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在对江汉油田近5年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解析了5种主要尘源对PM10的贡献值和分担率,得出了交通扬尘是江汉油田首要可吸入颗粒物的结论,以源解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来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南京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源解析及控制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于2004年-2005年间共采集了197个源和受体样品,每个样品分析测试了三类化学元素,采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解析南京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其中48%来源于扬尘、土壤尘等开放源类。研究认为扬尘等开放源类是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μm)的研究进展 ,主要围绕可吸入颗粒物的基本特性、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的关系、可吸入颗粒物的源解析 ,对其研究动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广一 《城市环境》2002,16(6):21-23
本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研究进展,主要围绕可吸入颗粒物的基本特性、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的关系、可吸入颗粒物的源解析,对其研究动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本文根据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对邯郸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进行源解析,测定邯郸市非采暖季和采暖季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对其污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污染源调查结果,确定市区多环芳烃的主要排放源类,并建立相应的源成分谱。应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解析邯郸市可吸入颗粒物上多环芳烃主要来源的分担率,并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了多环芳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与源解析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国内外在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国外对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集中在排放特性的研究、模型的建立、内聚力/分离力的研究和物理-化学特性研究上,国内主要进行了有关可吸入颗粒物基本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初步和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莉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2):96-98
采用可吸入颗粒物中煤烟尘贡献值(分担率)经验公式评估方法和总悬浮颗粒物源解析中IDNN受体模式,结合南宁市区大气颗粒物定性特征分析,解析南宁城市颗粒物来源,进而对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总量减排和颗粒物源解析成果,提出一种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可达性分析方法。以郑州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确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为例,采用郑州市已有的大气源解析数据,结合污染物削减量的测算数据,分析郑州市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两项指标的削减比例。结果表明,郑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指标是可达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分析,并对工业燃烧源和小型燃烧源的排放因子、排放测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进一步探讨了燃烧源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未来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邵龙义  时宗波  黄勤 《环境保护》2000,(1):24-26,29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PM10和PM2.5研究现状,主要围绕这些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特征、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在此背景下准确掌握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来源是精准治污的重要基础. 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技术(CCSEM)的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单颗粒分析效率,为实现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本文介绍了CCSEM技术的原理、特点、测试流程及技术发展,梳理了CCSEM在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来源解析及健康效应中的研究成果,总结了CCSEM的发展前景及局限性. 结果表明:CCSEM可通过自动化测试快速获取更全面的颗粒物信息,后处理功能便于快速掌握颗粒物污染源精细化信息,寻找部分隐匿的污染源,对比不同区域颗粒物类型的差异,并获取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结果. CCSEM对重金属等有潜在健康危害的高原子序数元素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可应用于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 因此,CCSEM在大气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及健康效应研究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但是,CCSEM在颗粒物识别、分类标准及分析时效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应通过加强CCSEM形貌识别提高颗粒物的识别效率,结合单颗粒源谱数据库制定更科学的颗粒物分类规则,以及加强采样、测试及分析的连贯性以提高分析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大气颗粒物化学质量平衡源解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基于化学质量平衡原理(CMB)的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方法中各步骤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重点对土壤尘、煤烟尘、尾气尘、道路尘、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海盐粒子等污染源样品采集方法,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采集用滤膜及采样器,样品中各组分分析方法,以及采用cMB模型进行源解析拟合计算软件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目前源解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质子微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源解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质子微探针对上海市人民公园大气气溶胶进行单颗粒源解析.结果发现,上海市大气主要污染源为土壤扬尘、建筑扬尘、汽车尾气和钢铁工业尘,它们对大气环境贡献率之和为80%以上.此外还发现约有13%的颗粒物无法识别,通过对这些颗粒物进行聚类分析,初步确定它们分属于2种不同污染源的亚类和一种新的未知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4.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灰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利用在线源解析的仪器对镇江市秋季典型天气下每类污染源实时的贡献比例的变化趋势解析,初步摸清镇江市典型天气下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来源.结果显示,监测期间发生的五次污染成因有所不同,但大多与机动车尾气源相关.入秋后,大气边界层高度降低,在静稳天气下,近地面排放的尾气源颗粒物极易累积集聚,造成或加剧污染的发生.此外,随着秋收季节的到来,秸秆焚烧现象有所抬头,生物质燃烧源对大气造成的影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公开发表的39项山东省PM2.5源解析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综述了山东省各地级市PM2.5源解析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概括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体模型法是山东省PM2.5源解析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二次源((36.1±8.5)%)是山东省PM2.5的首要贡献源,其次是尘源((18.4±8.6)%),燃煤源((18.2±7.0)%)和机动车源((17.7±11.7)%);不同年间济南市和青岛市PM2.5源解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二次源和机动车源的相对贡献有所增加.对山东省PM2.5源解析提出了几点展望:不同地区宜采用统一或有地区针对性的源解析技术;亟需综合源清单或空气质量模型等解析分摊二次源贡献,区分本地源与区域传输贡献,提供更为精细的源解析结果;加强长期及多地同步观测,以了解该地区PM2.5及其来源的时空与历史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emission control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in small-scale industrial areas have become key topics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This study proposed a novel characteristic factor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F-PR) model for VOC source apportionment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characteristic factors between sources and receptors. A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typical industrial area with the CF-PR model involving simulated receptor samples. Refined and accurate source profiles were constructed through in situ sampling and analysis, covering rubber, chemicals, coating, electronics, plastics, printing, incuba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dustries. Characteristic factors of n-undecane, styrene, o-xylene and propane were identified.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edicted contribution rate wa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contribution rat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receptor models, this method achieves notabl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refinement and timeliness at similar accuracy,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VOC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apportionment in small-scale industrial areas.  相似文献   

17.
在青岛采集了夏、冬两季的飘尘样品。用10μm入口切割和两级核孔膜滤膜,实现了飘尘粗、细颗粒的分极采样。分别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和多元素化学分析数据的因子分析方法,定性识别排放源。用化学质量平衡方法定量解析源贡献:土壤扬尘和燃煤飞灰,硫酸盐二次颗粒物,以及海盐颗粒是3种主要来源;汽车尾气和2种工业排放的贡献较小。根据定量解析的结果,论述源排放的粒径分布和季节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的随机搜索方法,适用于模型参数寻优。将遗传算法用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CMB方程组中参数的优化,得到各污染源对大气颗粒物的优化贡献率。该方法应用于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结果与用其他多种源解析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理论分析和应用实践表明了遗传算法用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具有简便、准确和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