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660WM机组电除尘器的设计要求,对电除尘器内气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计算中选择SIMPLE方法求解三维雷诺平均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电除尘器两室流量分配还是第一电场进口断面气流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数值计算结果可以指导电除尘器设计与模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电除尘器电场特性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值分析是研究电除尘器电场特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电除尘器电极配置的设计选型以及提高其供电控制水平。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求解电晕电场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法对RS线的电晕电场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电除尘器中粒子沉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准确地描述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电场中的浓度分布,文章在现有电除尘器粉尘粒子沉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影响因子的概念对改进的三维数学模型及其除尘效率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到了不同精度下的除尘效率估算式和相应参数的估算方法。针对细粉尘,结合实验数据,得到预测其除尘效率时可以忽略竖直方向浓度变化,公式η=1-(e-1)e-al/fvω可以在无特殊边界条件下进行效率估算。这些为电除尘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EPA)电除尘技术的研究发展主要集中在改善电除尘器的性能,改进电除尘器的操作。特别是解决高比电阻灰尘和反电晕问题;减小除尘器的尺寸,降低成本;提高有烟气脱硫系统的电除尘器的运行性能;研制既能除尘又可脱硫的综合电除尘器及发展性能和成本数学模型等方面。有些关键项目已有工业应用的可能性,如大直径电晕电极、多级式电除尘器、E—SOX流程。本文摘要介绍EPA对上述三种有工业应用前途的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300MW机组的电-袋除尘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机理的研究,建立烟气参数模型、电除尘器本体结构参数模型、电除尘器运行性能参数模型、袋式除尘器本体结构参数、袋式除尘器运行性能参数模型、电-袋除尘器总除尘效率等一系列相应的仿真数学模型。并在仿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运行仿真软件,可以对系统运行、维护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低低温电除尘器灰硫比计算及中国煤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是电除尘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改善电除尘器对煤种的适应性,还可除去烟气中大部分的SO3,已经成为日本燃煤电厂烟气治理的主流。烟气的灰硫比(D/S)是低低温电除尘器选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电除尘器是否会受到低温腐蚀的评判标准。对烟气灰硫比的定义,计算公式的推导,中国几种代表性煤种的灰硫比,以及灰硫比与腐蚀和提效幅度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为我国低低温电除尘器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300 MW机组的电-袋除尘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机理的研究,建立烟气参数模型、电除尘器本体结构参数模型、电除尘器运行性能参数模型、袋式除尘器本体结构参数、袋式除尘器运行性能参数模型、电-袋除尘器总除尘效率等一系列相应的仿真数学模型.并在仿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运行仿真软件,可以对系统运行、维护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海红  雷洋  谢永平 《环境工程》2014,32(10):148-151
对高海拔地区大容量火电机组除尘器选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针对高海拔地区的特性及其对除尘器的特殊要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青海某高海拔地区2×660 MW火电机组为例,对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电袋复合式除尘器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对比,研究认为新技术的加入为电除尘器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在煤质、灰分适宜或通过新技术降低烟尘比电阻后适宜的情况下,高海拔地区火电机组可优先选择电除尘器。  相似文献   

9.
沈家栋  赵海宝 《环境工程》2016,34(11):68-71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可有效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常规电除尘器实现"超低排放"的最佳提效改造方式之一。介绍了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特点,提出了常规电除尘器进行低低温改造前需要进行的方案选型和技术参数计算,包括酸露点、入口烟气温度、灰硫比、低温腐蚀控制、提效幅度评判。提出了常规电除尘器具体的低低温改造方法,以及低低温改造与"移动电极"或"小分区"技术结合的综合改造技术,并分析了相应的工程改造案例。为常规电除尘器提效改造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除尘器的优化选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除尘器优化选型的模糊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1.
X770.1 9602396现有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系统改造/樊凯(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中国能源/国家计委·中科院能源研究所一1995,(11)一15~18 环信TK一3 介绍了河门口发电厂除尘改造工程的成功经验。在电除尘设备选型上,采用国内电厂广泛使用的卧式电除尘器。其中收尘集采用C型板;阴极线采用RS芒刺线;根据该电厂粉煤灰比电阻相对较高的特点,极板采用宽极间距,同极间距400mm,电除尘器灰斗采用蒸汽保温,以避免灰斗内粉尘结块。为保证用灰部门对粉煤灰的要求,设计上从两方面进行控制。一是电除尘器本体积结构满足二、三电场收下的粉煤灰品质达到…  相似文献   

