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区域生态风险识别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区域生态风险识别与评价较为困难,在Relative Risk Model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生态风险识别的概念模型,并编制了风险识别的软件系统.研究以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为基础,从风险路径着手构建识别系统.运用该系统对东太湖地区进行生态风险分析的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地区主要的生态风险实际情况,能够让环境管理者对区域的风险源、风险因子、评价终点所受风险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作出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南湖生态示范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的南湖生态示范区,对唐山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人工景观其敏感度较高. 根据历史资料、遥感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动态监测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该区域进行景观分析和生态风险分析. 以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为受体,对南湖生态示范区主要生态风险源进行分析和识别,包括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和污染. 选择景观生态学中的指数作为风险评价指标,对风险源可能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失进行度量,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源的权重. 利用GIS将该区域划分为351个斑块,利用综合生态损失度和综合风险源概率,计算各风险小区的风险值,并根据风险值分级,绘制该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图,完成南湖生态示范区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为该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水污染控制方案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思路是"控源导流、清污两制",基于这一策略,构建了江苏尾水调度处理的三线工程方案,以实现区域尾水的集中调蓄与生态净化处理,这对我国水污染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拉西瓦水电工程对区域生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利水电工程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开展的时间较短,评价的技术方法尚不成熟。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工程北部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所在区域属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和脆弱的青藏高原。论文在阐述拉西瓦水电站区域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度量了其所在区域的植物生产力和生物量,并以工程的初步设计为依据,重点分析了工程可能对区域植物生产力和植物生物量、景观格局和生物多样性等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一定管育措施后,拉西瓦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产生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5.
张志斌 《环境工程》2014,32(12):26-29
通过调查分析,滇池水污染成因主要为城市点源直排、污水处理厂尾水及面源污染。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已经实施的控源截污、外流域调水、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农业面源治理、生态清淤、生态修复等截污、治污工程,结合这些工程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滇池治理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东营地区广利河某段开展了地热尾水溶质弥散试验,获得监测断面的相关数值,采用河流水质综合模型(QUAL-Ⅱ)对尾水在河流中的弥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求取弥散参数D为12 m2/s,模拟结果显示:单一点地热尾水排往河流中,对河流水质贡献不大,除排放口有影响外,尾水对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没有大的污染和破坏;预测多个尾水排放源排往同一河流时,尾水溶质的累积作用是明显的,相对影响较大区域在排放源0~40 m范围,距排放源大于200 m时,尾水的排入对河流水质影响已较轻微。建议在地热尾水排放点分散布设,降低尾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祝慧娜  李莹  梁婕  刘永德  尹娟 《环境工程》2014,32(2):114-117
将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以区间形式表示,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的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模型。考虑到区间数的可比性较小,引入了区间数排序法,利用区间排序法对评价得到的风险结果进行比较,建立了基于区间排序法的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模型,并与区间隶属度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将该模型应用于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分析中。评价结果显示:4个采样点的生态风险顺序分别是樟树港>东洞庭湖>城陵矶>鹿角。基于区间数排序法的评价能够更加直观地表示出各采样点风险的排序,避免了隶属度方法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常被作为织物整理剂和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纺织印染行业,通过末端处理排放进入水体环境,对生态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采集我国长三角地区58家纺织印染厂的调节池原水和末端排放尾水样品,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对8种短中链全氟化合物(C4~C8)进行分析,探明印染废水PFCs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8种目标化合物在废水样本中检出率为38.9%~100.0%,原水中PFCs浓度为29.37~4518.27 ng·L-1,末端尾水中PFCs浓度为8.82~3995.76 ng·L-1,其中PFOA是首要的污染物.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对短中链全氟化合物有一定去除作用,去除率最高可达79.9%.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PFOA、PFHpA及PFHxA在以化纤为原料的生产过程中残留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材料.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官能团结构、碳链长度和前体物质降解是影响其来源的主要因素.生态风险分析结果表明,PFOA和PFOS的风险商值均小于1,尚未达到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具有风险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用于预测和评价长时间尺度、大空间尺度、多相源、复合型的不利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对可持续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战略环评通常从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政府决策及开发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关注区域关键生态功能单元和敏感环境受体的长期性、累积性影响和中长期生态风...  相似文献   

10.
