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东北地区工业污染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东北地区2003—2015年地市层面工业废水、工业SO2排放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度指数,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工业污染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对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演变协同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间东北地区两种工业污染排放量及占全国比重均有所提升,工业污染尤其是工业SO2污染对生态环境胁迫逐渐增大;标准差椭圆结果显示,工业污染在空间上均呈南(偏西)-北(偏东)方向分布,工业污染重心轨迹迁移存在相似性,工业SO2污染空间集聚程度高于工业废水;工业污染地理集中度显示,地市层面工业污染集聚情况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期内工业污染集中度高值区分布范围明显收缩,空间特征得到强化;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空间形态演变存在相似性,空间形态上的差异逐渐减弱.分地区看,东北地区中部工业环境绩效最高,而工业污染集中度较低的北部工业环境绩效偏低,局部上表现出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变化不一致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工业及工业污染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北部地区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变化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控制工业“三废”开始,江苏省污染控制工作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排污收费、“三同时“、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一系列针对污染源污染控制的管理制度。2000年以前,污染控制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治理工程削减污染物排放的工业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3.
工业企业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实体。工业企业污染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工业污染状况仍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的严重时期。经济要发展,工业规模在不断扩大,防治工业污染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任务。特别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及时研究工业污染防治的新战略,对调整和完善工业污染防治体系及运行机制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工业污染防治如何适应市场经  相似文献   

4.
清洁生产: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深化工业污染综合防治,促进工业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根本途径。适应形势,面对挑战,大力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制定推行清洁 有效政策必将促进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郭政  陈爽  董平  陆玉麒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3):1323-1335
基于2003~2015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工业废水和工业SO2排放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工业环境绩效指数、空间形态差异指数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污染时空演化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模型对其工业污染排放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2003~2015年工业废水和工业SO2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6.97%和28.79%,但占全国比重仍然较高,尤其是工业废水对生态环境胁迫较大.2种工业污染空间形态均呈现出北(偏西)-南(偏东)的空间分布形态,而2种工业污染重心移动轨迹并不一致,工业废水重心总体上朝向东(偏南)方向迁移了12.85km,而工业SO2重心总体上朝向西(偏北)方向迁移了26.89km.此外,2种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城市且污染集中度指数由高到低大致呈半圈层状向周围递减.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空间形态演变具有一致性,工业废水重心和工业SO2重心与工业发展重心距离均在逐渐缩小,而2种工业污染-环境绩效空间分布格局并不完全一致.驱动因素方面,环境规制引起的技术改善效应是工业污染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由环境规制引起的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则取决于区域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效应是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规模效应对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周晓红 《福建环境》1995,12(6):15-16
工业的高速发展相应带来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和自然生态的破坏反过来又制约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使我市的工业持续发展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本文就我市工业发展的特点对工业污染特征作了分析,并提出工业污染防治对策的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经济与工业污染重心演变及脱钩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海霞  蒋晓威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0):1911-1919
以2000~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市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数据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通过测算重心坐标及其偏移距离,揭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重心和工业污染重心移动轨迹和演变规律,并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污染转移、环保投资等方面解析其演变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经济重心与工业污染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西北方向,但两者重心路径偏移呈现出一定的脱钩现象;经济重心呈现向西北方向偏移,其中GDP、工业重心偏移距离分别为9.45,7.58km;工业污染重心则向东南方向移动,其中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重心偏移距离分别为18.11,28.98,3.84km;工业污染重心和经济重心迁移轨迹之间的脱钩现象受多种因素的驱动.其中,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不平衡加剧了经济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环保投资推动了工业污染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产业结构重型化及污染的地区间转移一定程度的加剧了工业污染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随着工业振兴,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世界范围内也相继出现了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环境公害,严酷的事实,唤醒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1972年,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宣言》,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污染防治之路。这种治理模式的重点只放在污染的末端治理,末端治理存在着许多弊端。因此,在吸取传统工业污染防治模式经验教训基础上,一种以预防为主和综合解决污染问题的模式——清洁生产被提出了,这种模式力求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从此逐步开始了工业污染防治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樊自清 《环境保护》1990,(7):27-28,10
一、工业污染与工业链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我国要彻底解决工业污染问题,还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张笛  曹宏斌  赵赫  赵月红 《环境工程》2022,40(1):1-7+206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建成了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也承受着粗放式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重化工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工业污染治理相关的先进理念与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工业污染控制理念、策略、政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控制阶段的自主创新和有益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未来工业污染控制的发展方向,旨在为致力于工业污染治理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工业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十五”以来,湖北省工业“三废”排放及污染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前景仍旧不容乐观。本文主要从工业排放物、工业污染源、工业污染趋势、工业污染影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工业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8、固体废弃物怎会治理新趋势及对标准化进程的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自然资源大规模开采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对待工业废弃物上,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及时改变当前社会的生产模式训8费模式。世界上不少国家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习惯沿用的以工业污染末端处理为主要的污染控制战略,虽然遏制了工业污染的扩展,但其与生产过程相割裂,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保证工业持续发展,存在不少缺点。实行新模式的必由之路就是推行清洁生产。它与传统的末端处理有着不同的、全新的概念。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许多不同的相近…  相似文献   

