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考欧盟SevesoⅢ指令,结合区域风险评估的方法,对江苏省某市31家工业企业源于工业事故的潜在危险性进行评估。评估时综合考察工业企业储存(包括输入、输出)危险物质的种类及数量,以及工业企业危险的生产工艺流程,基于SevesoⅢ指令对企业的危险性进行分级。通过改进SevesoⅢ指令工业企业危险性评估方法(如用连续分类法代替阈值法等),采用工业危险性指数(ⅡH)表征工业企业的危险性,并对ⅡH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该市工业企业的ⅡH值范围在0-1,其中低危险或无危险企业(ⅡH<0.5)24家;中度危险企业(0.5≤ⅡH<1.0)6家;重度危险企业(ⅡH=1.0)1家。通过本研究,实践并改进了工业企业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方法支持,以预防工业事故和环境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特征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显著的放热能量,热失控风险是危险化工工艺须重点考虑的风险因素。为准确评价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等级,在分析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从工艺操作条件危险性、工艺物质危险性、工艺热失控危险性和事故后果严重性四个方面选取危险化工工艺风险评价指标并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相结合,构建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价的AHP-TOPSIS评判模型;应用该评判模型对甲苯磺化工艺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的多种影响因素,得到的结果符合危险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四氧化二氮储罐的安全稳定,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得出安全措施补偿前后储罐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等级、暴露半径、暴露面积。结果表明:采取安全补偿措施后四氧化二氮储罐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由中等降到了最低,暴露半径由27.45m降为13.53m,暴露面积由2 366m2降为574.82m2,说明采取安全措施补偿能够有效降低四氧化二氮储罐的危险性,可为储罐事故风险预防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Fenton试剂对吉林某化工厂产生的苯酚废水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H2O2、FeSO4·7H2O、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废水中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时,受到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顺序为H2O2〉FeSO4·7H2O〉pH〉反应时间。并确定Fenton处理此类苯酚废水时最佳的运行条件为:H2O2=8mL/L,FeSO4·7H2O=1.5g/L,pH=3.5,反应时间为40min,且此条件下COD去除率为79%。  相似文献   

5.
采用Fe(NO)3.39H2O和FeSO.47H2O混凝剂处理模拟大红染料废水,通过改变各药剂投加量及废水pH值,考察其对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剂在处理大红染料废水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脱色性能,而Fe(NO3)3.9H2O的去除性能较FeSO.47H2O更为优越。Fe(NO)3.39H2O对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十分显著,所有的脱色率都在86%以上。当投加量为0.18 g时,脱色率达最大值93.3%;当投加量为0.24 g时,COD去除率为63.6%。FeSO.47H2O对废水色度的去除效果好于COD的去除。其最佳投加量为1.5 g,此时,脱色率达82.4%;当投加量为0.9 g时,COD去除率为51.8%。Fe(NO)3.39H2O在pH为5.0~9.0之间处理效果都较好,当pH=8时,其脱色率最高,为93.4%;FeSO.47H2O在pH为6.0~8.0之间最佳,当pH=8时,脱色率最高为83.2%。  相似文献   

6.
以从大庆油田采出水中筛选到的硫酸盐还原菌SRB-2和反硝化细菌DNB-1为目的菌,考察两者之间的竞争抑制关系,以及添加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对SRB-2数量及产H2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中硝酸盐浓度为0.5 g/L或亚硝酸盐浓度为0.1-0.5 g/L时,DNB-1就能够有效降低SRB-2活性,抑制H2S的产生,抑制时间10 d以上,H2S产生可以减少85%以上;当体系中硝酸盐浓度为0.1-0.25 g/L时,在10 d内DNB-1对SRB-2活性和产H2S活性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H2S产生减少65%左右;亚硝酸盐对SRB-2生长的抑制作用好于硝酸盐。  相似文献   

