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晓 《环境》2009,(4):46-46
近期,汕头市大力推进排污许可证管理,以统一全市排污许可证为切入点,解决长期以来各地发证标准不一,发证率低或重发证、轻管理的问题,为充分发挥许可证在环境监管中的主导作用打下基础。修订后的新版排污许可证包括正证和副证两部分。新版排污许可证有机地整合了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排污申报、排污交易、环境监测、环境标准、环保设施监管、排污口设置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新版排污许可证的编号采用“行政区域代码+流水号+企业类型”的登记方式,编号将伴随企业“终生”,成为企业纳入管理的“身份证号”。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出台的条例应当是对许可证制度的进一步强化,推动其有效地落实下去,至少在地位上应当与环评看齐。不然许可证制度很难有所作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已开始对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进行探索,国内多个省市也相继建立了排污许可证制度。然而,排污许可证制度国家层面的立法工作,却迟迟没有完成,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阻碍,许多业内专家感慨,"排污许可证  相似文献   

3.
文章围绕《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性质、意义、核心内容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严格落实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保护责任,如何实施监督管理,如何为实施排污许可制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如何做好实施排污许可制的准备工作几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在实施排污许可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注重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有机衔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统筹其他各项制度的实施,企业取得排污许可证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排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包头市环境监测站在排污测算过程中,总结经验,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测算程序,将排污申报与污染源监测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监测核算排污量的优势,开展了大气氟化物总量收费尝试,不仅发挥了监测为管理服务的作用,而且使监测积极投入到环境管理中,促进了排污收费工作。  相似文献   

5.
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清洁生产的实施是控制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使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量降为最低,对环境的影响降为最小,促进排污单位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清洁生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将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项制度和法规的最大效应,可使环境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排污申报登记成果在区环保局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力 《环境科技》1999,12(2):42-43
江苏省环保局从1995年10月开始在我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排污申报工作,经过四年来的实践,排污申报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规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使排污申报工作成为环保工作中的一个新的工作重点。笔者在走访一些中小城市在区级环保局的工作中发现,许多单位只是将排污申报工作当作一项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完成,申报工作结束后将统计结果简单地输入到微机软件中就万事大吉,没有把这些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辛辛苦苦得到的成果加以研究和利用。那么如何使排污申报登记成果合理地被利用在环保工作当中呢?本文结合我局将排污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7.
唐朝 《河北环境保护》2007,(2):22-22,27
“2007年底前,所有排污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等持证排污,禁止无证排污或超总量排污,没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工商部门年检时不予验照。”这是唐山市政府在日前下发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控污“新政”。  相似文献   

8.
<正> 排污收费作为环境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已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往根据排污单位的《排污申报登记表》核定征收排污费的工作程序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一程序也存在着不完全符合法律程序的问题,如:《排污费核定通知书》、《排污收费通知书》没有明确缴费单位的权利和拒不执行该行政决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这样,在司法审查时,在可能导致排污费部门败诉,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排污收费的工作方针“依法征收,深化改革,科学管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14,(18):2
20世纪70年代末,为促进环境保护,我国开始探索建立排污收费制度。2003年,国务院颁布《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明确了排污费的征收使用方式等问题。排污收费制度实施十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成效,对促进企业加强污染治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控制环境恶化趋势、提高环境保护监管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客观上弥补了环境管理经费的不足。但这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排污费征收标准偏低,未对企业排污形成有效约束;没有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不  相似文献   

10.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对水污染物排放在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总量控制,对排污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运用行政手段,强化对水环境的管理,促进水环境管理由定性化向定量化转变,实行重点污染源重点控制,重点水域重点保护,加速环境目标实现的一种有效管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注入企业管理机制,给环保工作带来生机。企业有了排污总量指标的自我约束和目标追求,推动环境管理从局部、零星的随机管理,转向系统化管理。把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控制排污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生产、环保“两张皮”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企业“三个效益”。  相似文献   

11.
周兵 《环境导报》2002,(6):29-29
排污申报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都明确规定:“生产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可见,进行排污申报,是排污单位的法定义务,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排污许可证与排污收费的关系及今后改革走向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现阶段排污许可证与排污收费关系的分析,提出对许可证持证单位的排污费应以许可证允许排污量为测算依据,使排污许可证与排污费直接挂钩;同时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应以资源管理的思路来改革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收费制度。   相似文献   

13.
排污收费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排污缴纳排污费是对环境的一种经济补偿,是为了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能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地区,排污收费很难依法进行到位,使排污收费的管理效能大打折扣。 1 排污收费难以依法、全面、足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立法滞后,长期缺乏统一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要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还需要一个过程。"要让企业拿到这个证,就像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必须在环保部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谈起排污许可证,许多环保人士都有相同的见解。在环境领域,排污许可证可以说是企业可以进行污染物排放的身份证明。简言之,只有具备了这个证件,企业才可以排污,倘若没有,就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水团跟踪及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研究了 COD_(cr)在生化性差的排污河道中的自净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COD_(cr)悬浮态与总量之间有良好的相互关系,COD_(cr)的自净关键取决于悬浮物的沉降,其他因素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一个能够真实、全面、准确反映企业排污现状的排污核定报告,对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对核定报告的内容、核算方法、取值原划、注意事项、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期望在工作中能够完善、规范排污核定报告的编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排污与节能的密切关系,指出正确进行排污是保持锅炉良好水质、节能降耗的有效手段,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8.
《河北环境保护》2007,(10):43-44
为有效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深圳市将深化现有环境管理制度内涵和尝试新的执法措施、新的执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打出组合拳,实现对企业全方位的环境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排污收费标准体系的改革设计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排污收费标准是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核心。设计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排污收费标准,是改革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在分析现行的排污收费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满足不同政策需求的若干种排污收费标准方案,并进行了多方案比较。作者建议,为确保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应尽快试点和推行污染物总量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交易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污许可证交易系统应建立在一个完善和有效的排污许可证管理体制基础上。文章认为上海市现有排污许可证体制的经济内涵、产权、初始分配方式、基价体系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与发达国家实行的排污许可证体制相比,上海市实行的排污许可证体制缺乏相应的经济内涵,只是排污许可“执照”体制,上海市的排污许可证交易实际上是排污许可“执照”交易。根据上海市现行排污许可证体制的经济内涵及实施现状来看,近期内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排污许可证交易所必需的条件还未成熟。目前应当继续在黄浦江上游地区进行排污许可证交易,并在各方面进行探索,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