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险预知活动有关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为失误是触发潜在危险因素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危险预知活动是控制人为失误的有效技术手段.简要介绍了危险预知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活动结果记录格式及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扼要说明了试点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2.
危险预知活动是由日本住友金属矿山公司和歌山冶炼厂于1973年首先提出来的,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因此很快在日本的各企业普及。日本东予冶炼厂在开展危险预知活动后,伤亡事故大幅度减少,直至事故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3.
根据金川公司铁路运输企业安全工作实际,提出安全“危险预知”活动的概念,同时介绍了开展危险预知活动的方法、内容、效果,指出“危险预知”活动是企业实现安全预防为主,自主管理的很好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企业生产经营在传统的安全管理基础上,逐步走上安全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一些企业在工作中,推行危险预知与安全评估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行危险辨识、预知、预测,分析和评估安全生产状况,为规避生产安全风险,择优选取安全对策措施方案.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广钢集团")通过开展危险预知、安全评估活动,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保护了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全面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素质,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与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煤矿隐患排查易被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它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上的缺陷等。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它随煤矿生产活动的进行而产生、发展。隐患虽然不是事故,但它可以导致事故,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忽视危险源而引发的血案屡见不鲜.危险源主要分为两类:施工生活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素属第二类危险源.  相似文献   

7.
吴华明  卓红 《安防科技》2004,(12):1-2,14
危险预知训练(KYT)方法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在预防事故、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八十年代末期被引入我国的部分企业。实践证明:KYT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控制各类事故发生、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等方面成效显著。下面介绍的是攀钢集团成都有限责任公司电炉炼钢厂在实施危险预知训练活动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安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通过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变环境不安全条件,预防事故、降低损失。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历年事故统计分析表明企业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作业操作过程中。理论上可以说“控制了生产作业的全过程,就控制了事故”。目前,由于我国企业总体的安全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企业控制事故的主要方法都是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手段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从事故形成的两大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看,要在物的条件差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事故,必须发动作业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加以预测和控制,并采取防范措施,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企业班组中开展伤害预知预警活动是减少事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全部管理体系中专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由企业自身对影响职工的安全和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确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和管理方案,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确保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这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上级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检查和事故的事后处理,而是一个事前的、动态循环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系统化的管理过程;是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管理目标,它和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一起,构成企业的全面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危险预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风险辨识方法,广泛地应用于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员工作业中。班前会要对本班的作业进行预知,清理检修作业要做出预案,科学地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真正体现了“我要安全”,对确保员工的安全作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危险预知的要求危险预知要实现一个目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耀华国投浮法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玻璃生产企业.近两年,公司全方位开展危险预知活动,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在本质安全方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著名国际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该理论揭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海洋钻井平台危险系数高、施工难度大、救逃生困难,发生事故将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如何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业是国发经济的支柱产业,亦是作业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行业之一,恶劣的作业环境、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以及随机潜在的不测因素,均构成对施工现场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无论是从工人施工作业的过程看,还是从安全事故的具体案例去分析,祸手不外乎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事故交叉理论,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各自为一条直线,如果这两条直线始终处于平行线状态,则不会发生事故;如果这两条直线的任一条线倾斜必然会与另一条线相交于一点,则该相交点便是事故.因此,如何控制并保持两条线平行而不相交即控制事故不发生,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能预知物的不安全因素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开展KYT 迈向零事故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于2006年10月与日本签订了“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能力建设”的合作协议,并以此为契机,学习日本企业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在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的危险预知训练(KYT)。我公司有幸成为首批“中日安全技术交流”仅有的两家中国试点企业之一,而其中公司氯厂的氯氢处理岗位则为公司开展KYT活动的首个试点岗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危险预知活动方法介绍,分析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3 坚持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一般指职工穿着规定的劳保用品,严格按规定的操作顺序、基准、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规定的作业,达到企业目标和预期效果的行为。标准化作业的内容有多方面,其中首要的是安全工作标准化,即事故灾害原因分析、危险预知训练、安全确认、安全诊断以及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船员不安全行为对船舶事故的影响程度,选取环境、身心状况等作为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假设关系,运用结构方程(SEM)构建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各变量之间的作用效应值.结果 表明:环境因素中工作氛围、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减少有正向影响,但工作氛围产生的效应更明显;身心状态中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减少有正向影响,两个因素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效应接近;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通过影响船员的身心状态间接影响船员的不安全行为.船员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对于船员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对增进船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管理是以传统管理为主 ,员工素质较低的情况下 ,简化开展班前危险预知活动 ,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辨识生产岗位危险隐患的能力 ,以达到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 ,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