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从机体糖代谢角度初步探索偏二甲基肼急性中毒的生化机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检测了大鼠血中丙酮酸、α-酮戌二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偏二甲基肼染毒后,大鼠血中丙酮酸含量降低,特别是染毒60min和90min时,各剂量组丙酮酸含量显著地降低(P〈0.01),各剂量组α-酮戌二酸含量亦明显降低,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这些结果提示,偏二甲基肼可影响机体糖代谢,干扰糖的有氧氧化过程,继而引起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2.
从机体糖代谢角度初步探索偏二甲基肼急性中毒的生化机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检测了大鼠血中丙酮酸、α-酮戍二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偏二甲基肼染毒后,大鼠血中丙酮酸含量降低,特别是染毒60min和90min时,各剂量组丙酮酸含量显著地降低(p<0.01);各剂量组α-酮戍二酸含量亦明显降低,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这些结果提示,偏二甲基肼可影响机体糖代谢,干扰糖的有氧氧化过程,继而引起能量代谢障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毒。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壬基酚和辛基酚对大鼠体内(5-HT)代谢的影响,为壬基酚和辛基酚暴露标志物的鉴定提供依据.选取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壬基酚、辛基酚及其联合染毒低剂量组(50 mg·kg-1·d-1),壬基酚、辛基酚及其联合染毒高剂量组(150 mg·kg-1·d-1),每组5只,连续7d灌胃染毒,建立染毒动物模型.灌胃次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大鼠尿液中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表明,染毒组大鼠尿液中5-HT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尿液中5-HT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低剂量染毒组(p<0.01);染毒第7天大鼠尿液中5-HT浓度均显著高于其染毒第3天(p<0 01)尿液中5-HT浓度随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有剂量-毒性效应和时间-毒性效应关系;尿液5-HT可作为评估壬基酚和辛基酚暴露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应用于大规模人群暴露风险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2-硝基芴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研究了在通风条件下,经Aroclor1254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酶对2-硝基芴的体外代谢。通过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首次分离和检测出单羟芴和二羟基芴等代谢产物,但未测得明显的硝基还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大量体内血红蛋白与4-氨基联苯加合物的生成理随染毒时间与染毒剂量的变化规律。不一次性染毒剂量为1μg/kg时,加合物生成量的高峰出现在10-15d之间,详细描述了大鼠血样的预处理和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体外代谢系统中叶枯灵及其代谢产物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内标三波长切换技术建立了大鼠肝微粒体和肝细胞可溶部分孵育液中叶枯灵及代谢产物的HPLC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样品萃取率较高,方法回收率和灵敏度也较高,方法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为叶枯灵经体外的代谢提供了适用的定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2-硝基芴在大鼠肝匀浆S-9组分作用下的还原代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初步研究了在氮气保护无氧条件下,经Aroclor1254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酶对2-硝基芴的还原代谢过程.对代谢体系及条件进行了选择用HPLC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研究,经保留时间及紫外光谱核对显示2-硝基芴的主要还原代谢产物为2-氨基芴,除此之外还有三个量少的其代谢产物形成,因含量低而尚未进行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8.
2-硝基芴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研究了在通风条件下,经Aroclor1254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酶对2-硝基芴的体外代谢。通过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首次分离和检测出单羟芴和二羟基芴等代谢产物,但未测得明显的硝基还原代谢产物。此外尚有一些谢产物未能定性。高致突变性羟基衍生物的检出,显示出硝基多环芳烃在哺乳动物体内可能存在多种代谢活化途径。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观察两种致癌性多环芳烃化合物二甲基苯蒽(DMBA)和苯并(a)芘(BaP)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选用雄性C57BL/OLA129小鼠,观察DMBA和BaP各50mg/kg一次腹腔注射染毒后24、48、72和144h后的动物肝脏重量、金属硫蛋白(MT)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变化。MT测定采用镉-血红蛋白亲和分析法;脂质过氧化指标为硫代巴比妥酸测定丙二醛法。结果表明,DMBA和BaP均能引起小鼠肝脏重量增加、MT含量增加和MDA含量增加。随着DMBA和BaP染毒后的时间延长小鼠肝脏的重量不断增加,呈现时间效应关系。小鼠肝脏MT的含量在染毒后24和48h后明显增加1倍。肝脏MDA的含量增加在染毒后24h后达到高峰。本研究观察到DMBA和Bap可以MT增加。MT的增加与MDA的增加呈现一定平行的关。提示MT诱导可能与多环芳烃化合物所致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圆盘式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LR和R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SPE/HPLC)测定饮用水的微囊藻毒索,并对SPE的萃取条件和HPLC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对SPE的多项参数,诸如萃取率、检出限及测定限以及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作了测试。通过实际水样进行了分析,该方法测定MC—LR(LR型微囊藻毒索)的线性范围为0.5~50ug/L,相关系数为0.9992;测定MC—RR(RR微囊藻毒索)的线性范围为0.5—50ug/L,相关系数为0.9989。SPE法之优于LLE法主要在于分析过程快速,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大减少,方法更适合于大量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现场取样处理。  相似文献   

