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黄世玟 《劳动保护》1996,(10):41-41
要重视密闭容器焊接工人的劳动保护九江石化总厂黄世玟密闭容器焊接作业不同于露天焊接作业。由于密闭容器内空间狭窄,焊工的体位及活动范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焊接时产生的焊接烟(粉)尘及金属或非金属毒物也不容易及时排出,同时,还存在紫外线、高温及噪声等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台容器爆炸事故,分析了其发生爆炸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并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金属密闭容器内液体液位测量问题,设计1种基于超声透射特性的非接触式液位测量装置。测量装置根据被测容器内液体介质与气体介质透射系数不同的原理,通过超声接收探头回波情况判断容器内液体位置,利用软件与硬件结合,调整超声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的放大倍数,实现对不同材料、厚度容器内液位的测量。测量装置可以将所测液位、容器倾斜程度等数据通过上位机、阿里云平台等多方位显示。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可测量不同材料、厚度密闭容器内承装液体的液位,所测数据较为稳定,测量误差范围不大于3 mm。  相似文献   

4.
金属容器或其他制品在制造、焊接、加工过程中有时在其内部留下空洞、缝隙或其他疵点。在容器或制品使用时,这些疵点往往会导致重大事故。例如高压容器焊接不牢或有砂眼,可能会发生爆炸;大炮炮弹有空洞,有可能发射前就在炮筒中自爆。利用X射线、伽玛射线穿过物体后使照相胶  相似文献   

5.
(1)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在使用或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时,应按照规定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镜等。(2)开通作业场所的通风排毒设备,保证空气流通。(3)进入密闭容器内维修时,应对容器内的有毒气体和氧浓度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4)进入容器罐内作业时,进罐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空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还要带上信号绳和保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氢的不稳定性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其分解爆炸过程有个清晰的认识.本文首次利用典型事故爆炸机理分析结合事故定量计算的方法,揭示了事故案例中过氧化氢化学分解后引起爆炸的两个物理过程,计算了产生事故后果的容器失效压力,了解了其发生爆炸的后果严重度,并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到了过氧化氢生产装置或容器爆炸时的压力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7):23-23
金属容器既不进氧又不进光,油难以被氧化。食用油采用金属桶可保存2年,采用玻璃瓶可保存1~2年。  相似文献   

8.
容器物理爆炸时,部分爆炸能量转化为空气冲击波对外做功造成物体破坏或人员伤亡,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影响,本文针对一石化企业发生爆炸情况做相关模拟分析,为避免类似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在球形容器和球形管道连通容器内的泄爆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在较小的泄压面积时,与密闭容器爆炸实验比较,不能降低容器内的最大压力,反而会增大容器内的最大压力。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泄爆口安装在远离点火源的位置,当发生预混气体爆炸时能较好地降低容器内的最大压力,起到保护容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护》2014,(2):I0001-I0008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一枚重50公斤的密闭铅堡放射源,险些被误作废钢铁馆入炼钢炉。为了举一反三避免重大放射事故的发生,苏州全市开始排查水泥企业闲置的放射源,并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从7月中旬起,江苏苏州市有关部门将从各关、停、并、转的水泥厂排查出的数十枚闲置放射源,统一运送到南京,存入江苏省放射废源仓库。采取这一措施,缘于一个月前的一起险性重大放射事故。6月18日下午4时许,苏州市环保局接报:太仓市有关执法人员在破产的市水泥厂核查放射源时,发现一枚"艳137"料位仪意随同被拆除的生产设备,作为废钢铁卖给了张家港市的江苏沙钢集团。废…  相似文献   

12.
利用球型容器与管道组合,开展连通容器气体爆炸与泄爆实验,分析连通条件下,火焰在管道中的传播过程及其对起爆容器和传爆容器的压力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连通容器气体爆炸中,火焰从起爆容器到传爆容器传播经历了一段不断加速,但加速度不断减小的过程;泄爆过程中,火焰传播过程与密闭爆炸时基本一致。管道中火焰加速传播,使得传爆容器的爆炸压力和强度相较于作为起爆容器时均明显增加,危险更大,采用与起爆容器相同的泄爆面积,无法满足对连通容器中传爆容器的泄爆。同时,泄爆是一个快速的能量泄放过程应选择合理的泄爆方式,防止二次危害。  相似文献   

