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监测含油污泥的46项污染物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基本特性、重金属污染及有机物污染特性,并将监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含油污泥污染物指标中有含油率、镉、砷、钡、锌、苯、苯并(a)芘超过了标准筛选值.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含油率大小排序为过滤油蜡、罐底泥、管线刺漏油土、污水脱泥、储泥池.罐底泥和污...  相似文献   

2.
对污染源及受污染地下水的调查首先从污染物的产生特性及嗅味入手,在对被污染地下水周边企业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C/MS联用仪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分析,鉴定出污染物为四氢噻吩,利用气相色谱半定量分析出污染源及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最后确定出地下水受污染的原因以及其污染范围。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污染物迁移模型在油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石油的生产、运输、贮存以及炼制等过程中都存在泄油、漏油风险,各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油类、重金属等各种化学物质也会危害水土环境,进而危及当地地下水源。文章分析了油田企业污染物对土壤及地下水的主要污染途径,提出了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模型用于预测污染物浓度的方法。建立了污染物由土壤迁至室内空气、地下水、农作物及由地下水转移到地表水的迁移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运用于油田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4.
石油开采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含油废水含有多种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油田含油废水应用三段法治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综合处理油田含油废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注水水质要求,全部回注,研究探讨了高矿化度含油废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地下水水质数学模拟方法讨论,介绍了主要污染物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概况,根据不同类型污染物特性,边界条件及污水排放形式,建立起相应的模型解析方程,并确定有关参数值,试图从量上来预测污染物浓度在地下水流中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某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项目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场地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建立评价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运移规律和浓度变化,分析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特征,评价其对地下水环境及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为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和相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地下水模拟软件(GMS)进行了穿越地下含水层的输油管道泄漏时油品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和迁移过程。在模拟出预期的地下流场后,采用溶质迁移模块进行扩散模拟,并成功预测了在特定时期的污染情形和浓度分布。泄漏油品的迁移路径与地下水流动方向基本一致,并且在第1 700d左右将会汇入最近的河流中造成更大的危害。结合模拟结果和现有的防治措施,分别作了防渗墙和抽出处理的情景模拟,结果显示防渗墙将推迟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时间,而设置抽水井可以有效处理地下水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在油田开发工程可能对水源地产生影响的三类事故,筛选出风险最大的事故是注水井井壁泄漏事故。采用地下水中污染物三维迁移转化模型和MODFLOW、MT3D模拟计算软件对某地下水水源地可能受到的石油类污染进行数学模拟,并针对模拟结果提出了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扬州市区境内河流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水质较好,城区污水都排入污水处理厂且处理厂正常运行,水质达标排放,主要的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地下水达到水质标准,由于地质原因,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硬度和总矿化度。但仍应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针对水环境现状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依靠科技进步,科学防治环境污染,控制污染源,实行达标制度,提高人们自身环保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石化企业不同装置、不同污染物的泄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趋势,选取某石化厂区为代表,建立地下水流场模型和污染物运移模型,对不同情形下发生泄漏时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趋势进行模拟分析,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物的产生、入渗途径、扩散方式以及污染趋势。正常工况无防渗情景:原油的渗漏,在厂区:渗漏发生5 a后,潜水含水层原油影响范围0.194 km~2,超标范围为0.080 km~2,最大运移距离为0.348 km;苯的渗漏,模拟结果显示:泄漏的苯在潜水含水层中13 a后扩散出厂区,厂区下游地下水苯均未超标;二甲苯的渗漏,模拟结果显示:泄漏的二甲苯在潜水含水层中18 a后扩散出厂区,但不超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某地麦田等作物利用地下水灌溉后出现生长缓慢及枯黄死亡等情况的原因,该地环保局对周边地下水井取样监测,对周边污染企业进行了排查。在确认某企业有非法排污行为后,对各监测水井中监测因子之间相关性进行拟合,运用SPSS软件对所有污染水井中含有的排污企业特征污染物因子和超标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染地下水监测样品中非法排污企业的特征污染因子与超标因子呈显著相关,从而确认企业非法排污与下游地下水井污染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玻璃工业中,普遍存在玻璃制造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虽然这些废水水质相对化工行业来讲污染较轻,但是由于其排放量大,且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油类、SS、氟及重金属等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是严重的,所以玻璃厂废水在排放前必须经过处理。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某平板玻璃工厂针对原有废水处理工艺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处理系统的改造更新技术,在增加气浮装置的新系统中,通过一个月的调试和运行,其结果证明增加气浮池能深度处理含油物质,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含氟物质带来的污染,处理后出水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并能用于循环系统,降低用水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石油天然气钻探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其中石油污水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有害成份。近年来,四川石油局各油气田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过程中,普遍采用化学混凝沉降工艺处理钻井废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废水含油较多的情况下,用该工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是地下水污染防治中一项重要内容,能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污染危害等级数据。以四川天府新区为例,在收集污染源统计资料并开展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基础上,筛选单个污染源的污染物的毒性(T)、污染的可能性(L)、污染物从污染源可能释放到地下水体的量(Q)3个定量指标,利用评分指数法获得单个污染源荷载风险等级值。利用GIS软件插值法编制8种类型污染源荷载等级分区图,根据各类污染源权重指标分区计算,最终得到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综合分区图,并将天府新区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分为5级。研究表明集中式工业园区对污染源荷载等级的贡献最大,二者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运移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北方某油田的地下水特点,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与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石油类污染物随地下水运移的状况。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总体上呈S型;污染前期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增加较快,随着浓度的不断累积,后期浓度增加缓慢。计算结果显示,在50m处石油类污染物首次超过浓度限值的时间为586d,1000m处石油类污染物首次超过浓度限值的时间为12590d,污染过程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可见,吸附作用对石油类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很大,阻滞和延迟了污染物的迁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保产业》2004,(9):45-45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清源环保治理工程有限公司开发、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天然有机高分子QH絮凝技术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被污染的溪流、河流和工业废水(屠宰废水、印染废水、酿造废水、造纸废水、电镀废水等)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以我国极为丰富的丛生草本植物为原料,通过接枝反应,引上有亲水基团的两性高分子物质,再和无机物复配制成新型QH絮凝剂,利用天然高分子中的长链化合物凝聚机理,压缩污水中污染胶体微粒的双电层,架桥形成网捕,将污染物包裹起来,形成密度较大的絮状体,从而将污水中的污染物COD、B…  相似文献   