区域尾水控制初探--以昆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三级控制、三级标准”的区域水污染控制模式 ,分析了区域尾水控制的定位及意义。对区域尾水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做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 ,并针对昆山市实际情况 ,初步构建了昆山市尾水导流方案。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是保障江苏省南水北调出省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的关键性工程.徐州市尾水导流信息化监测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集数据采集与传输、实时监测、历史数据分析、视频监控、预警预报于一体,对工程现场的各种类型的监测数据和工况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展示应用,是南水北调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为东线水资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东线的关键是输水沿线水环境质量。京杭大运河江苏苏北段作为南水北调东线重要榆水干线,其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东线北调输水水质与工程效益。根据京杭大运河江苏苏北段“十五”期间历年水环境监测资料,将苏北段大运河分为不牢河、中运河、里运河三个河段,综合分析评价了苏北大运河水环境质量,大运河徐州段及淮安市区段污染严重。在水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及二元多项式回归趋势线等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苏北大运河“十五”期间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监管系统由现地信息采集系统和应用系统组成.前者由闸控现地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水量水质监测系统、水雨情监测系统和便携式水质仪组成;后者由一体化平台软件、数据接收处理软件、应用服务系统软件、移动服务软件等组成.尾水导流工程信息化监管系统的建设,能提升尾水导流项目运行维护能力,满足徐州市水务局系统维护便捷、测量精度一致、信息共享的需求,满足江苏省南水北调尾水导流水质监管系统网络的需求,适应后期尾水导流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ofthemiddlerouteofsouth-to-northwatertransferringsourceprojectinChina¥WangHuadong;WangFei(Institut...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评的不断发展,环境风险这一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细化石化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内容也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结合长庆石化500万吨常压蒸馏装置项目对石化企业进行环境风险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论述,介绍了常压蒸馏的工艺流程,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事故后果预测及分析,风险计算和评价,最后得出了最大风险值,该项目事故风险最大值小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并且提出事故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对策及应急预案,以期为石化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6.
跨流域调水人为地改变了地区水情,势必会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以兴宁市东江引水工程为例,为识别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生态影响,应充分考虑跨流域调水对水源区、输水区和受水区的生态影响特征,利用矩阵法识别引水工程的主要生态影响,从物理化学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三方面构建兴宁市东江引水工程对水源区、输水区和受水区的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工程目标确定指标权重的选取原则及结果,对于科学合理地评价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生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目的在于为LNG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一种思路,为类似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文中通过环境风险导则中要求的风险识别、源项分析、风险值计算、风险防范措施等方法,确定LNG项目罐区为重大危险源,主要风险事故类型为LNG储罐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最后要求项目建设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减缓措施,制定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
热电厂灰水外排将显著影响城市的水环境.目前一些热电厂已经开始改造旧灰水系统,实现灰水闭路循环.本文通过对徐州市几个热电厂现有的灰水闭路循环系统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提出改进和完善灰水闭路循环系统的可能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吴涛  高晓莉  曹薇 《环境科技》2005,18(2):38-39
京杭运河徐州市区段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为了解其水质状况。利用2004年度例行监测数据对该段水质进行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近五年水质变化呈逐年好转趋势。这表明该段污染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水质得到改善,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勘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4):125-130
目的研究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技术及应用。方法从可靠性风险预警技术对装备研制项目整体质量的影响度出发,对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进行特征归类,分析现有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流程的局限性。结果提出了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机构的组织管理和权限建议,引入风险阈值理论优化了装备研制项目险预警流程,并给出优化流程中不同风险分析子集的模型应用情景。结论研究提出的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体系框架和分析模型,可为可靠性风险预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