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健康与头发中铅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实验、调查、查资料的方式,对“大学生发铅与人体健康”这一课题展开讨论。用实验法、问卷调查和社会调查、查资料3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了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大学生健康与头发中铅含量的关系,提出开发应用天然产物预防铅中毒。结果均与现代医学理论相一致。在教学中开展此项研究,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经过硝酸-高氯酸消解后的锡矿山矿区和贵阳市人体头发样品中重金属铋(Bi)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矿山矿区和贵阳市人体头发中Bi的检出率分别为95.5%、22.7%,矿区居民人体头发中Bi含量显著高于作为对照的贵阳市居民人体头发中的Bi含量。锡矿山矿区男性和女性居民人发中Bi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079~0.1842μg?g-1、0.0080~0.1403μg?g-1,平均值(中位数)分别为0.0480(0.0280)μg?g-1、0.0482(0.0397)μg?g-1,矿区较高的人发Bi含量主要集中在30~49岁的中年人群中。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锡矿山矿区男性和女性发样中Bi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说明锑矿开采和冶炼区域重金属Bi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明显比非矿区严重。  相似文献   

3.
有色矿业区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朝晖  宋杰  陈彩  程义 《生态环境》2007,16(4):1144-1148
有色金属矿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研究典型矿业区周边复合污染地带的土壤环境质量及其食物安全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湖南省的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有色金属矿业区收集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样品,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其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和迁移特征,评估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As、Pb、Cu、Zn等;主成分分析表明,菜地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Pb、Zn、Cd、As的复合污染信息以及与土壤pH的相关关系;水稻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Cu、Zn、Pb、Cd的复合污染信息;聚类分析进一步阐明耕作土壤以Cd、Pb、As、Cu、Zn为主的复合污染特征。研究区蔬菜中Cd、Pb、As、Cu、Zn、Cr含量,大米中Cd、Pb和Zn含量均明显超过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蔬菜中Cd、Pb、As和大米中Cd、Pb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PM10和PM2.5由于其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细粒子PM2.5更容易富集有毒金属元素,并可进入人体肺部,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本文对北京市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及其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东莞市5个镇区为研究对象,采集电镀企业周边大气样品,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包括As、Co、Cd、Cr、Cu、Mn、Ni、Pb、Sb、V、Zn和Hg)的含量分布,使用富集因子(enrich factor)、地累积指数(index of geoaccumulation)、Hakanson法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的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PM_(2.5)、PM_(10)、总悬浮颗粒物(TSP)中重金属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M_(2.5)、PM_(10)和TSP中As、Cd和Cr平均浓度皆超标。Cr、Ni和V元素在3种颗粒物中非富集,主要为自然源;As、Co、Cu、Pb和Zn,可能来源于自然源和叠加的工业污染。Cd、Hg和Sb浓度受人为污染影响严重。Cd、Sb、Cu、Zn、Pb为生物可利用元素(K>0.6),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高且易于被生物体和人体吸收。Mn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值较其他重金属要高1~4个数量级,且儿童的非致癌暴露风险值HQ均高于成人的。3种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通过呼吸吸入途径产生的非致癌风险HI值均高于人体可接受的上限1.0,其主要贡献来源于Mn的影响,研究区非致癌风险较为严重。除PM_(10)中Co元素和TSP中Co、Cr的成人致癌风险CR值大于10-4之外,其余大部分重金属元素通过呼吸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CR值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此外,3种颗粒物中的成人的致癌暴露风险值CRT均高于儿童的CRT值,并且除了PM_(2.5)中儿童的重金属致癌暴露风险CRT值(4.70E-05)低于人体可接受范围的上限(10-4),其余CRT值均高于10-4,致癌风险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矿区周围稻米重金属积累及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用杂交稻、常规稻和糯稻3个水稻品系共21个水稻品种在广东大宝山矿区周围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进行大田试验,研究Cu、Zn、Pb、As和Cd 5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水稻品种(品系)稻米中的积累状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稻米中Cd和Pb超标率很高,分别为100%和71.43%;Cu和As超标现象不严重,超标率分别为4.76%和14.29%;Zn含量均不超标。供试水稻品系中常规稻和糯稻稻米对Cu、Zn、Pb、Cd的积累能力较高,杂交稻则较低;但杂交稻稻米对As的积累能力高于其他2个品系。稻米中Cu、Zn、Pb、As和Cd含量与稻谷生物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Pb含量与稻谷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供试水稻稻米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Cd>Zn>Cu>As>Pb。本研究表明供试土壤中Cd和Pb对人体健康存在比较严重的潜在威胁,Cu、Zn和As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较小,应重点关注大宝山矿区稻米Cd和Pb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7.
