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安全港协议制度为保护濒危物种而制定,是土地所有者与美国环境保护机构之间签订的自愿协议。协议承诺,只要土地所有者同意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即使后期土地上濒危物种数量增加,政府也不会对土地使用施加额外的限制。美国安全港协议适用于非联邦所有土地上的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通过提供监管的确定性换取对物种保护的承诺,以灵活的政策激励土地所有者自愿参与保护,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土地所有者相互退让促使协议达成。基于安全港协议制度的启发,我国应在保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土地利用与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充分发挥激励性保护措施的作用,重视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提高野生动物保护的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野生动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的野生动物法及其法律构架,美国濒危物种法是顶法律典范,它不仅能保护栖息地,还能保护列入濒危物种清单上的具体动物。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5,43(2)
对美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濒危物种名录制度、栖息地保护制度、野生动物保护税费制度和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制度做了详细介绍,指出美国野生动物保护起步早、发展历史悠久、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健全。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现阶段野生动物保护要注重濒危物种价值与经济利益的平衡;设定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红线";拓宽野生动物保护资金渠道;实行志愿者数字化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04,(6):76-77
越南全境位于所谓的“印度-缅甸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内,其境内濒危哺乳动物物种的分布面积也在“热点地区”占有最高份额。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等级和标准,越南20%的哺乳类物种因濒临绝灭而被列入“极危”、“濒危”和“易危”目录。在濒危物种中,灵长类动物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在越南已确认了23个类群,其中5个是越南特有类群。在这23个类群中,有5类属于全世界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  相似文献   

5.
美国濒危物种立法例外条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世界环境》2004,(2):25-32
据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统计,全世界380种野生植物种群已经绝灭,另外还有371种介于灭绝和濒危之间状况。有6522种植物被定为濒危物种,1/4哺乳动物和11%鸟类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些数据记录的只是已知的绝灭种类。肯定还有许多已经绝灭但我们却还一无所知的物种。上世纪半叶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情况分别通过立法保护濒危物种,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现就美国濒危物种保护若干规定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参照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濒危物种法》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濒危物种是人类的宝贵遗产,各国在1973年的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影响下,纷纷制定国内法以期有效保护和管理濒危物种。仅就1973年美国《濒危物种法》和1988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某些方面作一初步比较,寻求差异的原因,希望对我国濒危物种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受威胁植物濒危等级划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濒危物种通常是指由于物种自身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所有生物种类。目前国内外存在着许多濒危物种等级的划分标准,最常用的是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我国受威胁的植物等级被划分为濒危(Endangered),稀有(Rare)和渐危(Vulnerable)3个等级。物种濒危等级评价标准的主要发展趋势就是由定性指标向定量指标发展,但是当前国内外对植物稀有性和受威胁的各个等级的定量限定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曾铭 《世界环境》2013,(4):28-30
一提起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大家都会想起那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Logo,也会因此认为WWF是一个动物保护机构。这个印象也对,也不对。确实,1961年WWF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它当时的英文名字就叫World WildlifeFund——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最初做的项目集中在犀牛、老虎、鸟类、鲸类、森林、海洋等多个物种及其栖息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WWF逐渐从一个关  相似文献   

9.
美国《濒危物种法》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 《世界环境》2006,(3):44-47
一般而言,对濒危物种实施法律保护是世界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的核心.从世界范围看,美国的濒危物种保护法律制度是极有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其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较为完善和成熟.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的濒危物种保护立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对美国濒危物种保护制度的核心--联邦《濒危物种法》(the Endange red Species Act)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物种保护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龙楠 《环境》2001,(5):10-11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加剧,世界物种资源受到极大威胁,特别是一些珍稀物种的消失,大量有用基因遭到灭顶之灾,如何拯救濒危物种、保护有用基因成为世界关注的难题。近十多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技术不断进步,这一难题正逐步被化解。如在植物方面,植物种质的保存曾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广泛重视。现在,通过低温保存种质,进而抢救有用基因的研究进展很快。科学家已经发现胡萝卜和烟草等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在-20℃至-196℃下贮藏数月,依然能恢复生长,再生成植株。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已构建起以《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为核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还先后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与多国合作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犯罪。然而,我国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重  相似文献   

