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综合考虑安装系统的隔振效率、振型解耦、机翼柔性等因素影响的涡桨发动机安装系统隔振设计方法。方法首先对二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理论推导,得出机翼柔性在安装系统隔振分析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将弹性中心理论应用于发动机安装系统设计中,获得双平面五点式安装系统主要设计变量的优选参数。为分析柔性机翼对该设计过程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安装系统的刚柔混合计算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机翼阻尼对高频共振响应影响较大,垂向刚度比大于2时,安装系统取得较好的减振效果。结论综合考虑机翼柔性及振动解耦等因素的发动机安装系统隔振设计方法可以为航空发动机安装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某型涡桨发动机安装系统中存在的振动耦合。方法在ADAMS中建立该涡桨发动机安装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发动机安装系统模态频率及侧向、垂向模态对应的振动解耦率为优化条件,通过ADAMS/insight模块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刚度优化。结果通过优化,发动机安装系统侧向模态频率为8.03 Hz,垂向模态频率为28.23Hz,满足隔振要求。侧向、偏航、俯仰模态实现了振动解耦,解耦率均在97%以上。由于主隔振器结构特点,垂向、航向、滚转模态仍存在振动耦合,可考虑改变主隔振器结构以降低该振动耦合。结论所述方法可提高涡桨发动机安装系统的振动解耦率,降低安装系统的刚度设计难度,进而提高涡桨发动机安装系统的隔振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金属橡胶隔振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和机理。方法建立该金属橡胶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平均法推导出系统的自由振动运动方程和在简谐激励下的受迫振动幅频响应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影响隔振系统位移传递率的因素。随后设计一种结构紧凑的金属橡胶隔振器,通过静压试验得到加载卸载迟滞回线,利用拟合方法建立金属橡胶的指数型刚度模型。该模型在相同拟合效果下参数较少,将指数型非线性刚度模型代入到振动方程中进行求解,得到理论幅频响应曲线。同时,进行金属橡胶隔振系统的正弦扫频试验,得到不同振动幅值下的实测传递率幅频响应,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拟合参数与系统的振动特性相关,拟合参数k_(1)越大,系统共振频率越低,拟合参数k_(2)越大,系统共振频率越高。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共振频率的误差最大为2.1%,放大倍数最大误差为17.1%。该理论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隔振系统的共振频率、共振放大倍数以及非线性振动的跳跃现象。结论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通过金属橡胶隔振器的静压试验数据预估出金属橡胶隔振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对于金属橡胶隔振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魏斌 《环境工程》2012,(Z1):131-133
在建筑工程中管道系统作为介质输送的必备条件,虽然管道自身不会产生振动,但是管道在与相关振动设备连接时则变成了传递振动的"振桥",在隔振设计时经常被忽视。本文主要讲述了冷冻机房内水管路吊挂,落地安装及通风系统中风管吊装时的几种减振降噪做法,还包括了经常被大家忽视的管道穿墙隔振的做法,分别通过添加弹簧减振器、弹簧吊架、橡胶减振垫、橡胶挠性接管、金属软管、波纹管补偿器等减振器材,使得振源通过管道产生振动的传导大大降低,并且记述了一些减振设备在安装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在噪声治理工程中应用二次隔振降低固体传声,可以起到较理想的隔振效果。二次隔振系统固有频率低,可以隔绝低频振动。对制冷系统的压缩机组进行二次隔振,取得了满意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机载设备典型U型谱环境下的抗振性能。方法采用数值法分析典型U型谱的隔振响应分析,确定隔振系统参数,设计隔振系统的刚度和阻尼,最后通过试验验证隔振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结果通过分析确定了给定典型U型谱的隔振设计最佳固有频率段为70~130 Hz,完成了某机载设备用隔振器的载荷计算,刚度和阻尼设计,并用试验验证了隔振器的性能及耐久性能。结论所设计的隔振系统满足该机载设备隔振安装的性能和振动耐久性要求,有效地提高了机载设备在U型振动谱环境下的抗振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准确制定飞机发动机影响区设备的可靠性试验剖面,提出一种可靠性试验剖面设计方法.方法 结合飞机发动机影响区设备的振动"宽带随机信号叠加窄带尖峰信号"的特点,采用工程截取等效法对实测振动数据分析归纳,得到振动试验谱.然后根据振动应力简化原则和飞机典型任务状态的持续时间及其占整个任务剖面的时间比例得到振动应力条件,并合成可靠性试验剖面.结果 使用此方法对某飞机发动机影响区设备的振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飞机发动机影响区设备的可靠性试验剖面.结论 提出的工程截取等效法非常适合发动机影响区设备振动信号的分离和归纳;提出的可靠性试验剖面设计方法,为飞机发动机影响区设备的可靠性剖面设计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对飞机发动机影响区域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化民  彭守礼 《环境科技》2004,17(4):30-31,34
