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芸  代俊峰  周作旺 《环境工程》2014,32(10):129-132
基于北海市2007—2009年地下水水源地、水库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使用目前现行的几种简易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价,并比较了所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评价结果表明:北海市水源地水质良好,使用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其结果可表明水质的整体类别,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使用水质指数评价法对水库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可以确定水质类别,了解水质污染程度,获取首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2.
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化学需氧量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污染因子,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因此其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分析测试中标准溶液浓度的选择、配制方法以及取样方式等细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部分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资料为基础,对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水质指数法四种水质评价法的水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各评价方法的特点.经过分析,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特点各有不同,单因子评价法能确保水体安全,综合污染指数法能判断水体污染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科学研究,不宜用于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水质指数法与单因子评价法结果一致,能在不同水体不同时期进行对比,,既能判定水质类别,又能找出最大污染因子,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对文山县城主要饮用水源盘龙河水质2001—2005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评价,并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对影响水源水质的环境问题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水源地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东风水库水质污染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5年-1993年东风水库水质实测资料为依据,在水质评价的基础上,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水质污染变动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式对水库富营养程度进行了评价,针对库区周围污染排放现状,分析了水库水质污染的潜在威胁,提出了水源保护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运行使得通江湖泊与长江原有的江湖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通江湖泊水环境,如何有效评价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洞庭湖的水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洞庭湖湖区设置15个采样点,选取9项水质参数,运用单因子指数法、主成分分析(PCA)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法对2019年1—12月洞庭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单因子指数法可快速准确评价水质类别,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计算简单并在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2种方法均无法准确给出不同采样点间受污染程度的差异,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与部分采样点实际情况不符。综合考虑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推荐使用PCA法开展洞庭湖水质评价,该方法既能反映各主要污染指标及其贡献率,也能对不同区域水体受污染程度进行排序,且评价结果客观实际,更适用于洞庭湖区域的水质评价工作。但是在水质评价管理工作中,建议结合单因子指数法对水质类别进行判定,以保证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马骁  张永祥  王昊 《环境工程》2017,35(3):158-162
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尼梅罗污染指数法是一种数学过程简捷、运算方便的综合评价法。传统的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存在最大污染因子突出和各污染因子的权重未考虑等问题。为了避免传统方法不合理之处,采用变异系数法-熵权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此方法有效地考虑了各指标对环境的不同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实际。通过实例应用与传统方法对比,证明了此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环境质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了环境质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长江马鞍山段水质评价为例,研究了二级评价中污染因素集的划分和权重建立等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质综合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各单项水质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 ,提高水质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辩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 ,本研究采用大样本数据 ,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型曲线和水质评价标准 ,为水质综合评价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 (GPPIM)。实例研究表明 ,GPPIM建模方法直观、可靠、精度高 ,既具有较强的分类功能 ,又具有较好的排序功能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太湖为试验区,对其2007年33个观测点的10项水质参数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及有机污染;第二主成分代表了太湖的理化特征;第三主成分反映了太湖的物理特征和微生物特性。根据第一主成分,结合地统计对太湖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湖北部的五里湖和西北部湖区污染最为严重。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上指导性较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文山县城主要饮用水源盘龙河水质2001~2005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评价,并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对影响水源水质的环境问题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水源地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标准类别指数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瑜  师培 《环境科技》2001,14(3):20-22
在确定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以相应水体主要污染物项目为评价项目,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分级为依据,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予以分级。能客观、直观地反映相应地表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计算过程简便,是一种可采纳的实用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有不同的适应性,为准确评测昆明市宜良县地下水水质,以2015年宜良县10个主要监测井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硫酸盐、硝酸盐氮等6个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传统、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加附注评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内梅罗指数法评价效果较差;改进内梅罗指数法仅适用于掌握水体的污染程度;主成分分析法适用评价指标过多的情况,通过降维对其简化,最大限度保留原始信息;加附注评分法在评价过程中将全部指标纳入模型计算,评价结果拟合度高、适应性、稳定性好,评价更为科学客观,最适合用于研究区地下水评价。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质评价工作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威涛 《环境科技》1996,9(2):15-19,35
我国水质评价工作历经十余年,仅就评价方法而论,至今尚无一个通用的、统一的、权威的全国评价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结合国情,提出了我国水质评价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一些关键的工作准则和方法,为全国《水质评价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模糊贴近度在海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海水水质评价的模糊贴近度法,并对大连湾海域16个监测站位的9种污染因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本法是一种平均型的综合评价方法,而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强调极值型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三峡大学文思湖近几年水质监测资料,以及对其水质状况、污染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W值水质评价、富营养化评价、有机污染评价4种方法对文思湖进行了水体质量综合评价,以期为文思湖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源地污染治理是保障城市饮水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调查分析崂山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采用水质评价和富营养化评价对崂山区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并对饮用水源地的污染治理提出了建议对策。本研究可为类似地区水源地污染物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川东北普光地区为例,分析了本区嘉陵江组储层的纵横向展布和岩性特征,首次选取了嘉陵江组一段下部的灰岩段作为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的标准层。以频率直方图法作为嘉陵江组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的主要方法,利用经典的Wyllie公式评价测井曲线标准化的效果。该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标准层选取依据科学,操作简单,评价方法合理,适用性强,对四川盆地其他区域的嘉陵江测井曲线的标准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及其修订说明中水质评价建议选用的参数,采用污染指数法建立河流水质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河流水质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与标准类别的综合特征值比较,确立断面水质类别。  相似文献   

20.
孟州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孟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运用F值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评价地下水水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主,结合F值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现状评价的方法。依据相关的地下水质量标准对研究区采集的不同监测井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评价。孟州地下水达到Ⅲ类水质量标准的监测点位有16个,占总监测点位的42%。水质评价分析表明,远离重污染区或是井深较深的监测点位水质较好,而接近重污染区、靠近污染程度较重的河道以及井深较浅的监测点位水质较差。并且分析了地下水的污染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