13.
1.严格控制氧含量在对容器进行带压动火焊补之前。必须对容器内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以保证其中氧的含量不超过安全值。所谓安全值就是在混合气中。当氧的含量低于某一极限值时,就不会形成达到爆炸极限混合气,也就不会发生爆炸。氧含量的这个安全值也称极限舍氧质量分数,通过控制这一指标,才能使补焊作业安全进行。例如,氢气的爆炸下限为4.0%,上限为75%。  相似文献   

14.
在某炼油厂催化剂车间,由于改建场地,需要拆移一座停用已三年的密闭的硫酸贮罐。当用火焊切割罐上的走梯时,火花从一个25毫米的小孔溅入罐内,发生了爆炸,罐体被炸裂变形,焊工当场死亡。 爆炸后,部分职工感到奇怪,贮酸罐已经停用了三年,遇火怎么还会发生爆炸?经过现场勘察和对全部情况进行分析后才弄清楚,此罐停用后,罐内尚余有少量硫酸。硫酸酐与金属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它所释放也的氢气遇火花发生了爆炸。 根据这一教训,对贮存过酸类或其他容易引起化学反应而生成易燃易爆介质的物料的金属容器动火时,应与贮存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  相似文献   

15.
环境温度在容器设计中不仅影响设计压力的合理确定,而且更影响最低设计金属温度的确定直至影响材料的正确选择。通过对规程标准的解读,结合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对此进行了讨论,认为环境温度应视为容器的特例工况条件,容器设计应将与其对应的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不仅要对容器的壁厚进行校核,而且尚需根据容器的一次应力判断并确认是否需要修订完善容器设计的选材、制造及检验等技术要求,使容器设计文件正确完整,保证容器制造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正>1.禁火区没有动火证不焊2.密闭容器不焊3.进入贮罐无人监护不焊4.搭铁线路不畅通不焊5.焊件来路不明不焊6.带压设备不焊7.有毒物和易燃物未清除不焊8.火星飞溅物去向不明不焊9.防爆车间无可靠措施不焊10.回火防止器有问题不焊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相似文献   

18.
魏彬 《安全》2008,29(11):22-22
某工厂有一套电容器自动补偿柜,由于某种原因,值班人员连续三次投切电容器,在最后一次投入时,补偿柜中熔断器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9.
李陈 《安全》2014,35(9):36-37
正化工企业由于工艺需要,需安装小型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如废料罐、反应釜等),因为不属于压力容器范畴,且体积较小,使用单位对此类容器的管理不够重视。化工企业小型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的爆炸事故屡见不鲜。1小型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引发爆炸事故类别(1)常压废料罐爆炸类事故。废料罐中的成分一般较为复杂,各类废料混合后会发生反应,可能产生易燃易爆介质,或者废料本身含有易燃易爆介质,当容器内压力或者介质浓度达到某一数值时,都会导致废料罐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不少厂矿企业在立式锅炉的顶部或卧式锅炉尾部加装余热水箱(罐),或在锻锤加热炉周围加装水夹套,利用余热加热冷水,方便生活。但是,有些单位的余热水箱(罐)设计不合要求,维修保养不好,没有很好控制箱(罐)内水温,发生了爆炸。 发生爆炸主要原因是有些热水箱(罐)是按不承受压力的容器来设计制造的,焊接质量低劣,同时又在余热箱(罐)、水夹套的排水或排气管上加装了截门,当截门关闲时,热水箱(罐)变成了密闭容器。水温不断升高,产生蒸汽,即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可能。也有的虽未在出水(汽)管路上加截门,但出水(汽)管太细,产生的蒸汽排不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