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此文介绍了一种求解轴对称塑性成形问题的新方法——简化滑移线法,并得到了轴对称杯形件反挤压变形力的简化滑移线解.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滑移线解高于限解,更接近真实载荷,是求解轴对称塑性成形问题的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用光塑法模拟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端面齿轮摆辗成形过程,并计算分析了成形后的光塑性模型内部的三维塑性应变分布,对采用螺旋形轨迹和梅花形轨迹成形后的光塑性模型内部的三维塑性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自从Shiro Kobayashi于1973年提出用矩阵法分析刚塑性变形以来,刚塑性有限元法得到了发展,并应用于塑性成形的分析中,取得了用其他分析方法不易得到的一些成果。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实际问题中,变形体往往是既有塑性区又有刚性区。正确地计算刚性区,才能使刚塑性有限元法有效地应用于实际问题。本文根据弹性和塑性广义变分原理,讨论了刚性区的计算问题,提出一种统一的表达式,可应用于实际计算。  相似文献   

4.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拉压循环加载下,疲劳裂纹尖端产生的最大反向塑性区尺寸ρ_(r, max)。并分析了最大反向塑性区尺寸ρ_(r, max)随压载荷峰值σ_(maxcom)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拉压循环加载条件下,最大反向塑性区尺寸与压载荷峰值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线性关系方程斜率A由最大应力强度因子唯一决定。  相似文献   

5.
此文主要对工业牌号防锈铝合金板LF3、LF21进行了组织超塑性研究.结果表明,LF3防锈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470~510℃、ε_0=(5.56~11.1)×10~(-4)s~(-1)的试验条件下可实现超塑性;LF21防锈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510~540℃、ε_0=(5.56~8.83)×10~(-4)s~(-1)的试验条件下具有超塑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塑性材料力学法对反光镜拉深成形应力分界圆直径的确定,卸载后回弹分布及大小的计算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解决同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最近阅读了刊载在<金属成形工艺>上“关于求反挤压力的公式一文,给予了一定的启发。众所周知,主应力法是一种简化的应力解析法,利用它求解锻压变形力,由于数学演算比较简单,能反映各种因素对变形力的影响,在当前不断出现更为先进而精确的求解金属塑性成形力方法之情况下,该法仍不失为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中计算变形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该文的叙述,目前采用应力法求反挤压力的理论公式所得计算值一般都偏低于实验值,这就需我们对用主应力法求解反挤压力的理论公式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是在此种基础上,作了分析并推出了一个求反挤压力的理论公式,供作大家讨论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网格实验法—记忆光塑性法。该方法利用光塑性材料在塑性变形后,经高温退火可以恢复到原坯形状尺寸的一次性记忆性质,研究变形体内的塑性应变分布和材料在塑变过程中的流变特征等。综合分析光塑性测试分析结果和记忆光塑性法试验结果,可为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的研究(如毛坯设计、模具设计等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文章列举了记忆光塑性法在模锻工艺、旋压工艺中的具体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在塑性有限元方法中引入成形过程材料体积不变条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塑性有限元模拟软件中存在的材料体积损失的问题,研究了影响体积损失的因素及其关系,给出了减少体积损失的措施.提出了一种解决体积损失问题的补偿方法,该方法在每一很小的时间增量模拟步内进行随时补偿.这种补偿不会影响工件的变形流动模式.但在每个模拟步内实现了工件体积不变.提高了流动模拟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此文研究了循环热处理工艺对W6Mo5Cr4V2钢超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在1040℃两次循环淬火是实现其超塑性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按此工艺进行预处理后,在810℃、初始应变速率为5.56×10~(-1)s~(-1)的条件下,该钢的超塑延伸率可达187%.  相似文献   

11.
运用影响函数法,对不同工艺制度及轧机参数条件下的轧机横向刚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及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影响全后滑轧制的因素出发,利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力学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小的摩擦系数和大的变形区长高比对形成全后滑有利。  相似文献   

13.
塑性泥在模拟热钢塑性成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塑性泥的基本性能,并与热钢(约1000℃)的基本性能做了对比,认为塑性泥是一种模拟热钢塑性成形的较好的模型材料;此文还讨论了用塑性泥进行实验时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最后介绍了用塑性泥模拟大型轴类锻件WHF法(宽砧强压法)锻造工艺的实例,并给出部分WHF法较好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在塑性成形理论的研究中,需要以实验作为基础,通过实验模拟某种条件和状态,以进行塑性变形规律的研究。而在塑性成形工艺的研究中,模拟实验应用得更多,这是因为某些塑性加工的条件相当严酷,例如高温、高压,重载,有的塑性成形件达到数百吨重,加工周期长,耗资大,难以在实物上进行加工工艺和变形规律的研究。无疑,模拟实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对塑性成形过程进行摸拟试验,是研究新工艺、发展新产品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已有可能利用计算机对塑性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但当实物尺寸较大时,理论计算的工作量显著增加。本文试图选取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对塑性成形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了圆柱体镦粗和平面应变镦粗两个实例,为扩大计算机模拟的应用范围,提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杯形件在常规反挤和积极摩擦反挤初始阶段的金属流动规律,采用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求出了等效应变场、应力场及冲头端面的压力分布,描述了变形初始阶段的塑性区扩展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用密栅云纹法和上限法所得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径向辗环的力能参数的计算方法。认为径向辗环是一种特殊的压力轧制,用上限理论导出了径向辗压力的计算公式;根据塑性变形中移位体积所消耗的能量导出了辗环扭矩的计算公式;用摩擦圆代换法导出了型槽侧面摩擦力矩的计算公式;以环件变形扩大产生塑性铰链的理论,导出了压力辊(抱辊)力矩;在综合分析各项力矩的基础上,给出了径向辗环电机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塑性加工参数优化研究中,有限元分析方法效率低,可靠性差,通用性不强等现状,将国际上著名的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与先进的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解法——改进的约束变尺度算法相结合,开发了一个可用于塑性加工参数优化的软件,并应用于轴类大锻件拔长工艺的V型砧形状角度优化.优化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它还表明改进的约束变尺度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可以搜索到工程全局最优解.文中所提出的曲线V型砧对圆形坯料具有较好的孔洞闭合效果.本系统的开发为塑性加工参数优化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有限元素法(FEM)计算板材在单轴和双轴加载条件下非均匀拉伸变形诱导压应力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施加横向拉力,实现双轴向拉伸,能明显减少诱导压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范围,从而抑制皱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超塑性圆环压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圆环压缩法对合金的超塑性变形特性进行研究的新方法。这一方法通过超塑性圆环压缩时的内孔半径的变化来显示合金超塑性的变形特性。经对两种材料(Zn—22%Al和5CrMnMo钢)的试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