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火灾荷载对于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其确定需要大量复杂繁琐的工作,国内少有人去做。本文介绍了火灾荷载的分类和确定方法,对云南省高校73个学生宿舍的火灾荷载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计算。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高校学生宿舍火灾荷载密度为380-720MJ/m2,均值为481MJ/m2,均方差为118.7MJ/m2。学生宿舍的火灾载荷密度的分布在不同年级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年级越高,火灾载荷密度越大;与中部发达省份同功能建筑火灾荷载相比,西部地区高校宿舍火灾荷载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2.
火灾荷载是研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性状的基本要素,是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础数据.为了获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火灾荷载数据,利用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方法获取了合肥和天津地区宾馆类与高校宿舍类建筑的火灾荷载数据,利用概率统计Lilliefors正态性检验的方法及正态Q-Q概率方法对火灾荷载分布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宾馆类建筑和学生宿舍类建筑的火灾荷载分别具有对数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规律.进一步提出通过试验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火灾荷载数据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火灾荷载的选取是设计火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火灾风险评估科学可靠的关键因素。火灾荷载的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是火灾荷载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全国各地23家KTV娱乐场所的349个包间进行调查,统计出KTV包间可燃物种类、质量情况以及不同可燃物所占质量比。并且,通过调查得出KTV包间的面积情况。对所调查的349个包间的火灾荷载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了该类场所火灾荷载密度、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数据,为火灾风险评估中火灾场景的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不同城市的5家大型商业建筑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室内步行街两侧329家商铺的火灾荷载进行调查研究。对不同经营业态商铺数量在所调查商铺总数中所占比例及其地面面积进行了统计,并且获得了商铺内部可燃物种类、数量、质量、分布等情况。按照不同的经营业态,对所调查店铺的火灾荷载密度进行了统计和计算,得出了3种不同分位值的火灾荷载密度,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经营业态店铺的火灾荷载密度,为大型商业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火灾场景设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屈立军  史可贞 《火灾科学》2009,18(3):168-174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在实际火灾条件下的承载力,以一般室内火灾轰燃后的房间平均温度一时间曲线为火作用,以热传导和建筑结构耐火理论为基础,以梁在实际和标准火灾下的承载力相等为等效准则,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梁的当量耐火时间,并用最小二乘法导出其计算公式.火灾房间火灾荷载越大,开口因子越小,梁的当量耐火时间越长;反之越短.所给梁的当量耐火时间可用于建筑结构性能化耐火设计与评估:当火灾荷载密度较大,开口因子较小时加大梁的截面参数以获得安全性,反之,减小截面参数以获得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罗静  龙腾腾  崔飞  仝艳民  孙春棉 《安全》2014,(7):29-32,35
结合国内研究成果,对我国部分不同功能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统计结果进行了汇总,为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火灾荷载密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在实际火灾下正截面承载力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在实际火灾条件下的承载力,以一般室内火灾轰燃后的房间平均温度-时间曲线为火作用,以建筑结构耐火理论为基础,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钢筋混凝土矩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梁的承载力随火灾房间温度升高而变小,在温度达到最大值后承载力达到最小值.火灾房间火灾荷载越大,开口因子越小,火作用越大,梁的最小承载力越小;反之相反.相同条件下梁支座截面的承载力要大于跨中截面.  相似文献   

8.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实际火灾中的隔火作用,以一般室内火灾轰燃后的房间平均温度-时间曲线为升温曲线,以热传导理论为基础,以钢筋混凝土隔火构件的背火面的最高温度恰好达到220℃为判定准则,用数值计算方法给出钢筋混凝土隔火构件的最小厚度,并用最小二乘法导出其计算公式.火灾房间火灾荷载越大,开口因子越小,最小隔火厚度越大;反之越小.该文所给最小厚度可用于钢筋混凝土分隔构件的性能化耐火设计与评估:当火灾荷载密度较大,开口因子较小时加大构件的厚度以获得安全性,反之,减小厚度以获得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肖梦睫  汪金辉  刘江虹 《安全》2015,36(3):12-14,19
对上海地区两所高校的学生宿舍火灾荷载进行了实地调查,依据调查结果计算了轰燃时间范围、火灾持续时间范围等关键参数,得到了该地区学生宿舍火灾热释放速率变化特性,其结果可为消防安全设计与评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人员聚集的大型建筑物中,一旦发生火灾,受困人员能否在安全疏散时间内撤离火区,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人员伤亡,一直是建筑火灾应急救援研究领域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以地下商业街为例,应用群集疏散行为模型,对人员疏散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通过火灾时期人员密度变化对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影响分析研究,合理确定了地下商业街火灾风险控制人员密度临界值为0.7人/m2,其研究成果对大型建筑物中的人员疏散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