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空调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它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我国的电力负荷。据统计,在国内部分大城市的高峰用电量中,空调就占了30%以上。由于空调能耗点主要集中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间区间内,夜间需求相对降低,从而造成了负荷差。造成了白天高峰电力不足,夜间低谷电力过剩的情况。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发展冰蓄冷空调技术成了现代空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有冰海区中的溢油行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冰海区中的溢油事故直接污染海洋环境。本文介绍了国外对溢油在有冰海区中行为的研究。研究表明,与温水中有很大的不同在于,结冰海区溢油行为与冰的密集度、冰厚及冰的类型等有关。本文学介绍了国内第一个为海洋管理服务的渤海有冰海区溢油行为数值计算模拟。  相似文献   

3.
由降解微生物的环境引种来对被污染的蓄水层进行生物补救,要求微生物存活的数量要相当大,并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和较大的去除范围,结合现场试验和建立微单元系统的实验研究评定实验室培养菌的这些能力,随后引种到污染蓄水层。凤蛾假单孢菌B13的活性细胞体可在污染带存活447天,但在原始蓄水层的死亡是非常快的。在蓄水层微单元系统中,B13和经基因工程产物的B13和衍生代FR120的存在,产生了对芳香族衍生化合  相似文献   

4.
郑秀亮 《环境》2013,(11):18-21
一边是不断加大的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另一边则是北京、湖南、东三省等地持续多日雾霾围城,事实再一次向公众警示,雾霾这个顽疾仍在持续恶化,除霾之路道阻且长。  相似文献   

5.
有冰海区溢油清理技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有冰海区溢油行为的特点,中国海水监测、海冰数字预报和冰区溢油监测、溢油行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介绍了有冰海区溢油的清除技术,并提出今后有冰海区溢油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结合近几十年来渤海沿岸海洋站的实测冰厚资料,利用冻冰融冰度日法对无冰厚有气温资料年份的海冰厚度进行了推算。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论证,发现该方法在渤海冰适用性方面还存在几点需说明的问题,即渤海海冰的特殊性局限了它的应用范围。本文介绍对这些问题的一点初浅认识,供有关人员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7.
渤海平整冰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划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结构泊海冰设计标准,将渤海已划分成九个设计区。本文介绍了某些渤海平整冰单轴抗压强度的经验公式。并从晶体结构方面分析了各经验公式之间的差别,考虑到晶体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半经验公式用于计算设计强度。在寒潮最低气气温持续期间内、平整冰内存在稳定的热流传热条件。因此可利用传热量计算公式推算出冰盖平均冰温。根据各海区历最低气温的平均值和最低值,结合不同重现期的设计冰厚,文中介绍和推荐了各海区设计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新近建成了一座小型冰水池(SIMB),用于冰相关的基础研究,诸如冰模拟、冰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冰与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等。该冰水池主尺度为8 m(长)×2 m(宽)×1 m(深)。模型冰为低浓度氯化钠水溶液冷冻制作而成的柱状盐冰。制冷系统可精确地控制室内降温、冷冻和回温过程,制冰过程伴有冰晶播撒和微气泡控制。对一系列模型冰物理和力学性能的测量及微观结构的观测,验证了小型冰水池设计满足功能要求,为冰相关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Azalea 《环境》2005,(3):98-99
亘古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探讨生命这个话题一一源地,时间,环境。各种版本,各种说法,充分显示了人类对生命探索无尽的热情。春去春又回。又到万物苏醒的季节,就让我们分一颗心的几分之一,在寒冷的冰川环境里走一遭,看看那个极湍环境里,曾经上演过几个有关生命的故事,又是以何种姿态出现。在这个春天里,这或许会带给你另一种生命形式的惊奇与震撼。  相似文献   

10.
本溢油预报微机系统针对渤海冰区。文中叙述了系统的结构,冰区溢油模拟方法及输入/输出的形式。除了溢油的时间、地点、溢油量等数据,用户还需输入风场条件和冰场初始条件。该具有特征;模拟瞬时或连续溢油源、动态图形输出显示油膜的分布及质心轨迹,界面友好、易于 、运算快速且有效、该系统可用于同事故发生时进行清除决策并对于可能溢油情形进行环境监评价。  相似文献   

