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阐述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环境监管效能提升及环境保护管理创新中发挥的作用。结合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在中国石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了目前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足、设备选型不良、运维管理不到位等主要问题,建议提高对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及第三方运维服务评价、深化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应用。  相似文献   

2.
污染源在线监测可以实时、远程监控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为环境执法提供数据支持,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生产、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运行以及监督管理等各环节都可能影响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文章简析了在线监测管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述了中国石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分析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及系统功能等基本情况,提出持续系统建设、加强在线监测设备管理、加强系统运维管理、强化监督考核、促进系统应用等运行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准确地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并逐步建立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文章介绍了有关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成果应用和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石油使用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量大且系统功能操作性欠缺,系统大多数时候要依托于人工完成数据的整理、核对和分析,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文章首先分析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性,结合日常工作,分析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可行性并提出升级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国家考核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及相关单位建设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并将数据传输有效率的监控作为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系统应用显示部分企业还不能完全达到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75%的国家考核要求,所以对提升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方法的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总结了提高数据传输有效率的方法,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据传输有效率、强化企业环境排放监管水平,具有一定借鉴与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中国石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情况,对中国石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系统功能的提升进行了探究。得出:智能环境在线监控系统除实现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测,还将对未来污染物排放浓度有一定的预测性,提供符合决策支持的参考信息。为顺应时代发展,亟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理论实现异常数据的判别和超标数据的预测,以满足国家对在线监测工作日益严格的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荷贝克、理研汽车两个项目点已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状况的调研,并结合重金属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标准和项目点实际情况,介绍了重金属废水在线监控及控制系统的现场端和上端平台。该系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四方面的设计:采用污染因子数据、污水处理工况和在线监测设备系统运行状态相结合的三级监控方式,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有效性判别;对未达标排放的污水进行监控和控制;对设备故障和超标废水进行报警;自动上传日志及报告。实现了对监测因子数据有效性识别和超标控制功能,提高了在线运营监控工作效率,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落后、诸多原因造成监管力度不到位,部分生产企业已出现监测数据与环境污染实际情况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以试点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工况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工况监测评估体系,对试点企业大气污染源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和故障诊断,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介绍了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实践表明,通过在线监测系统的工况监测,生产企业在获得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也具备了快速查明并排除监控设施故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避免了因监控系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安全环保事故.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信息化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当前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企业方和运维方的责任意识、自动监控设备的技术条件、环保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系统应用等四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信息化在突破当前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瓶颈中的优势,并指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发展的具体途径:1通过信息化,构建先进的现场端自动监控管理体系,如增加治污设施运行监控、开展远程控制和站房信息化管理等;2提升监控平台智能化管理水平,支撑并规范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提升系统自动巡检修复和报警信息推送的能力,提升数据有效性审核的效率;3建立高效的自动监控数据应用能力自动评价体系和数据共享渠道,提升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能力和水平。通过全方位提升自动监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按照"以用促管"的思路实现自动监控运行和环境管理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适用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国内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现状、管理现状及检测依据;介绍了目前国内环境监测仪器的认证程序,基本要求及适用性检测的仪器类型.  相似文献   

13.
加油站在线监控系统简述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油站在线监控装置的正确安装应用是提高油气回收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油气污染控制的有效保证。文章对目前世界上主要在线监控系统进行简述,对美国、德国、中国三国加油站在线监控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同时结合上海试点在线监控系统的应用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在线监控系统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4.
林伦志 《四川环境》1991,10(4):52-57
本文从污染源调查、监测方案、布点和采样、样品保存和前处理、监测分析、数据处理和监测报告等方面,讨论污染源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强调质量保证体系应当贯穿于污染源水质监测的全过程。污染源水质监测过程始终都应有质量保证措施,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5.
前端仪表自动监测子系统、现场视频监控子系统、现场数据及视频传输子系统、监测中心子系统、软件应用子系统五个方面对大庆油田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进行介绍,探讨了污染源远程监控和管理的可行性,对于实现污染源的高效监管,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内健康管理存在健康信息采集来源狭窄、健康指标数据利用效率低、信息化水平和功能与用户及社会发展不匹配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海外油田员工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使健康管理更加快捷化、流程化和规范化,实现了员工出国前健康体检、出国前健康评估和出国后健康监测的全业务流程在线管控,同时系统自动采集体检报告,形成完整的员工健康档案,提升了员工健康管理水平,为海外油田员工体检套餐优化、重点疾病防控和出国健康评估等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创新水源型流域污染系统控制科技支撑战略,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管理具有前瞻意义.文章从引导科技支撑发展方向,发展多维流域认知系统,创立流域系统控制知识,创新水源流域环境技术,建立流域水环境经济学与完善流域环境管理体系六个方面构建了水源流域污染系统控制的科技支撑战略体系;从制定水源型流域环境区划、水源型流域安全发展规划、水源型流域环境保护规划与水源型流域保护工程规划四个方面提出了水源型流域污染系统控制科技支撑的战略行动;从转变治理方向、改变治理目标与调整控制范围、优化监控指标等方面提出了水源型流域污染系统控制科技支撑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梳理现行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方法标准,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现阶段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尽管起步较晚,但陆续实施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和总量控制机制,已经对污染物监测提出了明确的管理需求。虽然离线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响应度,但使用FID和NDIR法的在线和便携仪器响应时间短、数据连续,可以实现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实时追踪,更好地满足污染预警、应急执法等环境管理新需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油田中心区域主要交通干线昼间交通噪声及环境噪声的监测分析,找出噪声的污染现状,及对人们生活、学习产生的影响,为改善中心区域的交通噪声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监测依据。  相似文献   

20.
罗刚  周欢  解兵  韩啸 《四川环境》2014,(1):55-60
利用2010~2012年例行监测数据和2011年实地补充监测数据对苏南运河镇江段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并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该区域污染源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南运河镇江段在2010~2012年期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氨氮、总磷、COD Cr,总氮项目超标2.706~2.998倍,显示污染类型以氮磷类和有机类为主。研究区域内污染负荷以生活污水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的贡献率最大(占56.8%),农业面源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居第2位(占32.3%),表明苏南运河镇江段的治理重点在于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的控制上。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