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建平 《环境保护》1992,(4):14-14,21
一、前言改良湿法ADA脱硫方法,在熔硫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防治熔硫废气的问题.通常一些防治方法是采用高空放散法和水洗吸收法等.相比之下,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自身脱硫液吸收熔硫废气的新方法,既可防治废气污染,又可回收利用能源,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二、熔硫废气的产生及危害湿法ADA脱硫工艺,H_2s被脱硫液吸收后,转化成一种单质元素S.这种元素硫,通  相似文献   

2.
一、灵敏、快速测定水中氰化物 本文提出了一种间接测定水中痕量氰化物的新方法,Hg~(2+)与CN-能生成很稳定的络合物,而络合态的汞在一定的测定条件下可以不被还原为原子态的汞,因而可在不分离的情况下,用汞冷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过量的汞,求出氰化物的含量,本法中,氰化物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快速、灵敏、可靠的高温氢还原-气相色谱分析方法[1-2],并自行设计了高温还原系统(还原炉、六通阀等),测定半导体生产排放废气和废水中的砷、磷、硫及其化合物,样品不需预处理,使气相色谱仪能直接测定固、液、气相样品中砷、磷、硫及其化合物的含量。砷、磷、硫的检测限分别为0.01mg/L、0.003mg/L、0.02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2%、8.6%和0.3%,与经典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基本一致。从分析方法的误差统计角度,也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砷化氢发生装置中的吸收管对砷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通过对砷化氢发生装置中的吸收管校正,能够提高砷的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用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泥盆纪海相页岩中有机碳和硫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判别沉积环境。判别的依据是岩心样中有机碳和硫化物硫之间的协方差。这一协方差是有机质分解代谢和同时硫酸盐还原细菌使硫酸盐还原(形成可与铁反应的含水硫化物)的结果。在有机碳-硫的相关图上,直线的斜率(截距为零时)与沉积速度或有机质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关。以现代黑海为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酒石酸介质中,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使砷离子转变为砷化氢,以乙醇--硝酸银-聚乙烯醇为吸收液进行显色,在400纳米处以原吸收液为参比进行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20微克/升,对含砷为0.65-1.27μg/l的天然水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2-116%,相对标准偏差7.4-12.2%。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在环境监测中硫化物的测定,常采用锌盐沉淀、加热吹气分离干扰物质,再用碘量法或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证明,锌盐沉淀—碘量法测定硫化物,不适用于严重污染、含大量氧化还原性物质及带色水样。加热吹气分离法分离干扰物质,操作烦琐,且回收率低,结果重现性差。本文对酸化吹气法中反应酸度,作用时间,干扰物质、硫离子的抗氧化性能,吸收液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试验,拟定了一个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回收率较高的酸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乳酸、乙醇、糖蜜和米酒作为碳源,研究硫酸盐还原菌在不同碳源中的生长状况及对As和Sb的去除效率。硫酸盐还原菌接种到各碳源培养基后14 d的生长状况显示,硫酸盐还原菌在乳酸中生理活性最佳,在乙醇中也有明显的生理活性,但需要一个较长的启动期,而在糖蜜和米酒中没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当硫酸盐还原菌接种到各碳源培养12 h后加入酸性As(V)和Sb(V)储备液,由于12 h内尚未生成足够的碱度和硫化物来应对酸性储备液冲击,硫酸盐还原菌在所有碳源中均失去生理活性;虽然硫酸盐还原菌已失活且基质中只含有少量硫化物(≤3.62 mg/L),乳酸培养基中总锑和总砷的去除率仍可达到89.7%和65.6%,糖蜜和米酒培养基中总锑去除率达到81.2%和97.3%、总砷去除率为10.0%和17.1%,不过乙醇培养基中砷和锑均没有明显的去除。后以能显著促进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乳酸和乙醇作为碳源,调节培养基初始p H约为7,并接种培养48 h后加入酸性As(V)和Sb(V)储备液,储备液加入前乳酸和乙醇培养基的硫化物质量浓度分别达到70.73 mg/L和18.58 mg/L,储备液加入后细菌仍能继续生长,最终总锑去除率可达97.8%和98.4%,总砷去除率则为27.8%和24.6%。实验结果表明,糖蜜和米酒作为碳源需进一步优化,乙醇则体现出了可替代乳酸的潜在优势;砷和锑的去除效率除了与硫酸盐还原菌活性有关外,也与砷、锑自身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基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AFS-830型双道原予荧光光度法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两种测砷方法的对比实验,得出应用AFS-830型双道原予荧光光度计测定砷与传统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测定砷数据同等有效,且应用AFS-83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具有污染小、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精密度高、检出限低和捡出范围广、仪器稳定、便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水中低浓度磷含量的测定——乙酸丁酯萃取比色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一种测定水中低浓度磷的方法。检测限小于0.1ppb。含有钼酸根和锑离子的酸性溶液与正磷酸盐反应,生成磷钼酸锑盐络合物。用抗坏■酸还原生成钼■,用乙酸丁酯萃取钼蓝溶液,测定萃取液的吸光度来测定正磷酸盐浓度。此法仅用于测定磷含量于10ppb的样品。只有入于3.0mg/L的硅或砷对测定有干扰。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拟定了测定大气中SO_2的一种方法,这方法采用PH 4缓冲甲醛稀溶液(0.02%)吸收和稳定以羟基甲磺酸盐形式的SO_2。已经证明这体系的热稳定性比联邦参考方法(FRM)中生成的氯磺酸汞化物络合物的热稳定性高得多。用甲醛吸收液现场试验的结果,除按我们所拟定方法对副玫瑰苯胺程序作一些改进外,已证明完全比得上用FRM对比测定的结果。本文报道用上述吸收液和萤光团试剂,类似分解反应的极灵敏的萤光测定法。  相似文献   

