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贤金  周艳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6):36-42,54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基础,对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土地资源承载力向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发展,再到近年来以土地开发强度为特征,以及基于供给能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兴起的历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单一资源走向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及综合要素的承载力评价,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但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存在更多地关注承载的极限容量,对发展容量的关注不足;缺乏具有普适性、可推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及方法体系等问题,其研究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需在承载力从极限容量向发展容量转变,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强化以空间开发利用为特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实践应用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利用云南省2003—2012年资源数据,将国家资源环境安全要素评价方法运用到区域资源环境评价中。一方面,通过资源环境本底评价,分析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总体状态与构成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人地关系演进系数的计算分析区域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研究表明:从要素综合看,云南省资源环境综合值优于全国均值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良好;从要素组成看,水资源与森林资源禀赋值优于全国均值水平,但耕地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不及全国均值水平;从人地关系演进系数看,云南省人类活动还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范围内,仍有一定的演进空间,但人地关系在朝着紧张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3.
林地外部效应评估研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胜道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5):303-304,313
目前,国内外对林地外部效应评估的研究十分缺乏。此项研究不但有利于建立森林环境资源产业,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且为合理确定林地资源效益补偿标准提供依据,并促进广义的森林环境资源市场体系的建立和林地资源的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4.
了解我国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走向,可为该领域的论文选题、科研立项和学科规划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本文采用共词分析法,Excel、SPSS等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通过分析得出高频关键词并建立共词矩阵,进一步对高频词共词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图分析,得出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与中国资源环境/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或人地关系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城镇化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问题对策、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关系、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几大主题上。其中,前两个主题处于整个领域的核心地位,得到较深入的研究,后四个主题研究不够深入,仍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绿叶》2017,(7)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使得自然资源消耗迅速扩张,资源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与资源有限供给的矛盾愈演愈烈。但同时,科技革命与创新的不断加快,以提升资源产出率为核心的资源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快推进资源革命意义重大,且已具备一定基础。关键是加快资源观念转变,制定并实施中长期资源革命战略;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加快研究并构建以自然资本效率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理论;加快相关法律、政策、技术等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整体状况及区域内部差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4年山东省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全省和17个地级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环境本底脆弱导致山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不高,综合发展指数为0.33;17个地级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序参量可分为4种类型,呈现出北部南部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区位和自然条件因素、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人才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经济和环境资源的相互关系,构建经济与环境资源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为例,定量分析经济与环境资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经济与环境资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环境资源利用水平的变化加快了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且超过自身的变化速度;总体上两系统协调系数基本持平,协调发展度由中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状态向良好协调发展状态转变,协调发展趋势指数由增长状态向衰减状态转变。因此,要重视西部地区有限的环境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利用状况,并通过实施合理化的环境政策使经济与环境资源系统之间保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四川十大功劳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特点、植物群落特征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简要地讨论了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应着力研究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一面用环境经济观点看问题,现代社会中,环境实质上是一切资源的总和。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消费带来的自然破坏和工业“三废”污染。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依赖技术进步,依赖现代化管理。要牢固树立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观念。因此,在环境法制中,必须着力研究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一面,并通  相似文献   

10.
王计平  邹欣庆 《四川环境》2009,28(1):110-115
海岸带具有强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在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海岸带资源和环境也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以江苏盐城市海岸带为例,从自然资源、人类行为环境、生态环境治理、社会经济以及资源信息环境5个方面对社区居民进行了海岸带资源和环境的感知的调查研究,得出一些基本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岸带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对环境尤其是旅游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节假日、小长假、黄金周景区总是超负荷运行。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无节制、无规划的资源开发与破坏频频发生,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浪费,也给旅游环境带来重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途径,呼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研究重点更多集中在已开发旅游区,着眼于对环境的恢复和治理,而对"待开发区域"关注较少。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提出在旅游规划和建设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有序建设,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理念相结合,进而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2.
资源环境产权制度:资源和环境公平分配的重要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视野》2010,(1):29-32
<正>资源和环境是世界性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下,资源和环境更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话题。资源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我国经济与环境耦合系统的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曼菲  关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0):880-882,879
产业结构是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环节,其组合类型与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从产业结构视角研究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可从根本上阐释经济—环境—资源的矛盾。从产业结构的角度阐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含义,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以1996年以来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整体处于较低层次。产业结构发展程度与资源环境利用的有效性存在密切联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张敏 《青海环境》2001,11(4):169-171
环境与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环境与资源。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入研究,推动了环境经济学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提出正确运用环境经济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经济活动的环境效益,实现环境资源的最佳配置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秦皇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秦皇岛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秦皇岛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北戴河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发展潜力很大;海港区、山海关区、抚宁区、昌黎县和青龙县承载力中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卢龙县承载力较低,尚有一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资源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斌  施介宽  秦艳 《四川环境》2000,19(4):16-19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源的同时,也在开发和利用着自然的环境资源。本文阐述了环境资源的内容、性质、提出了环境资源量的定义。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系统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机理作了分析和说明,进而提出了将环境资源分为基本环境资源和“自净”环境资源两部分的构想,并提出了各部分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2013,(6):F0003-F0003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原《农业环境与发展》)创刊于1984年,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与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刊发农业资源与环境利用保护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推动农业资源环境科学技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服务农业环保事业发展。直接面向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人员、各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8.
严正德 《青海环境》2000,10(3):97-102,121
1 落实基本国策 ,切实抓好环境资源保护。  环境与资源本为一体化的概念 ,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其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因此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把人口、资源、环境这 3件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 ,确定为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并在全国人代会期间 ,连续 4次召开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当今社会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日趋严重。以青海省的情况来看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的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 ;城市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并论述了欧美及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环境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及其工作。其部分工作体现了其综合性、前端性、支撑性、服务性。国情不同,相关事务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他国以环境为资源,用数据科学的思想、方法对环境资源进行统筹、分析、挖掘,其实践思路和实践也许有借鉴的可能。并指出,我国在借鉴之中,或可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社会盈利与非盈利组织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合作,通过数据公开、数据共享,从而降低成本,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协力解决环境与人和谐共生问题,同时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体现数据来源于自然、来源于人;同时形成数据资源这一新资源,保护并服务于自然与人。  相似文献   

20.
浅议环境资源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了比较完整的阐述,并针对环境资源价值的特点,提出了使环境资源的价值合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