电厂污泥掺烧的重金属元素及其他有害元素被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厦门集美区某污泥掺烧燃煤电厂掺烧入炉煤、污泥、飞灰和底灰4种固体样品中的元素水平进行测定,分析了样品中Na、Mg、Al、Si、Ca、Fe、S、K、Ti等9种常量元素,以及P、Zn、Cu、Mn、Ni、Cr、As、Pb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元素的迁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污泥中元素含量较普通燃煤高,导致污泥掺烧电厂飞灰及底灰中的元素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燃煤电厂。元素在飞灰及底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也表明微量元素更容易富集在飞灰中。通过计算元素的年挥发量发现,以气体形式较大量挥发的有害元素有:S、P、Mn、Zn、Pb、Cu、Ni、As、Cr,其中Cr及S的排放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这些元素的环境风险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汞及其化合物毒性大,挥发性强,在环境中易于迁移,危害人体健康.人发中汞的含量是反映汞的环境暴露对人体的影响的优良指标.本研究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安徽省合肥、淮南、安庆等8个典型地区人群的131个头发样品中总汞含量进行测定,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人群发汞含量为0.480±0.896μg·g~(-1),与国内外部分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人体受汞暴露的风险较低;六安地区人群发汞含量(0.068±0.054μg·g~(-1))明显低于其他7个地区;男、女发汞含量分别为0.581±1.083μg·g-1和0.317±0.416μg·g~(-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发汞含量与性别相关性较小;样本中30—50岁的人群发汞含量相对其他年龄段偏高,表明发汞含量与年龄具有一定相关关系;染发样本发汞含量明显低于非染发样本,不能准确反映人体的汞暴露程度.  相似文献   

9.
金昌市郊农田土壤Cu,Zn,Ni形态分布特征与生物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了金昌市郊农田土壤重金属Cu,Zn和Ni的形态特征,并以麦粒中重金属含量为重点进行了Cu,Zn和Ni的生物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Cu和Ni污染严重;Cu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有机结合态,Zn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而Ni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潜在可利用态;三种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大小顺序为NiZnCu.对麦粒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反映出麦粒中Ni含量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大,而Cu和Zn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Cu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对麦粒中Cu含量贡献最大,而对麦粒吸收Zn和Ni贡献最大的形态分别为Zn的碳酸盐结合态和Ni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土壤重金属Cu,Zn和Ni各形态分配系数较总量和各形态含量更适合表征本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从淮南煤矿区塌陷塘采集鲫鱼样品,分析重金属元素(Cd、Cu、Zn和Pb)在鲫鱼体内的富集特征,结果发现,Cd、Cu、Zn和Pb在塌陷区鲫鱼(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肌肉中含量均低于《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5073—2006)、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和FAO/WHO标准.重金属元素在鲫鱼体内的富集器官主要为内脏和鳃,Cd和Pb主要富集在内脏,Zn主要富集在鱼鳃,Cu的富集器官随着地域变化(对照为鳃,塌陷区为内脏).目标危险系数(THQ)分析发现Cu导致的健康风险较高,Cd最低,单一重金属THQ值和复合重金属的TTHQ值均小于1,说明研究区域内的鱼肉均不产生对人体危害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1.
金茜  陈永红 《环境化学》2012,31(3):394-395
矿产资源的采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失衡.在矿石采集、加工以及废弃矿渣的风化和淋洗等过程中,都可能导致各种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迁移,进而导致矿区及周围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和累积,并通过食物链循环在动植物体内积累,最终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冯旭  杨桂香  宋晓红 《环境化学》2013,(7):1424-1425
大气颗粒物中,粒径小于2.5μm的细粒子,被称为细颗粒物(俗称为PM2.5).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深入到肺部的气体交换器官,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细颗粒物中铅、锰、镉、锑、锶、砷、镍、硫酸盐、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含量较高,而且这些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健康危害极大.2011年11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PM2.5年平均浓度和24 h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 mg.m-3和0.075 mg.m-3.对大气PM2.5中有害元素进行检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危害进行防治,同时各元素含量的变化对于PM2.5的来源分析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提示.本文参考GB/T 11739,使用ICP-AES法测定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中有害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交通活动对道路灰尘重金属(Ni、Cu、Zn、Mn、Co、Cr、As、Ag、Cd、Pb)空间分布及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集北京市和郑州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交通枢纽和公园道路的灰尘样品共64个,进而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其进行污染评价,并运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人体暴露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依次为ZnMnCrNiPbCuAsCoAgCd,郑州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依次为ZnMnAsCrPbNiCuCoCdAg.北京市道路灰尘中Ag、Cd污染水平较高,而郑州市道路灰尘中Ag、Cd、As浓度明显高于河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总体而言,郑州市支路灰尘中重金属的浓度最高,次干道其次,主干道浓度最低;而北京市不同规格道路灰尘中重金属的浓度并无明显规律,这与城市发展水平和交通密度的空间分布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对比交通枢纽与公园道路灰尘样品发现,道路灰尘中重金属元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受交通活动影响较大,包括Ni、Cu、Zn、Cr、Pb、Cd 6种元素,其在交通枢纽与公园道路灰尘样品中污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另一类受交通影响较小,包括Mn、Co、Ag、As 4种元素,其在交通枢纽和公园道路灰尘中的浓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4.
