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集成电路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动态老炼越来越成为一项困难的工作。传统针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老炼多采用静态老炼方法,这种方法不能使电路内部的功能节点动作起来,无法保证老炼效果,因此能够实现电路内部所有功能模块全动态激励的TDBI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国产多核处理器芯片为测试对象,为研究多核处理器芯片的TDBI方法进行了芯片老炼测试软硬件系统开发,解决了多核处理器老炼中大功率电源供电、图形存储空间不足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自愈式交流电容器防止“放炮”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愈式交流电容器在使用出现放炮的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引出端喷金层的缺陷。研究其检测和改善喷金层缺陷的方法,从而推动改进喷金工艺和选用合适的喷金材料。为此提出采用脉冲老炼做为防止交流电容器放炮的方法。而且经过实践证明有明显的效果。建议在生产中对大电容值的电容器芯子应经过大电流脉冲老炼,然后优选装配为成品出厂,则将大大提高交流电容器使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应用于可靠性工程中的各项环境试验技术,如环境应力筛选、高温老炼、贮存期评定试验、加速应力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提出发展环境试验技术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保障,应加强环境试验技术研究和贮存可靠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土法炼砷亟待制止──关于衡阳市乡镇砷污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初起,乡镇上法炼砷开始在我市兴起,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了,立法炼砷在我市部分县(市)屡禁不止,并先后形成了三次炼砷热(第一次是1988年.第二次是1990年.第三次是1993年至今),该行业已成为我市环境污染的一大公害。1995年10月份,我们再次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七公(市)乡镇上法炼砷情况进行了一队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市1989年有炼砷厂家的七个县(市).其中区域污染状况以我市常宁、来阳两县(市)沿大义山脉一带为重点。一、土法炼砷现状截止1995年10月底止,我市乡镇炼砷情况与1989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1、炼砷…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国内多数单位在器件筛选过程中老炼试验样品种类杂,批次多,试验过程记录的数据量大的现状,利用虚拟仪器软件编程,通过IBM服务器终端作为上位机与多台老炼电源通信,从而对多批老炼试验进行网络控制和实时监测,并分析老炼过程中采集到的电学参数判断老炼试验的状态,自动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措施,实现了紧急中断试验、快速保护试验样品,提供试验异常时的电参数波动数据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土法炼磺特大的“三度”排放量以及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难以逆转的毁坏,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炼磺危害区土壤环境的化学变化,却尚未曾有过专门研究。本文根据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探讨了四川土法炼磺区土壤环境的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H值约降低1.1—2.4,重金属元素Cu、Zn、Cd、Pb、Ni、Mn、Fe的富集率约为30—150%,以有效态含量为标志的元素活性约增加20—55%。  相似文献   

7.
针对老油田地面系统存在的环保问题,文章从油田地面工艺与环境保护结合的角度,通过采用地面工艺优化简化、老油田数字化管理升级改造、伴生气综合利用、新工艺新技术等,系统总结长庆油田对于老油田地面系统在环保方面的处理方法。有利于保护油区环境、降低老油田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频率,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山东金岭铁矿召口分矿通风系统改造形成了以回风侧为主的分区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为类似情况的老矿山通风技术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对推进矿井通风技术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湿法炼锌属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社会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视,锌冶炼生产企业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的直线型经济增长模式。针对湿法炼锌工艺特点,运用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利用主链、支链、延链和补链设计出针对湿法炼锌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网,并以某10×104t锌冶炼企业为例,分析了该产业链网中的物流和能流,提出了湿法炼锌企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指标。  相似文献   

10.
赵俊萍  孙健 《环境技术》2023,(7):127-131
基于闩锁测试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和流程,本文针对复杂集成电路中包含的特殊性质的管脚,对实际闩锁测试过程中特殊性质引脚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测试人员正确理解并执行集成电路闩锁测试标准提供了依据,也为准确评估集成电路的抗闩锁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