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磷矿资源的概况及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论述了磷矿开采对矿区周围环境介质放射性污染与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星云湖径流区内磷矿和磷化工企业的分布情况,并对入湖河流水质现状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磷矿开采开发的磷污染入湖负荷量为46.6 t/a,其中螺蛳铺河径流区占84%。因此,治理星云湖流域磷矿开采加工区域磷流失是关键,重点是螺蛳铺磷化工业区。  相似文献   

3.
杨光  滕彦国  刘洋  于昆  柴文旭 《环境工程》2022,40(9):96-100
在松花江哈尔滨段某傍河水源地开展抽水试验,采用水动力学解析法和以保守组分为示踪剂的环境示踪法,估算该傍河水源地地表水的补给比例,分析其在开采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傍河水源地在开采过程中,地表水补给比例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加,在流场稳定后,比例趋近稳定。当研究区开采水位稳定时,采用2种方法估算傍河开采水中地表水的占比均约为60%,2种方法相互佐证。傍河水源地的调蓄作用明显,地表水对其补给量对江河的影响很小,不会威胁地表水的安全与稳定。该研究成果可为松花江沿岸条件类似地区建设傍河水源地提供决策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华东某铀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X-Series II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铀矿区和对照区共114个地表水样品中放射性核素铀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放射性铀污染,以查明铀矿区地表水铀污染现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表水铀平均含量39.89μg/L,分别是含矿未采区、江西省背景值、对照区的32.17倍、64.34倍和199.45倍;各亚区地表水的铀含量平均值从大到小顺序为:水冶场区开采矿井区废弃矿井区尾矿库区;废弃矿井区、水冶场区、开采矿井区等亚区地表水铀含量受到较强人为活动影响;(2)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各亚区地表水铀污染程度为:水冶场区开采矿井区废弃矿井区尾矿库区。其中,水冶场区、开采矿井区、废弃矿井区、尾矿库区地表水的铀污染程度均为重度污染;对照区未污染。结合研究区铀含量特征,铀矿开采、运输与选冶等实际情况,建议从改善矿石运输条件、改善废水处理设备,提高废水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地表水铀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5.
页岩气开采消耗大量水和产生组成复杂的高盐返排-产出水,对开采区水资源的安全构成很大风险。论文识别了决定山区页岩气开采的水资源可利用性和返排-产出水对地表水环境胁迫的关键因素,构建了流域地表水资源安全评价方法,以亚流域为单元,完成了2010—2020年重庆地区页岩气开采前后、不同开采强度下地表水资源安全的评价。2010—2020年重庆市页岩气开采的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总体压力小,对渝西局部缺水地区的短时影响较大;页岩气开采的返排-产出水对重庆中西部都市区及周边的污染负荷高值区,东北部秦巴山城口、巫溪水环境高敏感区的潜在污染风险大;重庆市页岩气开采的水资源安全水平以好、中等为主,占重庆总面积的2/3,其总体格局呈渝东南>渝东北>渝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页岩气的规模化开采,局部水资源安全等级有下降的风险,研究成果可为区域页岩气开采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磷矿开采、黄磷、磷复肥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但在磷矿资源开发利用中,诸如资源浪费严重、三废排放较高、下游加工产能扩张过快引起磷矿供需不平衡、后备资源勘查投入不足等问题日趋凸显。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在开发中保护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区内不同植被类型在同一降雨下水土流失的对比研究,筛选出磷矿开采区内水土保持能力较好的植被类型,研究表明:在所选8种植被类型中,竹林植物群落的水土保持能力最强,旱冬瓜林植物群落次之。  相似文献   

8.
磷矿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总含量低,难以开采等特点。但是随着人类对其需求度的不断增加,进行利用和发觉又显得必不可少,面对着越来越贫瘠的磷矿资源,我国的相关专家也在不断的寻求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在技术上,设备上,管理上更加充分地利用为数不多的磷矿资源。而这也恰恰符合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专家对于此项资源的关注都空前密切。而本文也主要是针对磷矿资源的贫化趋势以及对策分析这两方面来进行阐述,希望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红旗岭镍矿区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岭镍矿是我国第二大镍矿。根据红旗镍矿区开采情况,采集了矿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测试。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对矿区水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矿区地表水受矿山采矿、选矿等活动影响严重,浅层地下水相对受到影响较弱,但仍有几种元素超标。  相似文献   

