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安全员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与追究非常执着,使得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一次,朋友劝他:年龄大了,应该学"乖"了,不要顽固不化再得罪人了,可他说:"那样我就不配当安全员了!我坚信,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就必然要重复发生;即使不发生相同事故,也会发生其他事故,因为当事人没有汲取教训.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阻挡不住我,无论有人说什么,我都不在乎"  相似文献   

2.
对国人来说,《为人民服务》、《纪念自求恩》和《愚公移山》可谓人人皆知。影响之所以如此深远,与“文革”时期列入“老三篇”不无关系。记得当时有一首专门歌颂“老三篇”的歌曲,至今我还能完整地唱出——“老三篇不但战士要学,干部也要学,老三篇最容易懂,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从“文革”中走来的我,切身感受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3.
曾听人讲过这样一则笑话,说某一时期臭虫成灾,人们苦于无根治良方.一个卖治臭虫药的向顾客保证,他的药有神效,劝人一试.但有一条,他的药是密封在纸包里的,买者必须回家拆封,否则便不灵验.买药者半信半疑,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回家拆包一看,原来其中只有一张纸片上写"勤拿"二字.开始以为是上了买药人的当,但仔细想来,这"勤拿"二字,实在不失为"济世"的良方.只要"勤拿"的速度超过了臭虫的繁殖速度,终有一天能把臭虫拿净的.  相似文献   

4.
新法一公布,我这手机费可让人受不了了!你打电话到我家里座机吧."接到本社记者的采访电话,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一开始竟"抱怨"起移动电话接听费来.  相似文献   

5.
安全带,有些人认为它是无足轻重的物件,然而,我对它却情有独钟.在两年前的一次意外险情中,它成了我的"救命索". 两年前,我在前线修井队实习锻炼,因为踏实肯干、责任心强而被班里人看重.师傅们经常主动向我传授操作技能,还让我到"关键岗位"、"重要部位"锻炼,期望我"速成"后能挑起班里的大梁.  相似文献   

6.
王军涛,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四矿采油25队专职安全员。平时,他时时处处谨小慎微,劳保用品数他穿戴最整齐,夏天再热也不肯丝毫马虎。安全帽戴不好绝对不上井,如果安全带没有系好让他爬抽油机,打死他也不肯上去,嘴里还嘟囔:"我胆小,上有老,下有小,还是饶了我吧。"久而久之,"胆小鬼"成了职工们脱口而出的绰号。  相似文献   

7.
周末,在一次工友聚会上,不知谁说起了"违章操作"这个话题. 有人说:"违章操作肯定要出问题!" 有人反驳说:"违章操作不一定会出问题,我上次巡检时开错了一个阀门,不也没事?"他还举了班里另外一个例子,说违章操作只要及时纠正,照样不会出事情.  相似文献   

8.
早上白班刚接班不久,河南油田精蜡厂催化车间操作室,当班的工人们正忙碌着. "党海峰,你的汽油线流程改对没有?可千万不能马虎啊!"稳定岗位主操党海峰干完活刚回到操作室,就听到班长姜涛这样来了一句."没错,我改完后特地又检查了一遍."听了党海峰的回答,姜班长并不放心,他自言自语地说:"汽油线流程复杂,改造过的跨线又多,十几个阀哪个搞错都不得了,不行,我得再去瞅瞅."说完,他一转身出了操作室.  相似文献   

9.
工友的"地雷"伤了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工作一完成,立马走人,却在现场留下了事故隐患,俗称之为埋"地雷".地雷本是用来杀伤敌人的,而工作现场的"地雷",一不小心就会伤及自己和工友,我就有过两次被工友留下的"地雷"伤害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才独立的黑山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今年才14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冈,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这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影片中那座桥的原型就位于黑山。虽"年幼",这个欧洲小国却拥有众多历史古迹,树龄达500多岁的原始森林,巍峨群  相似文献   

