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人与自然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在地球上产生,便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出现,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加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
传统法学囿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有限认识,只将土地、矿藏等极少数的环境要素作为人类的公私财产,通过权属的概念,着重保护人对物的支配,并且将权属的范围局限于既得权利,因此,在对处理现代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过程中,不时陷入尴尬和窘迫。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生态危机正在逼近人类!这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生死攸关的境地.这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无疑与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活动规模持续扩张、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益扩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人和自然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人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破坏自然规律,就是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保护自然界应是人类的一种道德责任。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的生态危机进行深刻的反思,分析了产生生态危机的原因,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危机的发生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开始反思,生态危机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关键,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论的分析,试以中道的态度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伦理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诉诸环境伦理信念.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在古代蕴涵了丰富的生态哲学,其中有许多与现代环境伦理思想相通之处.对世界观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等,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守秋 《城市环境》2002,16(3):4-10
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调整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当代环境资源法和环境资源法学得以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我国法学界越来越认识到环境资源法学关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意义。通过考察、分析现实的、现行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以及环境资源法的实施,当今所有的环境资源法律或法规,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部良好的环境资源法律应是一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网,应是一幅反映、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蓝图。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由环境资源法所确认、规定并在环境资源法实施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所提供的生活方式正使人越来越远离自然:过度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倾向剥夺了大量人与自然的接触机会。汽车、高楼、快餐、电脑、股票消耗了人们的绝大多数时间。不管人们愿不愿意,大自然的神秘、美丽似乎成了被拒斥于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然而,全球气温上升、土地沙化、物种灭绝等环境、生态危机终究还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现代的自然环境何以持续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了?人应该怎样对待自然?企图在短时间内回答甚至消解这些问题,无疑是不现实的。但我们仍旧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工业革命及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也带来了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要解决环境问题,应对生态危机,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然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践行生态环保理念。音乐是情感的表达,音乐有着突出的艺术感染力,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推进对音乐生态美的挖掘,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问题,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从而造成的后果。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人类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片面地追求GDP的高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压力、再生压力和自净能力,那么结果是经济的高增长只会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生态地租的理论发展及基本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地租的涵义及其分配和归属等方面,探讨了生态地租理论的发展;并从生态资源的基本属性出发,结合地租理论的普遍原理,深入阐述了生态地租的形成、性质、计量和分配等基本理论范畴。生态地租本质上属于地租范畴的一部分,具有地租的普遍特性。但这一关于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新的经济范畴,关键在于更为明确和直观地探讨了生态危机的加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它把长期以来地租原理中所强调的"人与人的关系",提升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高度,从而为理解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树华 《交通环保》2004,25(6):33-3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包含了生态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与发展的,人类生态思维的发展经历了“法天”、“胜天”、“通天”三个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生态思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作为人类环境问题和危机产生的重要策源地,建立反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论,指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文章在城市作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人工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及自然生态亚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和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生物成分组成、结构与功能关系,系统的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社会为评价要素,下设12个一级指标及42个二级指标,为评价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莉  戴明忠 《环境科技》2004,17(3):27-29
生态文化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江苏涟水县为例。研究区域生态文化的建设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矿山生态破坏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矿山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已经对社会经济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对我国矿山生态破坏的现状以及国内外矿山生态恢复的主要技术作了介绍,并对今后矿山生态恢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以强化人类自我约束,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七里海湿地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借鉴众多湿地保护与开发经验,就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与绿色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依据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切实保护与管理,通过恢复河流生态补水、翻耕苇地、禁捕鸟类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进而发展湿地绿色产业、开展项目建设环评等绿色开发活动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环保事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发展徒步运动,可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人们热爱绿色地球、保护地球和绿色出行等生态文明观。徒步运动包括步行、跑步、登山等运动,发展徒步运动促使人们更多地采用绿色出行方式进行健康出行,徒步运动在锻炼了人们的身体的同时,能使人们更亲密与大自然接触,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代社会中,通过徒步运动能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观,提升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和自觉性,促进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9.
生态承载力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之一,是较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更为复杂和综合的概念.论文在分析当前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人口和经济(承载力)"为研究主线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承载力(Ecosystem-Servicesbas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ESECC)的定义,即某个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决定的生态系统服务所能支撑的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并构建ESECC评估模型:将所有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纳入评估模型,把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看作"黑箱",针对每种生态系统服务分别评估其承载力,并根据"短板效应"取最小值作为区域生态承载力.最后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核心保护区之一云南省红河县为例对ESECC评估模型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和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得人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环境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上升,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当今社会公共管理的主要议题。本文从环境危机事件的内涵与制度学诱因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对危机影响下环境政策变迁的过程、模式以及机制进行评述。研究表明,制度供求不匹配所带来的制度非均衡是导致环境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环境危机事件有利于打破原有环境政策渐进性过程的路径依赖性,通过改变政府、公众、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体的机会格局与资源条件从而为主要政策变迁提供可能性。因此,危机事件影响下的环境政策变迁过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政策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正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环境危机多发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理论模型进行本土化研究。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有关理论的实际应用,为具有不同经济制度发展水平的地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