12.
砷的形态分布是影响地下水环境中砷迁移转化行为的关键。最新研究发现硫代砷是富硫高砷地下水中砷的主要存在形态。然而,中国关于高砷地下水中硫代砷形态的定量检测成果有限,现有报道多是对水样进行酸化处理后进行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形态分析,这一处理导致砷和硫发生沉淀从而使得硫代砷形态被破坏或被忽略。该文系统对比分析了几种不同硫代砷形态的制备、分离和定量检测技术,总结了硫代砷的形态分布及环境行为特征。未来对高砷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应着重发展硫代砷形态的测试分析技术,调查硫代砷形态在高砷地下水环境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并探讨其对传统意义上的(亚)砷酸盐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有机硫(碳链硫和硫酸酯硫和无机硫(硫酸盐和硫化物)的系统分析方法.经常被忽略的有机硫组份,是氧化基质的主要成分,在硫动力学中起着主要作用。本文叙述了样品的制备方法及对约翰逊—尼斯泰(Joshnson—Nishita)消化蒸馏装置(简称 J—N 器)所作的改进.采用了盐酸消化,Zn—Hcl 还原、硫酸盐提取,湿法氧化等方法分析硫组份.这些方法仅作了很小改进,即用于测定~(35)S 的蜕变率。污沉、湖底沉积物、土壤和水样的分析结果证明了这种分析方法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
缺氧条件下土壤砷的形态转化与环境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集张士污灌区0~100 cm深的土壤并在实验室里负载低浓度的砷,采用不加硫和加硫对比研究了厌氧条件下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环境行为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外加硫酸盐条件下厌氧培养8 d后,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砷的大量还原和释放,释放的砷70%以上是以As(Ⅲ)形式存在,尤其20~40 cm深度土壤砷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其它层土壤,As(Ⅲ)和As(T)分别达到892.8μg.L-1和1 240.6μg.L-1.与非生物对照相比每层土中盐酸可提取的砷总量都大大降低,且盐酸提取的As(T)几乎全部转化为As(Ⅲ).伴随砷的释放,铁发生还原和释放,溶解态的亚铁基本都在40 mg.L-1以上,不同土层固相中亚铁离子的量都在9.0~13.4 g.kg-1范围内,固相盐酸可提取态总铁中亚铁离子所占的比例基本都在50%以上,说明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固相中铁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和矿物结构转化.当体系中添加10 mmol.L-1的硫酸盐时,每层土的生物培养体系中铁的释放几乎完全被抑制,砷和铁浓度也减少了50%.与不加硫生物培养体系相比,固相中盐酸可提取的砷量减少了50%,一部分砷被转化为稳定的硫化物As2S3而固定.可见在硫酸盐不足条件下微生物还原作用可造成砷被还原、活化和释放,而补充土壤中硫酸盐的量可促使微生物还原/活化的砷转化成更加稳定的形态,稳定的硫化物矿物As2S3是土壤微生物固定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砷的监测中一直采用经典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该方法虽然明确指出,锌颗大小对砷的测定结果有影响,但没有具体分析说明.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并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用硫离子选择电极测硫化物虽早有报道,但尚存在不少问题,在环境监测中应用还有困难.近来Novkirishka报道了用碘离子电极测定废水中硫离子的方法;中  相似文献   

17.
(二)、双碱法烟气脱硫石灰石湿式洗涤法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在反应过程中由一种固体的吸收剂作原料而直接生成另一种固体的产品,因此容易发生堵塞和设备磨损等问题。而双碱法湿法烟气脱硫可克服这一缺点。脱硫塔使用的是清液,吸收液放出后,再加入石灰石,生成亚硫酸钙或石膏,而将过滤液循环使用,因此这是间接使用石灰石,故不存在结垢问题。由于吸收系统采用液  相似文献   

18.
一、序言以快速高灵敏度测定天然水中1μg/升级的极微量砷(Ⅲ、Ⅴ)为目的,作者之一曾着眼于氢氧化物共沉淀浮选法,研究过利用氢氧化铁(Ⅲ)—表面活性剂—空气体系分离水中的砷,以还原气化原子吸收分析法进行测定,并应用于江湖、地下水和海水试样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氧气流中燃烧、分解、定量地转化为无机硫的氧化物,经硼砂双氧水溶液吸收,生成硫酸根离子,用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可测定AOS的范围为25~1333μg/L,回收率为86.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35)用该方法还可同时测定水中的可吸附有机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有机磷农药的新方法——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某些二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大部分二硫代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溶液中都水解生成二硫代磷酸酯,而这个化合物在静止汞电极上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作者合成了二硫代磷酸0,0-二乙酯纯品,研究了它的溶出伏安法性质和测试条件。此化合物于碱性底液中,在电位-0.9V附近出现尖锐的溶出峰,溶出峰高度与浓度在10~(-6)—10~(-9)M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作者应用上述原理测定了数种二硫代有机磷农药,并成功地检测了茶叶表面残留的微量农药。本文还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二硫代磷酸酯分子中的巯基是使其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真正原因。从而给采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其他含巯基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