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步冷处理对2.25Cr1Mo钢进行了回火脆化,通过电化学方法对回火脆化试样进行了充氢。测定了三种状态下,即原始状态、回火脆化状态及回火/充氢状态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结果表明,回火/充氢状态的2.25Cr1Mo母材和焊缝韧脆转变温度最高,回火状态次之,原始状态最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某化肥厂合成氨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发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该设备的材质为SA336F22(相当于国内2.25Cr-1Mo),属于高温高压临氢设备,出现了垂直于焊缝方向的横向裂纹.经分析这些裂纹主要是氢浓度过高而引起的氢致延迟裂纹,并结合实际的情况提出了合适的返修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PX装置运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识别装置内的高度危害介质及其危害种类,工艺危害性分析及损伤机理分析表明主要的损伤机理是高温氢损伤、回火脆化和外部腐蚀。定量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该PX装置中135台压力容器中高风险设备项6个,占3.09%;中风险153项,占78.87%;低风险35项,占18.4%。根据设备风险制定推荐性检验策略,为装置的风险识别和降低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对2.25Cr-1Mo钢制热壁加氢反应器的法兰及法兰盖梯形密封槽处大量裂纹的现场修复方法:先消氢,以专用机具切削清除裂纹,再进行焊接修复和热处理,最后以专用机具切削出梯形槽。  相似文献   

5.
橡胶促进剂M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生物技术在橡胶促进剂M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利用高效优势蘸强化A2O工艺对橡胶促进剂M盐废水进行处理,整个系统运行过程分为污泥的培养与驯化阶段及稳定运行阶段。在稳定运行阶段COD0平均去除率达90.71%,氨氮平均去除率达78.31%。以Mn^2+、Fe^2+、Mg^2+、Ni^2+为4个影响因子,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无机离子对橡胶促进剂M盐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促进作用。由实验数据的摄差大小可知,各无机离子对优势复合菌降解橡胶有机废水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Mn^2+、Fe^2+、Ni^2+和Mg^2+。4种离子最佳质量浓度组合为:0.500mg/L的Mn^2+、1.00mg/L的Fe^2+、35.0mg/L的Mg^2+和0.025mg/L的Ni^2+。  相似文献   

6.
据循环水场监测显示,公司某装置水冷器内漏,经拆下检修发现,763根Ф25×2mm-316L换热管泄漏了近l/3(含上次堵管)。这台水冷器为立式13QM1000-1.8/0.6-135-2.4/25-1型,其技术特性见表l。  相似文献   

7.
针对UG~150/3.82-M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煮炉过程中发生过热器大面积裂纹的事故,通过现场勘查、与试验分析确定该事故的原因是煮炉过程中碱液进入过热器系统引起苛性脆化造成的。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SHL35—2.45/400锅炉在实际运行中的分析,提出一些锅炉运行操作技术改造方面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PTA装置上的大型铬钼钢锻焊反应器,在制造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控制材料的化学成分提高铬钼钢材料的抗回火脆化能力;采用先进的冶炼工艺和锻造技术保证大型锻件的质量;优化铬钼钢封头正火热处理中的冷却工艺来保证材料的性能指标;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既保证了厚壁环焊缝的焊接质量,又降低了制造成本;优化堆焊工艺,保证了反应器内壁的堆焊质量;正确选择热处理规范,对铬钼钢压力容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使用2002-2007年西安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的5个功能区PM90、SO2和NO2污染物日平均质量浓度和2006年、2007年时平均质量浓度资料,分析了春节期间西安城区及郊区主要污染物近地面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6年的PM10、SO2和NO2的春节期全市日平均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2172mg/m^3、00678mg/m^3和0.0417mg/m^3,比春节前偏高54.3%、35.8%和14.5%,比春节后偏高73.6%、21.6%和37.8%;城区小寨PM10和SO2日平均质量浓度最大值分别达0.375mg/m^3和0.303mg/m^3;PM10时平均质量浓度最大值出现在郊区的草滩,高达0.759mg/m^3,SO2时平均质量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城区人口稠密的聚居区小寨,高达0.343mg/m^3。表明烟花爆竹燃放可导致近地面空气中PM10、SO2和NO2质量浓度上升,郊区的PM10上升最为显著,而城区PM10和SO2质量浓度上升均较为明碌;且烟花爆竹燃放对近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的短时贡献可大大超出现有污染源的贡献,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春节期间有必要限制西安市烟花爆竹的燃放。  相似文献   

11.
惰化系统极限氧浓度变化规律及监测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龄油气管罐事故多发且事故后果严重的问题,通过研究惰性气体保护封存技术,提出惰化系统氧浓度等级分级、氧浓度安全裕量设定原则以及极限氧浓度(LOC)测试方法;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CO_2、N_2等2种惰化剂对液化石油气(LPG)爆炸极限与LOC的影响以及抑制机制,并基于此设定预警阈值。结果表明:随着CO_2、N_2量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到达时间延时可达7倍,抑爆效果明显,2种惰化剂抑爆机制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元碰撞反应;当CO2充入量达到22%或N2充入量达到32%时,LPG处于完全惰化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可设定LPG惰化系统在线和间断氧浓度监测时预警阀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从数值模拟角度对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比赛大厅内的烟气运动进行了论证分析,以确定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使其达到有效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文中分析了可能的火灾场景并利用经验公式初步估算比赛大厅所需的排烟量为47.7889万m^3/hr,然后通过CFD模拟的方法对排烟量为40万m^3/hr、35万m^3/hr、25万m^3/hr和20万m^3/hr,补风量为排烟量的50%(补风通过空调送风系统反转实现)时的烟气运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烟气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火灾产生的烟气能够形成明显的分层现象且上部烟气的温度比较低,不超过60℃,在排烟量不小于25万m^3加的时候,比赛大厅内的烟气能够被控制在能够对人员产生危害的高度以上。因此,本文最终的烟气控制系统的排烟量选择为25万m^3/hr,补风量选择为12.5万m^3/hr,能够达到最优化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ASC浸渍炭为基础.用钼酸铵与酒石酸作为浸渍液,制得了ASMT浸渍炭。制备ASMT炭的活化温度为300℃;钼的添加量为6.5g/100g活性炭;酒石酸的添加量为6.9~8.5g/100g活性炭。加速陈化结果表明,本ASMMT浸渍炭的抗陈化性能优于ASC浸渍炭.而且其比活性在2.0~2.2min/h之间,优于ASC浸渍炭的1.35min/h。  相似文献   