12.
高光前  党小庆  丁磊  黄准  李世杰 《环境工程》2018,36(12):145-150
电除尘器电场性能优劣是影响电除尘器收尘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有限元法得出4种放电极(平齿线、90°齿线、十齿线、加强型RS线)与横置极板匹配时其电位与场强的空间分布,通过实验测量90°齿线分别与横置极板和C480板匹配时的极板表面电流密度的大小及分布,以板电流密度平均值和板电流密度几何标准差为电极配置电场性能的评价指标,对电除尘器不同电极配置参数下其电场性能优劣进行研究,通过调整电极配置几何参数以优化电场性能,为横置极板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迟志勇 《环境工程》2007,25(2):49-51
叙述某烧结厂3套烧结机尾及整粒除尘系统的电除尘器改造为长袋低压脉冲除尘器的设计及工程实例。介绍原电除尘器存在的缺陷、“电改袋”具体措施、主要设备选型以及除尘系统运行数据测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除尘系统可靠运行已2年,各项技术指标始终保持优良状态。  相似文献   

14.
邵光宗 《上海环境科学》1992,11(11):56-57,31
1 前言自80年代初起,我国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净化就逐步使用了电除尘器,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70年代,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费用条件,我国电厂锅炉烟气净化一般采用“C”型旋风除尘器和其他类型除尘器。这些除尘设备在当时发挥了应有作用。目前,其运行已有20余年,设备陈旧,有的已损坏。即使在原基础上修复,也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因此,用户迫切需要彻底改造,并以电除尘器作为改造目标。这种改造工程的特点,可减少停发电的损失,改造时间短,不需搞新的土建,在原安装“C”型旋风除尘器土建上安装电除尘器。本文结合淮南田家庵电厂“C”型旋风除尘器改造成电除尘器的设计实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容积设计法,并予以比较和探讨。 2 电除尘器的容积设计法电除尘器的选型与设计,主要依据用户的生产工艺、产生的各种烟气参数以及用户要求。 2.1 收尘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说明湿式电除尘器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湿式电除尘器控制系统的组成,并重点介绍了水处理系统等的设计,同时介绍了湿式电除尘器控制系统在国华惠州电厂的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半个世纪以来,电除尘器的计算理论已经有了许多发展和专题论著。但是,由于影响电除尘器效能的因素很多,计算过程复杂,以致成为系统计算的一大障碍。目前人们往往略去某些环节,只作些简化假定后的粗略计算,并据此进行电除尘器性能的评价,因而片面性大,可靠性差。 近年来,国内外瞩望于使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电除尘器的结构及其除尘效率,以求进一步推动电除尘器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发展者,已不乏其人,1975年J.P.Gooch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污水处理工艺提标改造的效能测试和模型分析方法,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对其效能进行测试分析,并提出提标改造建议。通过数据回溯和沿程测试分析了污染物时空变化趋势,评估了功能区的实际效能;通过污泥活性测试评估了硝化、反硝化和释磷过程速率和潜力。采用数学模型研究水质达标的影响因素和设计运行参数,并提出运行优化及工程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200种煤种中的Sar、Aar及飞灰中的Na_2O、Fe_2O_3、Al_2O_3、SiO_2、Li_2O、CaO、MgO成分进行统计及分析,测定了飞灰样品的实验室比电阻值,并计算各煤种的表观驱进速度值,且根据典型样品的数据对比,发现实验室比电阻值与表观驱进速度值呈正相关。给出了电除尘器对煤种的除尘难易性评价方法,根据除尘难易性不同,可分为一般、较易和较难3种情况,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及选型程序分析,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电除尘器选型参数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9.
对横向极板电除尘器内二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流场模拟采用k-ε双方程模型,计算采用SIMPLE算法。利用有限体积法对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前处理软件GAMBIT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内部流场随入口流速的增加,湍动性增加,阻力损失也会增大。  相似文献   

20.
水质模型的科学性是其方法论上的重要问题,对数学模型科学性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本研究在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水质模型科学性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发展。研究认为,数学模型不是现实情况的简单复制,因此同时存在着机理性和经验性;数学模型的复杂程度应与能够获得的数据相对应,才能尽可能取得比较准确的预测结果;模型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而模型的最终相似性为数学模型应用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对数学模型科学性的客观理解,将更好地指导水质模型在环境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