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70年4月13日傍晚,正在飞行的美国阿波罗13号太空飞船内的一个氧气舱发生了强烈的爆炸.这是美国第三次执行登月飞行,尽管在飞行前宇航员们已经接受了如何在异常情况下保持冷静的训练,可他们仍然遇到了最险恶的"太空瘫痪".30多年后,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九死一生》,记录下了当时的险情.  相似文献   

2.
罗海生 《劳动保护》2010,(8):106-107
近期广西相继发生2起氧气爆炸引起火灾的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氧气瓶爆炸燃烧等原因的分析,提出消防应急处置此类事故的措施及预防对策。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压力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2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他气瓶。在压力容器燃爆事故中,氧气瓶的燃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29日16:45,深圳东部华侨城"太空迷航"娱乐项目发生一起事故,12个质量达几吨的飞行舱,在高速转动中飞脱,从十多米高处急速坠下,并不断相撞。事故造成了6人死亡,10人受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军事强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太空已经成为继陆、海、空之外的必争之地。2019年12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2020年国防授权法案》,并表示“今天是一个里程碑式成就,我们正式成立了我们的部队——美国太空军”。在签署国防授权法案时,特朗普说:“太空是世界上最新的战斗领域。”“太空军将帮助我们阻吓进犯而且掌控绝对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3日公布了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2·14”矿难的调查报告,这起死亡214人的特大事故被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认定为责任事故。又是一起责任事故,酿成如此惨祸。人们不禁要问,安全制度越来越健全,怎么就是落实不到位?“领导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贯彻?“受害者也是肇事者”的可悲局面,何时才能扭转?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探究孙家湾矿难,第一个关键问题是:瓦斯爆炸是怎么发生的?井下瓦斯爆炸有3个必要条件:有氧气、瓦斯浓度超限、有火源。其中后两点是要害。在此次事故中,瓦斯大量涌出与事前发生的里…  相似文献   

6.
<正>2005年3月23日13时20分,BP(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德克萨斯炼油厂的一个正在开工的异构化装置发生了一系列猛烈的爆炸。爆炸造成15人死亡,180人受伤,在爆炸现场的工艺泄放烟囱旁边当时放置了一些检修用的可移动拖车,这些死伤人员中的大多数当时都是在拖车的里面和外面。爆炸冲击波摧毁了附近的50个大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结构形式对燃气爆炸超压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改变燃气舱高度,通风分区长度和局部开口大小,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燃气爆炸超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冲击波传播速度随燃气舱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超压峰值曲线由“驼峰状”逐渐变为两端高中间低的“盆形”,爆炸过程产生的最大超压与高度成反比关系。超压峰值在340 m处接近0 kPa,延长通风分区并不会增加超压峰值,可以在考虑防火的要求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通风分区的长度。局部开口的存在使得爆炸气流能够自由泄压,超压峰值与开口的大小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姬永兴 《劳动保护》2011,(10):74-75
自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发射至2011年的30年间,航天飞机为人类提供了探索太空奥秘的一种运载方式,为人类宇航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改进下一代航天器的研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经验。但是,在美国航天飞机迎来首次执行任务30周年之际,美国宇航局却宣布,2011年6月,“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完成最后一次飞行,这标志着美国的航天飞机全部退役。至此,美国的航天飞机时代将宣告终结。  相似文献   

9.
粉尘爆炸是面粉加工业的一大危害。面粉粉尘,是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动力的影响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由于它是一种可燃性物质,研磨成细小颗粒后,表面积增大,当它与氧气均匀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有火种,就会强烈燃烧、迅速蔓延。由于燃烧的气体和热量不能很快消散而又有效的传播给附近的粉尘,使这些粉尘也迅速燃烧起来。随着温度不断的升高,导致局部压力越来越高,就发生了爆炸。此过程是在瞬间连续不断进行的。 面粉粉尘爆炸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粉尘达到一定浓度。一般面粉粉尘爆炸浓度下限为9.7克/立方米。二是有足够的氧气,即粉尘与氧…  相似文献   

10.
氧气在冶金工业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冶炼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可以除去杂质,提高炉温,缩短冶炼时间,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但氧气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与其他可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易产生剧烈爆炸。一旦发生氧气管网爆炸,其后果不堪设想。例如,1980年4月24日某氧气厂φ400mm阀门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氧气着火爆炸事故,操作阀门的三名工人当场被炸死,阀门前后和相邻的氧气管道、设备被严重烧坏。  相似文献   