11.
负载型TiO2固定相光催化降解水中偏二甲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多孔硅胶为载体,采用简单工艺制得的负载型化剂TiO2,经实验证明,具有催化活性良好,性能稳定,不易脱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紫外光条件下降解水中偏二甲肼,光照2h降解率达到65%,通入空气,加入Cu^2+H2O2等都有利于偏二甲肼的降解,光照2h的降解率分别提高到70%。90%和95%。  相似文献   

12.
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污水中的五氯苯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萍  管秀娟 《环境工程》2007,25(3):75-76
采用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污水中五氯苯酚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污水的pH值为4,流速控制在4mL/L以内,C18固相萃取柱对五氯苯酚有良好的吸附保留性能,以2mL的甲醇洗脱,洗脱效率在85%~95%之间。与传统的液液萃取相比,固相萃取的优势在于操作时间缩短、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体中10种磺胺类抗生素的方法.样品经自制PEP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乙腈-二氯甲烷(2∶1,体积比)洗脱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检测波长λ=268 nm,柱温33℃,流动相为乙腈-0.4%乙酸/水(体积比),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实现了10种待测组分的基线分离,线性范围为10~2 000μg.L-1.去离子水和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3.4%~95.6%和70.2%~92.5%(磺胺除外,分别为8.5%和8.0%).整个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1.42~7.25 ng.L-1.应用此方法对上海市黄浦江部分河段江水、崇明岛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测定表明在这几种不同水体环境中,不同频率地检出了磺胺类药物,浓度范围为13.3~241.5 ng.L-1,从而证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高效等优点,可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MW)辐射技术,以颗粒活性炭为吸附催化剂,考察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及活性炭投放量对偏二甲肼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L初始浓度400 mg/L的偏二甲肼废水,在微波功率462 W、活性炭投放量5.0 g、辐射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偏二甲肼去除率达到40%。初步探讨了作用机理及氧化反应程度,氧化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参考EPA3630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了用环己烷样时商品化硅胶小柱的穿透曲线,并且验证了转溶剂为环己烷的必要性。同时对Vydac和Waters的PAH专用柱进行了比较,优化了液相色谱检测多环芳烃的方法。可用于新鲜土样多环芳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水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产生的一类环状七肽物质,该毒素可引起动物中毒并对人类产生危害,迫切需要对饮用水源中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检测.实验建立了固相萃取(SP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水中痕量微囊藻毒素方法,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快速分析环境水样中的2种常见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绝对量检出限可达1.00 ng,线性定量范围为0.125~50 μg/L.   相似文献   

17.
固相萃取(SPE)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样品预处理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方便和高选择性等特点.本方法中所选择的聚乙烯-二乙烯基苯(PS-DVB)柱填料对五氯酚有较好的吸附效能,从而实现了较好的加标回收率.另外,该填料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对酚类具有较高的吸附效能,因此建议在需要测定酚类化合物浓度时,也可以使用该方法,并在选择气相色谱仪检测器时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相似文献   

18.
Aristolochic acid (AA) is a known nephrotoxin and potential carcinogen, which can form covalent DNA adducts after metabolic activa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A simple method for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ristolochic acid-DNA adducts was developed. Four AA-adducts were synthesized by a direct reaction of AAI/AAII with 2’-deoxynucleosides. The reaction mixture was first cleaned-up and pre-concentrated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and further purified by a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By the application of developed SPE procedure, matrices and byproducts in reaction mixture could be greatly reduced and adducts of high purity (more than 94% as indicated by HPLC) were obtained. The purified AA-DNA adducts were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with liquid-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LC-ESI-Q-TOF-MS/MS) and LC-Diode array detector-fluorescence (LC-DAD-FL) analysis. This work provides a robust tool for possible 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AA-DNA adduct standards, which can promote the further studies on carcinogenic and mutagenic mechanism of aristolochic acids.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检测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共同水解产物邻苯二甲酸(PA)的分析方法;通过雄性成年SD大鼠代谢试验,检测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单独暴露、以及联合暴露条件下大鼠尿液中PA总量,并分析了PA与暴露总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大,尿液中排出的PA总量也不断增大;DBP单独暴露、DEHP单独暴露以及两者联合暴露时尿液PAEs代谢物平均排泄总量占摄入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5.04%、55.00%和38.35%;大鼠尿液中PA的摩尔总量与DBP、DEHP、以及两者联合暴露的摩尔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P<0.01)、0.56(P<0.01)、0.93(P<0.01).尿液水解后的PA能够反映PAEs类物质的总暴露水平,将来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暴露生物标志物用于人群的PAEs暴露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