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4810工厂利用“反烧法”的原理,采用纹车送煤,“反”法燃烧,机械送风的方法,将原来的60米~3砂型烘干窑张造成了81米~3砂型烘干窑,经过五个月28个炉次的运行,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都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手烧锅炉产生黑烟的原因以及消除黑烟的途径。阐述了明火反烧法的原理以及改炉和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明火反烧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惠荣 《陕西环境》1995,2(1):28-30
在我国的冶金,机械等行业,工业炉窑数量多,种类杂,多以煤为燃料,以人工层燃为燃烧方式,由于其装备水平低,技术落后,故耗煤多,污染大,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需要,而科学地改变燃烧工艺却能创造良好的燃烧条件,使可能造成的可燃物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煤耗,从根本上解决消烟除尘问题,其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佳,明火反烧技术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的燃烧工艺。  相似文献   

4.
燃烧炉窑传统的烧煤方法是把煤放在底火上面,断续加煤的燃烧过程。而反烧法却是先把定量的煤放入燃烧室炉床上,形成一个较厚煤层,然后,在煤层上面置放火源点火燃烧,整个燃烧过程处于连续进行中。反烧法是从简易煤气炉的操作中发现的,它具有如下优点: 1.消烟除尘效果显著,实测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手烧工业窑炉烟气的除尘一直是个老大难,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明火反烧法”。由于这种方法不是对已产生的含尘烟气进行净化,而是使燃料在燃烧时很少产生烟尘,因而比较经济有效。目前,“明火反烧法”有两种;一种是“螺旋加煤连续反烧法”;一种是“一次性加煤原煤层反烧法”。前一种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由于炉篦面积、黑芯、操作条件差等缺点,发展较慢。后一种反烧法进展很大,但由于只能一次性加煤,煤种要求严,出渣不方便等,出只适用于燃煤量低的炉窑。为了寻找一条适合我厂条件的新途径,进一步扩大反烧法的应用范围,我们开始在面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煤直接液化残渣(液化渣)燃烧处置技术的可行性和环境安全性,采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液化渣、煤和掺烧物料的燃烧特性,并且通过管式炉模拟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掺烧过程中苯系物的排放特征. 结果表明:煤和液化渣的燃烧特性及二者在燃烧过程中苯系物的排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液化渣主要失重过程的温度区间为560~820 ℃,明显高于煤的主要失重过程温度区间(230~625 ℃). 从燃烧过程苯系物的排放规律上看,液化渣在700 ℃燃烧时苯系物排放量达到最大值,明显高于煤的燃烧温度(500 ℃). 2种物料由于燃烧特性的差异,在掺烧过程中相互影响,使得掺烧过程苯系物的排放规律发生变化. 掺烧物料在500 ℃下燃烧的苯系物排放量为23.5 mg/kg,远小于燃烧理论值;而当温度高于700 ℃,苯系物排放量为172.6 mg/kg,远大于燃烧理论值. 总体上看,液化渣无论是单独燃烧还是掺烧,低温条件下其燃烧过程中苯系物排放量远大于高温(≥850 ℃)条件下,因此液化渣的燃烧处置或燃料化利用应选择高温炉型.   相似文献   

7.
熊辉 《环境与开发》1995,10(2):16-18,22
从分析手烧锅炉的燃烧特性出发,根据近几年的实际研究经验,设计出一种全新结构的手烧炉烟尘除尘器,该除尘器能较好地解决手烧炉烟尘阵发性排放难治理问题,经过采用该除尘器处理后的烟尘测试分析,完全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小型沉降炉上开展了氨、煤单独燃烧以及掺混燃烧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探究了氨煤掺烧的NO生成特性、中间反应过程及氨氮转化行为。结果表明,氨煤掺烧工况下的NO生成浓度远高于氨、煤单烧工况,且高于氨、煤单烧工况总和。掺氨比例为45%(热量比值,下同)时,氨煤掺烧NO排放比氨、煤单烧之和提高70.17%;而掺氨比例不变、燃料质量变为2倍后则提高79.36%,说明煤粉与氨掺烧后会导致NO排放升高。模拟结果表明,掺氨后反应器内NO浓度有一个快速增大阶段,此时氨开始氧化生成NO。氨氧化反应与氨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由于氨氧化速率始终高于氨还原速率,导致NO浓度升高。氨煤掺烧后,氨燃烧相关反应平均反应速率峰值增大,峰值出现位置提前,促进了氨氮向NO转化。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本市一些企事业单位,将0.5吨的小型立式锅炉炉排下落,增加炉膛容积,从炉排下部鼓风,一次性的加一定量的煤,从煤层上面点火燃烧(即反烧法),收到了消烟、除尘、省煤的良好效果。以重庆火车站为例,从1980年8月将0.5吨立式锅炉改为反烧法后,一直坚持使用。经有关部门测定,烟尘浓度255mg/m~3,烟尘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洗衣粉在手烧锅炉烟尘治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辉 《环境与开发》2000,15(4):36-36
本文对手烧锅炉燃烧时产生的黑烟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介绍了向湿法除尘器里添加洗衣粉的消烟除尘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工况运行的20t/h链条炉中进行了掺烧固硫剂来实现炉内固硫的生产试验,试验中研究了固硫剂的粒度,掺烧比等因素对固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际运行的链条炉中,根据燃烧含硫量的大小,掺烧适当比例(5~10%)的HUN1#固硫剂,炉内固硫效率可达50%,不影响锅炉出力,具有节煤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煤掺烧干污泥燃烧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干污泥和煤及二者混合样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介质、升温速率25℃/min、温度范围20~1000℃的情况下,干污泥分别在280℃、480℃出现2个失重峰,煤在500℃时出现1个失重峰.随着干污泥掺烧比增加,混合样失重速率峰值及最大燃烧速率值增大,出现温度提前.一定比例范围的干污泥掺烧可以改善煤的着火性能,有利于煤的稳定燃烧,燃料的可燃烧性指数增加,使燃烧特性改善,该指数介于干污泥和煤单一成分燃烧特性指数之间.  相似文献   