湘中某工矿区农户菜园重金属污染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湘中某工矿区对周边农户菜园土壤和蔬菜的影响,采集矿区周边18个蔬菜样地15个品种计80个蔬菜样品,分析土壤及蔬菜中重金属Pb、Cd、Cu、Zn的含量,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矿区蔬菜地土壤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Cd污染最为严重.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蔬菜均受到中、重度污染,苋菜污染最严重.各元素在蔬菜中的富集能力大小为:Cd>Zn>Cu>Pb.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蔬菜可食部分Cd与Pb的危险度(HQ)均大于1,居民通过蔬菜途径摄入的Pb和Cd对人体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建议农户菜园在不能改制改种的情况下,种植根茎类蔬菜.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中重金属的残留与累积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杨兵  张进忠  童华荣 《环境化学》2008,27(1):123-124
茶叶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如Cu、Pb、Cr和Cd等)超标,不仅影响茶叶口感,降低其营养价值和品质,而且威胁人体健康.本文通过水培试验,以培养时间和添加重金属浓度水平为尺度,研究重金属在茶叶中的残留和累积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油用牡丹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直接关系到其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了解研究区土壤-油用牡丹系统中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健康风险,分别测定了土壤和籽粒中Pb、Cd、Hg、As、Cu、Cr元素含量,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仅Cd、Cu和Cr平均含量分别超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0.27、0.06和0.21倍,其他3种元素均低于背景值。所测元素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中的风险筛选值,其中Cd、Hg为强变异。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显示土壤中所测元素污染等级为无污染,地累积指数评价污染等级为0级,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有33.33%的土壤样本为中等生态风险并以Cd为主要贡献因子。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指标,油用牡丹籽粒中仅见Pb超标率达100%,超标倍数介于1.4—2.45倍。该土壤-油用牡丹系统中Pb、Cu的来源相似性较大,呈现相互伴随的复合污染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对环境与人体的潜在生态危害,采用改进BCR法分析了贵阳市冬季PM_(2.5)中Cu、Mn、Co、Cd、Pb这5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并评价了它们的生物有效性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存在差异,Cu主要是弱酸溶态,其次是可氧化态;Mn主要是弱酸溶态,其次是残渣态;Co没有检测出可还原态,而在其他3种形态分布比较平均;Pb和Cd绝大部分都是弱酸溶态。生物有效性系数(K)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强弱顺序为CdPbMnCuCo,其中Cd和Pb的K0.8,属于生物可利用性元素;Mn、Cu、Co的K值在0.4~0.7之间,属于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元素。健康风险评价表明:成人的致癌风险比儿童大,尤其Cd对成年人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且成年男性高于成年女性;Mn存在潜在非致癌风险,且对儿童的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多数农业生产区中,酸雨(AR)与Cd污染重叠发生.土壤中Cd元素在AR作用下赋存状态改变,一旦达到伤害阈值即对植物造成伤害,并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考察AR和Cd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复合效应是深入理解二者影响光合功能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黄石城区夏季大气PM_(10)/PM_(2.5)中元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对大气颗粒物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危害,颗粒物粒径越小,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大.黄石市是长江中下游典型的资源性工矿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黄石大气颗粒物以及颗粒物中化学元素污染特征的分析,为黄石市大气污染治理及探讨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孝感市开放源扬尘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开放扬尘源重金属成分谱特征,对孝感市孝南区道路扬尘、土壤扬尘、城市降尘、建筑扬尘和堆场扬尘进行调查取样,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扬尘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通过地累积指数法、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法对扬尘重金属污染程度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扬尘中Mn、Cr、Zn、Cu、Co和Pb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