10.
贵州开阳磷矿洋水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勇 《地球与环境》2005,33(Z1):624-626
由于开磷矿区地处山区,矿区自然地质条件较差,地表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加之建矿几十年的矿山开采, 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个别乡镇企业对矿山掠夺性开采,矿区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山体崩塌,水土大量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对开阳磷矿洋水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主要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防止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加快对人为破坏活动的治理,稳步恢复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达到生态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金矿开采具有其独特的环境效应 ,特别是贵州等地的卡林型金矿 ,因为这种金矿富含As、Tl、Hg、Sb、Pb等有毒元素 ,而且矿区发育喀斯特地形 ,使这类金矿的开采具有“毒上加毒”的污染特征和“明暗相间”的污染扩散迁移特征。本文通过对紫木凼金矿从1 989年到 1 995年开采六年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监测项目的变化对比 ,证明了黄金生产造成了矿区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中CN- 、As、Hg、Pb、Zn等的增高 ,其中以对地表水的影响最大 ;确定了主要的污染源有采矿废石、矿渣及废液 ,主要污染物有CN- 、As、Hg、Pb和Zn ,由于矿区Tl的区域背景值较低 ,未造成Tl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漳平挂山铁矿属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在最低侵蚀基准面上下均有分布,且矿区以开采多年,现已开采下部矿体,以构造导水联通地表水充水为主的矿床,其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大中城市,采用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的有三分之一,采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供水的有三分之一,即使是采用地表水为主要供水源的城市,也有大量开采地下水的水井。这些城市按所处的地貌单元,主要可划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和滨海三角洲平原,其贮存在松散沉积物(砂层、卵石层)之中的地下水水量丰富、埋藏较浅,容易开采,是主要的地下水水源。另外,我国还有一些城市主要开采贮存于坚硬岩石的裂隙、溶洞或断裂带中的地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美国、摩洛哥磷矿资源优势及开发战略比较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资源保护和优化利用的角度出发,比较了中国、美国、摩洛哥三国磷矿石的储量、品位、重金属含量、矿产集中度、运输距离等,发现摩洛哥磷矿资源具有极强的优势,而美国资源也要优于中国。在比较了矿产开发规模、回采率、产量、成本、可利用年度等指标后,发现美国与摩洛哥各有优劣,而中国明显落后。根据磷肥生产量估算,2003年中国磷矿实际消耗量达到10558×104t标矿。根据现有开采水平和消费量估算,世界磷矿可以满足100年内的需求,但是中国P2O5≥30%的富矿资源仅能利用到2014年,提高回采率可能会达到2022年。中国磷矿资源开发策略欠佳,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导致远景供应堪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我国磷矿资源合理利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沈阳市水资源越发短缺,全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存在着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过度开采,资源性缺水突出,地表水受污染,水质性缺水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沈阳市应全面、辩证地对待水资源问题,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多渠道开发水资源,保障城市供水。同时,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节约与保护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9):F0002-F0002
宜昌柳树沟矿业有限公司位于亚洲三大磷矿之一的湖北宜昌市,是一家集开采,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规模重点磷化工业企业。拥有先进的矿山设备300余台(套)和相应配套的生产,加工,安全,技术等装备设施,年设计生产能力50万吨,在“宜昌磷矿”行业中位居前列。2005年,企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0.85亿元,利税0.53亿元。  相似文献   

17.
污水处理中磷回收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由于磷矿的开采和磷在自然界中近乎单向循环。磷资源日益枯竭。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我国污水排放中的磷量相当于磷矿产量的37.5%,经过处理回收可以转变为磷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当前磷的回收技术有沉积法、结晶法、土地利用等多种形式,除了土地利用外,其他技术都处于试验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开发研究。磷酸盐是磷回收的主要形式。鸟粪石和磷酸钙分别适合用作肥料和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18.
矿山开采通常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换一种角度,考察煤矿开采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有益元素Se,分析其在土壤、注入矿井水的地表水中的赋存状态及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对硒元素的富集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硒元素主要以有机态和残渣态存在,水溶态占1%.土壤水溶总硒中Se4+和Se6+分别占23.89%和32.99%.注入矿井水的地表水中Se4+和Se6+分别占37.78%和40.24%.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中硒平均含量分别为0.169、0.094和0.26 mg.kg-1.其中水稻多采用矿井水浇灌,此举不但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还产生了富硒谷物,且有害元素含量不高.因此,充分利用矿区富硒资源,可以趋利避害,减少矿山开采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以粤北某铀矿周边地表水为研究对象,用ICP-MS对21个样本进行放射性和重金属元素分析,采用内梅罗法对水质进行评价,为矿区地表水污染现状提供科学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矿区周边地表水超标元素为U、TI、Pb、As,其中U含量为4.194~114.7μg/L,最高超标1倍多。2)铀矿开采的污染来源主要有矿井水、碎矿废水、废石堆放场产生的废水,此外农田、养殖场废水也不容忽视。3)该铀矿周边地表水污染状况整体良好,Ⅱ号水体较Ⅰ号水体污染状况严重,其中20号采样点评价等级较低。  相似文献   

20.
离子型稀土采矿对矿山及周边水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造成的水土环境问题具有潜在性、持续性的特点。文章选择中国南方典型离子型稀土矿山,对研究区内135 km2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矿山内的表层土壤、深层土壤进行系统的采样、分析,以查明稀土采矿对矿山及周边地区水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对矿区及周边地区水土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矿区地表水酸化,p H值降低,分布范围为3.6~5.8,水中稀土总量为363~117 520μg/L、Pb含量为361~1 550μg/L、SO42-含量为214~1 121μg/L、NH4+含量为33.7~268μg/L、NO3-含量为90~468μg/L,这些指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或当地地表水的背景值。空间分布表现为,矿区内地表水化学环境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矿区外围的地表水次之,矿区及周边及矿区周围地下水基本未受影响。矿区土壤受采矿活动的影响,表现为矿区深层土壤严重酸化,表层土壤p H值分布范围为4.5~6,深层土壤为3~4。矿区深层土壤(地下150 cm之下)大量富集SO42-、NH4+-N、NO3--N、NO2--N,含量分布范围为34~90、5~73、34~304、33~115 mg/kg分别是背景值的2~3、20~24、18~20、3~6倍,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