12.
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共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2处,总面积近320万公顷,使70%的野生大熊猫个体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发展到近1600只,野生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有效缓解。而白鳍豚同样作为我国的独有物种,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来头,至1995年不足100头,进入2000年的时候,据估计白鳍豚大概仅剩二三十头,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而目前的濒危等级为功能性灭绝。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特征与GAP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根据实地考察与有关资料,建立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系统分类,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系统分为湖区及湖周水漫滩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寒荒漠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青海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空间特征,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特有性、濒危性、敏感性原则与已经建立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叠加,进行GAP分析,发现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普氏原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最适宜的生境没有包括在保护区内。然后,提出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分区方案及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世界环境》2009,(6):93-94
世界观察研究所2009年11月4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一份最新的针对全球生物物种的评估报告日前出台,报告显示:又有11个物种被定级为或者彻底灭绝或者野外灭绝。IUCN新近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在当前世界上的所有动植物物种中,有1.7291万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绿色搜索     
江镕 《环境》2010,(1):38-39
<正>新一批濒危野生动物名单公布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近日新公布了一批因气候变化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名单。该协会在名为"感受热浪的物种"的报告中表示,受到毁林、开垦、海洋温度变  相似文献   

16.
根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和主要保护对象,结合保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明确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变化、关键物种、重点植物群落、外来入侵植物和人为干扰等5个方面为重点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17.
苏浙皖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进行全面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省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规划。根据人为保护现状和植物的分布及多度等,将该地区65种国家保护植物分为几组,并提出几种类型的保护规划。在就地保护方面,提出增建6个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公园和40多个自然保护点;在迁地保存方面,提出建立一个由地区迁地保存中心、三个省级保存繁殖基地和若干小型引种园圃组成的多层次迁地保存网。本文还提出“就地-迁地”保存规划,这是一种结合了就地和迁地保存优点的规划方法。此外,本文还特别强调了“归化自然”的规划,“归化自然”要求将人工繁育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归化到它们原先的生境中去。  相似文献   

18.
正几千年来,人类社会从最初一个个分散的小小部落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城市乡村,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来居住、耕种和放牧。而随着人类不断扩张的步伐,野生动物们不得不一步步退却。近些年来,因为人类的捕杀、自然栖息地被破坏、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已经造成许多物种灭绝,还有很多物种已处在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9.
明确濒危水鸟栖息地分布并加以保护对于维持水鸟物种多样性和提高湿地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自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水鸟数量出现较大波动,为了分析濒危水鸟潜在分布区域及其变化特征,借助GIS平台和MaxEnt模型,基于2015年濒危水鸟"出现点"信息,定量识别了影响京津冀地区濒危水鸟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和贡献率,并预测了2050年RCP2.6、RCP4.5、RCP8.5(依次代表低、中、高3种CO2浓度排放模式)3种气候情景下濒危水鸟的潜在适宜区分布和保护空缺规律.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濒危水鸟共有9种,东方白鹳、遗鸥和黑鹳3种濒危水鸟潜在适宜区面积较大.东方白鹳和遗鸥适宜区主要集中于环渤海湾沿岸和北京市中南部,黑鹳则主要集中于北京市南部房山区和东北部.②与2015年相比,2050年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气候情景下濒危水鸟适宜区面积均较大,相应适宜区面积增幅依次为96.24%、103.94%和65.51%,适宜区空间分布上向西南和东北方向扩张.③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水鸟潜在适宜区和热点区的覆盖率较低,相较天津市,河北省和北京市对这两个区域的覆盖不足.④在京津冀地区尺度下,不同情景下保护区覆盖濒危水鸟适宜区比例依次为基准情景(1.26%)> RCP8.5情景(1.11%)> RCP2.6情景(0.70%)> RCP4.5情景(0.29%),保护区覆盖热点区比例依次为RCP4.5情景(0.83%)>基准情景(0.77%)> RCP8.5情景(0.08%)> RCP2.6情景(0).研究显示,以单个水鸟为单位分析濒危水鸟潜在适宜区分布格局,能够精准有效地揭示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水鸟的覆盖情况.   相似文献   

20.
陈志远 《环境》2001,(3):39-39
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前不久公布舶全球物种濒危状况,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植物共计10954种。其中,鱼类的1/3,哺乳类、鸟类及爬行类的1/4,呈现高度濒危状态(濒危程度依次为易危级、濒危级、极危级,一级比一级严重)。其原因、是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捕猎技术的进步,污染的加剧,森林和湿地的减少产生的恶果。本文简述几个物种的濒危与森林的减少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