13.
吴越  时剑  童红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5):35-37,48
研究了利用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城市污泥的技术,达到了最优化减少城市污泥对环境影响的效果。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负荷调节速度快、范围大,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洁净的燃烧技术易于实现灰渣的综合利用等技术特点,文章尝试将城市污泥直接掺烧至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验结果表明,经高温焚烧的污泥可最大化实现减量,产生的灰渣已稳定和无害并可用作路基材料或建材厂制砖,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4.
黄磷生产企业磷泥烧渣浸出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黄磷企业磷泥烧渣为分析研究对象,对采集的黄磷烧渣样品采用《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的测定灼烧法》(CJ/T96-1999)测定样品的含水率和燃烧挥发分,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HJ/T299)进行浸出试验,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其浸出液中的铅、镉、铜、锌、铬和镍6种重金属,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砷。试验结果表明磷泥烧渣中7种重金属相对标准偏差在1.2%~5.3%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8.7%~106.6%之间,磷泥烧渣的浸出液中的危害成分浓度除了Cu离子不超标外,其余六种危害成分均超标,其中Cd离子超标189.7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哈尔滨市危险废物的来源及污染危害,探讨了城市危险废物的处理途径,利用高效梦烧炉的燃烧法集中处理危险废物--城市特种垃圾是目前消除危险物的主要途径。并探讨了梦烧炉燃烧法如何减少废气中包括二恶英在内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用硫铁矿烧渣生产氧化铁黄新工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周敏  冯业铭 《环境工程》1996,14(5):49-53
利用硫铁矿烧渣氨法生产氧化铁黄的新工艺,采用流态化还原技术处理硫铁矿烧渣,并在生产铁黄的二步氧化过程中运用文氏管射流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7.
齐鲁分公司烯烃厂动力开工锅炉是齐鲁分公司燃料油的耗能大户,也是降耗增效和减排的重点.目前,国内市场燃料气(包括焦化干气和少量天然气)价格较为便宜,而且燃烧燃料气能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因此完成开工锅炉A、B炉试烧燃料气改造后,可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8.
小型燃煤锅炉(<0.7 MW)特别是自然引风、间歇加煤的手烧锅炉,普遍存在烟尘排放超标现象,尤其在加煤后及捅火时,阵发性黑烟明显,烟气黑度往往大于林格曼2级,严重时超过5级,持续时间2-5 min。众所周知,黑烟的主要成分是可燃气体未能充分燃烧而形成的碳黑颗粒,其粒度细微,难以经除尘器去除,只有改善锅炉燃烧效果才能消除。近年来出现的反烧式、埋火式、双层炉排式等锅炉在改进燃烧上有一定效果,但始终未能彻底根治黑烟。  相似文献   

19.
催化燃烧是去除机动车排放碳烟颗粒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CTAB辅助法制备了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镧锡烧绿石型La_2Sn_(1.8)TM_(0.2)O_7(TM为Sn、Mn、Fe、Co和Cu)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氮气吸脱附、SEM、FT-IR、H2-TPR和荧光光谱(PL)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采用程序升温氧化(TPO)技术评价了其催化碳烟燃烧的活性.研究发现,催化剂经900℃焙烧后呈球形形貌,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20 m2·g~(-1)).低价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使氧空位的整体浓度增加,有利于催化剂活化吸附氧分子,改变材料的氧移动和氧化还原性能.富氧气氛下,少量过渡金属掺杂提高了烧绿石催化碳烟燃烧的活性和选择性,这与氧空位浓度的增加以及氧化还原能力的提高有关,其中Co-LSO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起燃温度(T10)为379℃,CO_2选择性接近100%;NOx气氛存在可以进一步提升催化剂氧化去除碳烟的活性.利用等温反应和碳烟厌氧滴定实验进行了活性氧浓度的定量和反应动力学分析,并计算出富氧气氛下催化反应的转化频率(TOF),其中Co-LSO样品的TOF值最大为3.20×10~(-3)s~(-1),基于TOF的活性顺序与TPO法得到的起燃性能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由武汉市锅炉改造办公室与红安县农机厂从上海引进的小型立式锅炉改造用的抽板顶升反烧装置于最近试制完成,并选装在武汉轴瓦厂改造0.2吨的小型立式锅炉试烧成功。经武汉市环保及煤炭部门测试,热效率达66%,比同类旧锅炉热效率提高约20%,具有燃烧完全、不冒黑烟、给煤故障率低、操作方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并且在停电条件下,可用人工投煤及自然通风维持燃烧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