17.
史箴  罗彬  刘中光  李抗美 《四川环境》2002,21(3):77-78,83
采用红外光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法,对新都县某厂废水和桂花村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找出了桂花村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并界定了污染范围。  相似文献   

18.
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污水治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在修复地下水,染料废水,含油废水,杀菌消毒,难降解农药,废水表面活性剂等方面的国内外现状,指出该技术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高级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能谱分析等对油田采出水膜污染的机理进行研究,确定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导致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预处理,控制膜污染,形成以生物接触氧化为核心的预处理与膜过滤相集成的油田污水资源化处理工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后污水COD67.3~92.6mg/L,浊度〈0.5NTU,悬浮物〈1.0mg/L,含油〈1.0mg/L,保障了膜过滤系统的稳定运行.膜过滤产水达到油田锅炉用水和配制聚合物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0.
区域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是气田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得知,外部污染源是影响当地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农田径流污染源是外部的主要污染源,以CODCr计其排放量分别约占外部污染源排放总量的67%,而钻井液漏失、天然气窜层、钻井废水排放等钻井作业是内部的主要污染源,其CODCr排放量约占内部污染源CODCr排放总量的62%,因而钻井作业的污染防治应是项目内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变化趋势分析可知由于气田的开发建设,气田区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征污染物表现为CODCr、氨氮、氯化物、硝酸盐氮。为保护气田区地下水环境,分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阶段设计了地下水环境保护方案,采取源头控制的清洁生产,至末端控制的污染治理并提出了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为气田的可持续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