11.
海冰与孤立桩柱碰撞破碎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辽东湾冰原冰与孤立桩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高速率下冰原冰的非开裂挤压脆性破坏过程特点,将整个冰与桩柱相互作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通过一些适当的简化和假设,提出了这三个不同阶段孤立桩前冰的破碎过程模型,利用此破碎过程模型结合相应的力学模式计算冰与桩柱相互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实测资料与模拟计算值比较,其结果符合较好,因此该破碎过程模型具有较好的可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北极冰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北极冰主要化学元素的浓度分布及其变化,在测定的31种成分中,高于仪器检测限的10种元素B,Mg,V,As,Rb,SDr,Ca,K,S,Na的硬度被用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区,元素浓度相对稳定,不同地区浓度有较大差异。元素浓度与纬度关系的相关分析显示,随纬度增加,各元素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对黄河口低盐度海冰和黄河冰水平试样进行了系列抗压强度试验。由应力一应变曲线分析了半强正切模量Ec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冰韧脆过渡区对应不同的应变率范围;在试验的温度范围,过渡区抗压强度σc1max和σc2max的量值接近,与辽东湾东部海冰强度相比有明显差别;Ec随应变率的变化以及过渡区Ec随温度的变化具有规律性。获得的两种冰抗压强度经验公式和半强正切模量经验公式可用于胜利油田滨海  相似文献   

14.
辽东湾多层重叠冰单层厚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层重叠冰是辽东湾海冰中特有的一种冰类型,它是海洋环境动力作用的产物,本文用力学观点阐明多层重叠冰的形成机制,介绍了弹性板壳压曲破坏模型。全文包括辽东湾冰厚特点,以辽东湾海冰力学性质参数为依据的分析计算结果和结合多年海冰调查结果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当水温低于10℃时,常规生化法中的微生物活性迅速下降,水处理效果急剧下降。研究分离出冷适应微生物用于低温生活污水的处理。实验证明北方地区市政下水道里的沉淀物中存在着耐冷细菌,它们均能在10℃以下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覆冰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综合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采用西南地区(95°~110°E,25°~35°N)9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逐日气象要素资料,应用模糊信息分配方法对西南地区形成覆冰的主要气象要素配置进行研究。以连续覆冰日数为主,建立了该地区满足气象条件的覆冰综合评估指数。结果表明,当同时满足地面日最低气温在-10~1 ℃,相对湿度≥80%,日照时数≤2 h这3个条件时,最易发生电线覆冰现象。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以及云贵高原大部为电线覆冰最为严重的地方,且覆冰灾害有非常显著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细粒酒精模型冰的特征长度和变形模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描述了细粒酒精模型冰特征长放和变形模量的测试理论基础和方法,给出了实际测量结果并该对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简述了试验过程中发生蠕变的事实并给出最佳试验的砝码质量和试验国外还给出了特征长度,变形模量与冰密度和未冻液体含量的试验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斜面结构上二维冰力计算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模型冰进行45°、60°、75°斜面墙冰作用力模拟实验装置、安装和结果,描述了冰排在不同倾角结构前的冰排破碎过程,以45°倾角结构的水平和垂直冰力-时间曲线分析作用力过程,并统计了各实验的冰力特征值。利用这些实测冰力与二维理论计算冰力的比较阐明该理论模型在浅水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并用水平冰力同垂直冰力比值分析碎冰堆积对冰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97-09-1997-10间在 区达索普冰川采集的4类水样(表层雪、同河水和河水)的实一区各类水体PH值的大小顺序为:河水〉冰面河水〉冰塔冰〉表层雪,表层雪和冰面不所测的阴离子中以NO3为最大,而冰塔冰高档商品吕以Cl最大;阳离子总量升高而增大,表层雪的电导率,Na、Cl^-、所测的阴、阳离子总量和SO4^2-与海拔高度都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  相似文献   

20.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汞含量较常规的双硫腙法灵敏度,准确度都高,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检测手段,但由于汞易挥发、易被器壁吸附,在分析过程中较难控制,通过样口的消化,加固定剂以及控制操作条件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