11.
通过"磁分离-板框脱水"工艺进行污泥处理试验,研究了磁分离机处理炼油厂"三泥"的效果。结果表明:经磁分离机处理后的污泥再经板框压滤,含水率降至60%,脱水后的污泥加入固化剂干化。该工艺产生的滤液清澈,泥水分离速度快,石油类和COD去除率高,且工艺简单,占地小、投资少,运行维护简便,处理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保产业》2003,(9):44-44
由宜兴市华达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开发、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推荐的WDY型污泥脱水带式压滤机适用于剩余污泥脱水及类似于污泥性质的物料脱水。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WDY型压滤机根据加压过滤的理论污泥经加药絮凝浓缩后进入初压、低压区阶段除去部分水后,转入挤压区脱水变成泥饼输出。二、技术关键:采用先进的气动控制技术设备,使运行中的滤带能自动涨紧、调偏;先进的程序控制器,可按要求输入设定程序,使设备部件按程序自动运行;安装电磁阀,自动控制进泥量,自动调节加药量;报警装置,在断药、断泥、断水、滤带走偏超出规定,水、药剂超出极…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道疏浚底泥采用电渗脱水时能耗高、脱水时间长,不利于其工程应用推广的问题。采用自制的钙基聚合硫酸铁(Ca PFS)对起始含水率为68%±0.5%的河道底泥进行调理后电渗脱水,重点考察了调理反应时间对脱水速率、电极电流、泥饼电阻及脱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a PFS调理反应10 h,采用20 V的垂直电场进行脱水时,(75±3) min泥饼脱水即达到终点,此时底泥含水率由68%±0.5%降至59.8%±1.6%,脱水速率为(0.38±0.06) g/min,脱水能耗为(118.7±2.4) k Wh/t滤液,未Ca PFS调理时,脱水能耗为(156±3.5) k Wh/t滤液、达到终点脱水时间为(110±2) min。分析脱水过程电化学行为与泥饼脱水关系可发现,当Ca PFS加入后,Ca和Fe共同作用压缩颗粒表面双电层促进了颗粒再聚集,减少了颗粒间空隙,从而迫使自由水渗出。可见,Ca PFS的调理有效缩短底泥电渗脱水时间、提高脱水能效,为电渗脱水技术在河道底泥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与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醇和水作为提取溶剂,对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表明不同溶剂的竹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石油醚〉氯仿〉乙醇〉水,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氯仿〉乙醇〉石油醚〉水,还原能力大小依次为石油醚〉氯仿〉水〉乙醇。  相似文献   

15.
污泥预处理对污泥水解有较大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污泥的脱水、厌氧消化性能及其减量化。本文通过比较4种预处理方法加热、加碱、微波、超声波对剩余活性污泥水解性能的影响,探索效率高、成本低的污泥预处理技术。研究结果显示,加热、加碱对污泥水解的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微波、超声波预处理,其中加碱预处理的水解效率最高,处理后污泥的SCOD浓度最大提高了16.8倍,而SS、VSS最多分别减少了34%和41%。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保产业》2014,(7):70-70
正由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沥浸污泥干化技术,适用于污泥的处理处置。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以自养型微生物为主并配合有少量特异的异养菌组成的微生物菌群,保证了后续污泥干化后有机质的含量,为污泥焚烧、污泥堆肥等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处理污泥过程中,此类微生物很快替代污泥中原有的持水能力较强的以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活性污泥菌体胶团,后者逐渐死亡,从而使更多的毛细管水释放成间隙水或自由水,使污泥脱水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生物沥浸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特点,通过典型应用工程实例表明,采用生物沥浸预处理方法不但可大幅度提高污泥脱水性能,而且可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恶臭,杀灭病原物,脱水后的污泥水分含量很低(60%以下),无臭、卫生、无害,可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工业行业的污泥处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含硫气田中含硫污泥的来源和性状,根据含硫污泥的不同性状,提出了9种处理工艺,对其优缺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较为分散的含硫污泥产生点,选择撬装热解工艺不定期开展现场减量化处理。对于水处理站产生的含硫污泥,在现有工艺末端增加调质机械脱水设施、干化设施,并开展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和技术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化学药剂+压滤,固废热处理,破胶+压滤+干馏,造粒+盘式干化4种工艺比较适合含硫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19.
联合生物法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港石化公司采用联合生物法处理含油污泥,对使用好氧、厌氧工艺处理含油污泥的结果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先进行好氧处理然后脱水再进行厌氧堆肥工艺处理含油污泥,除油率达到97.6%,除磷、钾的指标低于《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的要求外,其他指标均符合该标准要求,且避免了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含油污泥的产生及处理难点,转筒式离心机的工艺流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经过转筒式离心机的脱水分离,可以减少含油污泥70%~80%的体积,如果后续采取填埋方式处理,可以节约70%~80%的运输费用,同时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