由膜和板自由振动的理论分析,可以证明布质或软橡胶质制造的连接管比普通金属刚性管隔振降噪效果提高10-20dB以上。但在设计手册及现有的书刊中未见有量化设计和运用技巧方面的介绍。软连接一般存在透声问题.只要合理运用也可化害为利。这取决于对安装位置和尺量的合理选择。当选择利用其透声时,管长L应不小于管径d;如需避免其透声时,应取L≤d/4。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振动对光电设备成像的影响和无角位移隔振设计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机载光电设备的隔振设计方法和技术。提出角振动较线振动对光电吊舱成像质量的影响大,光电吊舱隔振设计需重点考虑降低角振动问题。引起设备角振动的重要因素为光电设备的质心与隔振系统的刚度中心相偏离,以及各隔振器之间的刚度和阻尼不匹配,隔振系统设计时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浮置式减振措施的减振降噪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轨道交通地下隧道振动传播特征出发,说明了地下振动的传播规律,并给出了不同埋深条件下地下振动影响范围的经验公式;结合地下振动激发频率特征的分析,对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的合理评价量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Z计权减振效果评价量将获得与实际应用效果一致的降噪效果。结合两种浮置式减振措施减振降噪效果的实测,指出浮置板道床的减振效果应采用安装减振垫浮置板道床前后桥面的Z振级差来评价,而不宜采用轨面与桥梁直接的振级落差来评价。对橡胶减振垫以及钢弹簧浮置板的实测减振降噪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升隔振装置的隔振性能,研发具有优良隔振性能的隔振装置。方法在20~1600 Hz频段内,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新型复合隔振器隔振装置进行谐响应分析,并进行整体隔振试验,得出隔振装置在外激励下频域上的振动响应。结果对比分析有限元仿真结果与隔振试验数据,在20~80 Hz内,振级落差大于15 dB,在200~1600 Hz上,振级落差也在24 dB以上,在200~1000 Hz上加速度振级落差仿真和实验的RMS值分别为36.6 dB和38.9 dB,结论该复合式隔振器隔振装置具有优良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12.
某机载军用加固液晶显示器的振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型机载军用加固液晶显示器在随机振动试验条件下出现的故障,进行了故障定位和失效机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故障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用硅橡胶减振器代替失效的异戊橡胶减振器),通过试验验证,证明该措施显著提高了该显示器的振动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大尺寸液体火箭发动机机架振动试验加载装置,使该型号发动机机架可顺利完成振动试验考核。方法在满足连接强度基础上,合理设计加载装置的加强筋等结构的布局,并通过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加载装置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加载装置一阶固有频率。结果设计完成了振动试验加载装置,并在该型号机架振动试验中得到了工程应用。结论加载装置一阶固有频率较高,完全满足振动试验加载要求。  相似文献   

14.
飞机飞行振动预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飞机飞行振动的主要来源和特征,分析了传统预计方法的不足,针对飞机飞行振动与高度、马赫数和攻角等飞行参数呈非线性关系的特点,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行振动预计新技术,建立了预计模型,通过8组建模样本训练网络,确定了预计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值。预计结果和实测飞机飞行振动信号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预计精度高,验证了BP神经网络预计飞机飞行振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某飞行器出现故障时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为故障定位提供依据.方法 将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 应用于飞行振动信号分析,通过计算故障振动信号和正常振动信号的短时傅立叶变换谱,获取两者之间的不同时频特征.通过分析包括发动机工作、外部气动激励、设备工作、电气干扰在内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时频变化特征,与故障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