14.
为了预防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通过改变粉尘仓充压压力产生不同的扰动,研究9.5%CH4浓度下不同扰动条件对CO2抑爆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所得参数进行分析,得到CO2抑爆特性与初始扰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均匀静置状态,初始扰动的存在均能提高CH4的爆炸强度,当引发初始扰动的粉尘仓压力为1.5 MPa时,最大爆炸压力达到0.78 MPa;随CO2浓度增大,爆炸强度整体下降,呈二次下降趋势、最大爆炸压力时间呈上升趋势,且各初始扰动压力间爆炸强度均大于均匀静置状态、最大爆炸压力时间小于均匀静置状态;同时利用CHEMKIN软件得到绝热平衡压力,计算热损失参数发现,同一气体混合比例工况下,初始扰动状态的热损失及热损失分数明显低于均匀静置状态的,且当CO2浓度为15%时,差距最大,不同初始扰动间热损失及热损失分数最小值分别为0.013 19 kJ/m2,17.9%,远小于静置状态下0.036 29 kJ/m2,46.4%,说明初始扰动对于CO2抑爆效果存在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防外浮顶罐密封圈雷击火灾,提出在密封圈内充入氮气的保护方法.将安全含氧量作为充氮的惰化目标,对外浮顶罐充氮管网进行设计,并通过试验来验证充氮管网的有效性.试验得到了充氮流量、进出气孔数量及管径与有效充氮时间的关系.若以142 m3/h的流量对容量为10×104 m3的外浮顶罐密封圈内充氮,则46.5 min内可以达到充氮惰化目标.雷电预警时间为60 ~ 90 min的条件下,充氮时间小于预警时间,表明所设计的管网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油田、气田、石油化工和钢铁企业使用气体燃料的锅炉较多。气体燃料无粉尘污染,点火容易,受热面磨损小,燃烧系统简单,检修工作量小。但是,若燃用不当,则有回火危险。因此,了解气体燃料的回火机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保证锅炉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将气体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充入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一端点燃,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焰向另一端传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气体燃料的种类和浓度有关,气体燃料的化学活性越强,火焰传播的速度越快。化学活性很强的氢的火焰传播速度比化学活性较弱的一氧化碳快3~6倍。气体燃料浓度低,火焰的发热量也…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欧盟对限制销售与使用危险物质和制剂的条例是当今全球最全面最严格的。早在1976年7月27日,欧盟就在其官方刊物上公布了76/769/EEC.即欧盟关于限制销售及使用危险物质和制剂的指令。随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改。2003年6月25日.欧盟在其官方刊物公布的“欧盟关于在消费品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是对76/769/EEC指令做出的第25次修订。包括禁止销售和使用近70种有害物质。其中执行力度较大的有以下7条指令: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北京市宣武区劳动局等单位组织了一次乙炔发生器现场安全试验。这次试验共进行了四项试验,其中运行中的试验二项,分机二项。我们从始至终参加了试验,现仅对二次运行试验发表一点粗浅看法,供大家研究使用时参考。 一、试验方法 这次试验的方法,是采取在试验的发生器系统内,充进适量的氧气(又名倒氧)或空气(即打进空气),使器内形成乙-氧或乙-空混合气体,以模拟回火方法,用电点火或直接操作回火的方法来引爆。 这次起爆是用直接操作回火方法,即类似于实际操作中的回火条件。 二、试验结果 (一)OB-1型中压乙炔发生器运行中充氧(即倒氧)…  相似文献   

19.
郭洪  宋磊  胡源 《火灾科学》2006,15(2):82-85
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以对氨基苯甲酸(AB)修饰改性的ZnAl双氧氧化物(ZnAl LDH),通过原位插层方法制备聚酰亚胺/ZnAl双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TEM、DMA、TGA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与纯聚酰亚胺材料相比。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L、热失重等性质,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火灾模拟软件FDS,以四川消防研究所高层实验塔二层为原型,建立模型研究了防烟空气幕防烟空气幕出口风速对高层建筑前室烟气运动的影响,试验中在前室内设置18个测点,测定前室内的温度、CO浓度及能见度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风速〈1m/s时,前室内各测点处各参数变化情况与无风幕时基本相同,防烟效果不明显,风速〉2.5m/s时,随着出口风速的增加,前室内各测点处温度、CO浓度降低,能见度增加,烟气蔓延途径由前室上部逐渐变为前室下部,且前室门处0.2m、1.25m高度处测点处各参数值瞬间波动很大,综合考虑防烟的有效性及经济性,认为防烟空气幕的最佳运行风速应为2.5m/s~3.5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