13.
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开创工业污染防治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的第一部分是11年来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总结.他认为,11年来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这表现在:防治工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日趋成熟;环境管理不断加强,环境管理队伍逐步扩大;工业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加强了工业污染源监测,摸清了工业污染底数;工业污染发展趋势有所控制.他说,工业污染防治的基本经验是:加强宏观调控是防治工业污染的根本手段;采用先进技术,结合技术改造,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是求得自身发展、防治污染的基本途径;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业“三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轻工业污染的必经之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企业行为是促进工业污染防治和企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是控制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解局长指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污染十分严重;二是有些地区、部门、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还存在;三是老污染治理资金渠道多数不畅通,治理资金数量不足;四是环保产业发展过度缓慢  相似文献   

14.
X3 9402053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开创工业污染防治新局面/解振华(国家环保局)刀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4,13(l)一2一13 环情X一100 文章总结了我国11年来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加强宏观调控是防治工业污染的根木手段;采用先进技术、结合技术改造,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是防治污染的基本途径;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业“三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轻工业污染的必经之路;运用经济手段控制企业行为是促进工业污染防治和企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加强企业环境管理,是控制工业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工业污…  相似文献   

15.
长江经济带工业污染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芸邑  刘利萍  刘元元 《环境科学》2021,42(8):3820-3828
长江经济带发展强调"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战略,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成为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探明长江经济带工业污染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3~2017年长江经济带102个城市的工业SO2、工业废水以及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作为基础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冷热点分析方法(Getis-Ord Gi*),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工业污染排放空间分布格局;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长江经济带工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2013~2017年长江经济带的工业SO2、工业废水以及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呈降低趋势,高排放城市减少,低排放城市增多;各工业污染物随时间变化,空间关联程度增强;技术改善对工业污染排放有显著抑制作用,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工业污染排放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日益突出的乡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论述了乡村工业污染的特点、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控制乡村工业污染,保护乡村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对策,对乡村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就如何通过转变工业污染防治的模式,来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工业污染防治战略转移日照市环保科研所沈东玲清洁生产是工业产业化生产发展中维持环境生态平衡的最佳生产模式,也是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其主要特点是:既着眼于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生产量,又要求污染物最...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工业企业的污染现状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北京市工业的基本情况,说明北京市工业污染现状,工业污染对北京市的环境污染仍然有较高的贡献率。成为影响北京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阐论北京市工业防治的目标和近期目标,提出北京市工业污染防治主要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乡镇工业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低,并且分布广泛,对环境已造成大面积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在农村的蔓延,使农村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乡镇工业污染趋势做出定量分析,探讨乡镇工业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