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体防护装备(PPE)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控最后一道防线,在各种工业和职业健康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部分作业场所中,个体防护装备的规范穿戴率并不理想,严重威胁到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本文探析了影响个体防护装备(PPE)穿戴规范率主要因素,并基于此探讨提升个体防护装备规范穿戴率的方法与策略,以期为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2009,(4):78-78
本刊讯 为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2月19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出《关于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3.
以某化工企业的聚氯乙烯分厂为研究对象,引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即危害鉴定、剂量-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对不同作业任务(清釜、看釜、巡检和配料)工人的氯乙烯职业暴露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从非致癌效应来看,看釜、巡检和配料岗位工人暴露于VC引起肝细胞多态性的HI值均高于安全阈值1,其中看釜工的危害指数最大,引起的不利健康效应最严重。从致癌效应来看,清釜工暴露于VC引起肝血管肉瘤的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而看釜工患肝血管肉瘤的风险值R,达到可接受上限10-4对应的工作年限ED=1.91 a,因此,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安全防护措施减少该岗位的职业暴露。巡检和配料岗位的肝血管肉瘤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上限10-4时,对应的工作年限分别为4.36 a和9.33 a。由于健康风险评价更侧重长期暴露危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即使工作场所满足国标规定的浓度阈值,仍然存在工人长期暴露于低浓度致癌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针对公路工程施工路线长,地质条件复杂,分部分项工程众多,工人流动性高的特点,分析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面临的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噪声、振动和高温五大危害,探讨了其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德上高速职业健康管理实际,提出了业主引导,施工承包商负责,强化高职业危害的重大分项工程和接触人员专项职业健康管理,夯实对工人职员的职业危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个体防护基础工作,推动职业健康管理与工程建设环境管理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体防护装备(在中国俗称为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防止或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所使用的防护装备,是在生产条件无法消除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情况下,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所设置的最后一道防线.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缺乏个体防护装备或个体防护装备不合格造成的各类伤亡事故占工矿企业伤亡事故总数的15%左右.接触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危害从业人员在2,500万人以上,每年职业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据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尘肺病例累计报告58万多人,已经死亡14万多人,现有患者44万多人),严重地危害了劳动者的身体安全与健康,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仇振宁  高娜  张锋  芦敏江 《安全》2013,34(12):34-36
油田作业是一种高风险作业,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造成极大的环境破坏,损害企业形象。因此,消除和控制职业安全健康危害,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有效保护环境,提高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石油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由于密闭空间及其职业危害的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各国政府都很重视。美国联邦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很早就颁布了适用于生产中密闭空间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需要许可的密闭空间》和有关的呼吸防护标准。英国1997年发布了《密闭空间条例》:而《澳大利亚健康安全法》、《加拿大职业安全与健康条例》和《加拿大劳工补偿法》则专门对密闭空间作业的有关事项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8.
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过程和大量职业病患病案例,从人、物、环境、管理、安全技术、法制监管和社会经济利益等方面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7大类、36个要素.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量化处理,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的5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得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以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为基础,形成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运用此模型对某轧钢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作业场所风险等级为第2级,属于一般危害程度,与该企业实际的状况相符合.实例证明,该模型适用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
陈明 《劳动保护》2022,(10):71-73
页岩气压裂是储层增产改造的主要途径,压裂作业工艺工序繁多,涉及专业技术种类多,因此页岩气压裂工艺选择时,除了考虑环境和安全风险外,还应考虑职业危害影响。压裂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职业危害因素,如密集设备噪声、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等危害因素,本文主要根据压裂作业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以保障作业人员压裂施工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分析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人、物、环境、管理、安全技术、法制监管和社会经济利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预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多个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样本,对作业场所风险预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可用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