11.
在潮汕方言中,潮人把出洋谋生叫做"过番"。明清以来大批潮人"过番"前往东南亚,带动了潮汕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互相渗透。其中,方言文化方面的交流是最活跃的。本文通过搜集与"过番"有关的潮汕歌谣、俗语等,加以分类整理,从中了解潮汕"过番"历史文化及潮汕与东南亚间的交流状况。从这些歌谣、俗语等可看出,"过番"潮人主要属于生存型移民,即经济原因是主因。一些俗语、歌谣反映了"过番"潮人艰苦的奋斗历程,也印证了他们对家乡的建设功不可没。在如今提倡多元文化交融,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与"过番"相关的地方文化遗产应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灌阳县丧葬仪式之中的"大歌",纳数百桩事于一体,内容博而杂;集百千言为一歌,结构长而大,此二者相辅相成,造就了包罗灌阳历史和现实,收尽生活种种现象的长大篇章,同时也造就其庞杂性特征。这一特性,当地居民用一字概而括之,谓之曰"大"。  相似文献   

13.
彩虹上的家     
<正>你一定见过彩虹,但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从前,有一只叫"喵喵"的小猫,它总是搬家,它搬到过绿色的草原里,可草原太辽阔了,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它又搬到了山里,北风呼呼地吹着,又下雪,太冷了。它又搬到了小溪旁、大海边、树林里……  相似文献   

14.
说起我和<环境>的情缘,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那是1969年4月,我被贬到连山县上草"五七"干校,每周都要上山倒树砍柴,连树龄103年的大树也不能幸免.后来我请教过一些农林业专家,才知道当年在连山干了一件破坏生态环境的大蠢事.适逢省里成立<环境>杂志社,五十年代的老领导金阳同志邀我参加,我便毫不犹豫地到了杂志社工作,以便后半辈子能做点福荫子孙的好事.  相似文献   

15.
<正>经文歌(motet)一词源自于法文"mot",为"字、词"之意,是一种声乐或声乐与器乐混合的体裁,也是欧洲中世纪中晚期乃至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多声音乐体裁之一,在西方宗教仪式音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经文歌通常分为3个声部,低声部采用圣咏式的定旋律,其余两个声部则配以宗教性或世俗性的不同歌词。经文歌起初多用于教堂的礼拜仪式,后来也用于其他场合的非礼拜仪式。经文歌的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克劳苏拉。克劳苏拉原指西方宗教仪式音乐中宗教诗篇歌曲结束前的二  相似文献   

16.
听说过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藤上挂满了小葫芦,那人看到后满心欢喜.可过了不久,葫芦叶子上生了许多蚜虫,邻居劝他赶快治一治,他却说:"没事,我要的是葫芦."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理,结果,小葫芦因缺少营养相继从藤上掉落下来.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隐患也不知争吵争斗了多少万年了 ,但一直未休战过。如今就象中东和平进程一样 ,道路还是那样坎坷不平。隐患常常洋洋自得地说 :“我不乱则已 ,一乱就会一鸣惊人 ,谁还敢小看我 ?小煤矿我给它搞爆炸过 ;烟花鞭炮厂我给它搞炸平过 ;飞机我给它搞坠毁过 ;汽车我给它搞撞翻过 ;轮船我给它搞沉没过 ;就连商场、娱乐场、大森林我都给它搞着火过。我是来无踪去无影 ,想来就来 ,愿走就走 ,谁能奈我何 ?”安全听后不得不承认隐患说的都是事实 ,但不承认这都是隐患的能耐。安全叹息道 :“都是那些少数人不重视我的存在 ,也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大概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员对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都不会感到陌生,这当然应归功于全民安全法制观念的增强和事故问责力度的加大之力.笔者久在安全管理岗位工作,对此一直坚信不移并奉行不悖.然而,一次长距离的飞机旅行,使我有机会看到了一个故事,启发了我对事故处理工作思路的深度思考,故忍不住将此故事和浅见奉献给读者,希望能够起到开拓视野、奇文共赏之效.  相似文献   

19.
我一不抽烟,二不喝茶,惟一的嗜好就是喜欢饮点老白干,而且每次饮个半斤八两也未曾醉倒过.妻总是再三叮嘱我要严格控制,平日里饮酒过量易伤身体,班前、班中饮酒更会造成"引火自焚"的后果.尽管如此,我还是因为一次班中饮酒而咽下苦果.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记忆片段--一个双休日中午,家中电话"嘟嘟嘟"地响起,一接听,另一端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曾荣又向我询问有关安全杂志的联系方式,为他的安全漫画找"婆家".我告知他几个最新找到的地址,随后又关切地问他最近"新作"如何?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谈不上什么新作,我就喜欢画一些,也不知道能不能被刊登,投稿试试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