11.
昆山发生的这起震惊全国的粉尘爆炸,和之前的不少安全事故一样,闪现着“人祸”的影子,但它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间,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由于诸多的“特殊”,昆山爆炸仿佛一个强烈的符号与隐喻,给我们这个发展的时代提出四大警示。用生命和鲜血浇筑的警示,最大的悲悯和哀悼就是吸取教训、弥补短板,让未来不再有相似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2.
氧气输送一般采用碳素钢管道,开启阀门操作时,管道燃烧爆炸事故国内外屡有发生。氧气管道燃烧爆炸是个极其复杂的变化过程,以致事故后很难确定其发生原因和制订防范措施。本文从气体动力学,热力学和摩擦理论出发,对氧气管道开阀瞬间发生燃烧爆炸的原因作一简略分析。考虑到其过程发生于瞬间,为便于分析,按绝热过程处理。一、概述由于氧气存在,尤其在高压条件下,许多物质可由非燃物变为可燃物。铁在氧气中  相似文献   

13.
焊(割)炬是气焊(割)工的基本工具。焊(割)工在作业过程中,借助焊(割)炬的气阀调节乙炔和氧气的合适比例,以便焊(割)金属工件。氧气本身不燃烧,它是一种活泼的助燃气体。乙炔具有可燃性和爆炸性,自燃点温度为480℃,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为428℃,爆炸危险度为53.7,最大爆炸压力为10.01MPa,与氧气、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分别为2.8%~93%和 2.2%~81%,遇火星即会爆炸,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焊(割)工在作业过程中,若不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就会发生事故。例如:  相似文献   

14.
郑敬东 《安全》2003,24(5):34-34
1 安徽芦岭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说明什么 今年5月13日,安徽芦岭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86人死亡。媒体评论说,按照我国目前瓦斯防治能力,国有大型煤矿完全具备避免瓦斯爆炸的技术和能力,而且,该矿去年4月就曾经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3人死亡。如果该矿能够真正从那次事故中吸取教训,把瓦斯防范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该矿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那么,最重要的“漏洞”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气焊与气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氧气胶管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是: 1.由于误将乙炔胶管当作氧气胶管使用等原因,使氧气胶管内形成乙炔-氧气混合气。 2.氧气胶管内沾有油脂。 3.采用代用胶管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或因磨损、硬伤、腐蚀及老化等原因,使氧气胶管的强度降低。 4.氧气表因发生故障而失去减压和调压作用,使高压(若氧气表发生着火事故时,还会产生高温)直接作用于氧气胶管上。 5.由于高速气流引起静电火花。 6.操作时发生回火引起爆炸。一般说来,氧气胶管的压力通常是高于乙炔胶管的,所以气焊或气割发生回火倒入氧气胶管而引起燃爆的可能性较…  相似文献   

16.
氧气在管道中高速流动的状态下,由于剧烈冲刷或产生静电火花,一旦与沾有油污的管件接触,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严格清除氧气管道或部件的油污,是氧气厂安全生产重要的一环。 几年来,我厂在接触氧气的管道及部件的脱脂处理和检验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点滴经验,同时也杜绝了氧气着火爆炸事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全国陆续发生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大连“9·10”燃气爆炸事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10·21”较大管道燃气泄漏爆炸事故、大连瓦房店市“10·24”燃气闪爆事故等多起影响较大的管道燃气爆炸(闪爆)事故,造成近百人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全国陆续发生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大连“9·10”燃气爆炸事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10·21”较大管道燃气泄漏爆炸事故、大连瓦房店市“10·24”燃气闪爆事故等多起影响较大的管道燃气爆炸(闪爆)事故,造成近百人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9.
分析总结了氧气钢瓶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的原因。针对2009年某市发生的一起氧气瓶内含油脂爆炸事故,系统分析了国内曾经发生的几次因油脂导致气瓶爆炸事故。油脂进入到氧气瓶内大都是由于误操作。油脂与高压纯氧接触会发生剧烈的自燃氧化放热,使瓶内的氧气迅速升温升压,超出气瓶承压极限导致爆炸破裂。分析比较发现由油脂导致的气瓶爆炸,其破坏程度不如混入可燃气体导致的气瓶爆炸剧烈,一般不是粉碎性爆炸。在正常的充氧过程中,氧气瓶温度会升高,采用变质量热力学中的方法,计算说明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氧气温度的具体变化。充氧温度计算为充氧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如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地控制和预防。由现场压力表可知氧气瓶在充装至12MPa时发生爆炸,而氧气瓶最小爆炸压力为37.6MPa,油脂燃烧放热,计算可知致使钢瓶爆炸破裂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为66.4-79.6g。不同的充装压力下发生爆炸,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不同,充装压力越高,爆炸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越少。  相似文献   

20.
为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航天服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也称宇宙服、宇航服,是航天员在飞船发射、交会对接、舱外活动、轨道降压应急及返回再入时所穿用的特殊服装,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它一般由压力服、头盔、手套和靴子等组成,它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救生设备。从功能上看,航天服有舱内航天服、舱外航天服及抗水浸防寒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