7.
王昶  张宗鹏  曾明 《环境工程》2015,33(12):49-53
采用均相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苯甲酸废水进行降解,考察了p H值、H2O2投加量、Fe~(2+)的用量、苯甲酸溶液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苯甲酸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最佳初始pH=3,H_2O_2最佳的经济投加量(Qth)为12.3 mmol/L,Fe~(2+)最佳投加量为0.41 mmol/L(即c(H_2O_2)∶c(Fe~(2+))=30∶1);经60 min反应后,100 mg/L苯甲酸基本可完全去除,TOC去除率也可达41.9%以上;当苯甲酸浓度为200 mg/L时,TOC去除率最大,可达45.4%;当苯甲酸浓度高于200 mg/L时,可以采取分批投加H_2O_2的方式以获得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8.
pH值是影响剩余污泥暗发酵产氢的重要因素,为了寻求暗发酵产氢的最佳pH条件,试验研究了中温(37±2)℃条件下不同pH值(4~11)对剩余污泥暗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10时剩余污泥的H2产量最大,发酵132 h时累积H2产量为21.1 mL/gVSS。剩余污泥暗发酵水解、酸化和产甲烷阶段的试验分析表明:pH=10时H2产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pH=10的条件促进了污泥的水解和产酸,却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活性,因此H2的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某原油库为例,较为系统地介绍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并采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确定所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在降低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的作用,同时举例说明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为其他油库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某市LFG利用工程中LFG储柜(常压及高压)CH4泄漏危险性进行了风险识别、后果计算。常压储柜CH4气体泄漏燃爆最大危险范围为5.2m,危险范围较小;25MPa高压储柜CH4气体泄漏燃爆最大危险范围为300m,危险范围很大,因此,3个2m^3高压储柜是LFG利用工程中的重点管理对象。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原位产生H2O2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数学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t为阳极,石墨碳棒为阴极,Na2SO4为支持电解质,实验探讨了电化学原位产生H2O2的规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阴极溶液初始pH值、电流密度CD、通氧流量Q和支持电解质浓度CNa2SO4等主要参数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并提出最佳参数组合:pH=2.00,CD=1.02mA·cm-2,Q=0.4L·min-1,CNa2SO4=0.1 mol·L-1,极间距D=6cm.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和BP神经元网络2种方法,建立了这些参数对于H2O2产生量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一定参数条件下都可预测阴极区溶液中H2O2浓度,BP神经元网络法预测的准确度好于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且更适合于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12.
接种反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NO_2~--N)积累效果稳定的短程反硝化污泥,以甲醇为碳源,通过批次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氮比(C/N)、硝态氮(NO_3~--N)浓度及p H条件下短程反硝化过程中NO_2~--N积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C/N为2.5时,NO_2~--N积累率最高为89%,且NO_2~--N不会被还原;当C/N为3~5时,NO_2~--N积累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但NO_2~--N最大积累量和比反硝化速率没有明显差异.当NO_3~--N浓度在14.91~82.58mg/L范围内,NO_3~--N浓度越高,达到NO_2~--N最大积累率理论所需C/N越低.且当NO_3~--N浓度小于58.71mg/L时,比NO_3~--N还原速率、比NO_2~--N积累速率随NO_3~--N浓度增加而上升.当p H=7时,NO_2~--N积累量、比NO_3~--N还原速率和比NO_2~--N积累速率最高,分别为24.49mg/L、18.96(mg/(g VSS·h))、18.91(mg/(g VSS·h)),然后依次是p H=6、8、9.p H=5和10时,短程反硝化基本不能进行.本研究可以为短程反硝化的实现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纤维电极电还原产H2O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活性炭纤维作为阴极,比较了活性炭纤维电极和石墨板电极产H2O2的浓度,并对影响活性炭纤维电极产H2O2的因素(pH、电流密度和电解质浓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活性炭纤维电极电还原产生H2O2的浓度远大于石墨板电极.当实验在pH=3.00、电流密度8.89 mA/cm2和电解质(Na2SO4)浓度0.05 moL/...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研究了Fe^2+对H2O2降解苯酚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Fe^2+作催化剂时CODCr去除率随Fe^2+浓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当废水中Fe^2+浓度为6.4mmol/L时,CODCr去除率高达91.25%;有Cu^2+或PO4^3-存在时,会对H2O2氧化苯酚废水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研究了Fe2+对H2O2降解苯酚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Fe2+作催化剂时CODCr去除率随Fe2+浓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当废水中Fe2+浓度为6.4mmol/L时,CODCr去除率高达91.25%;有Cu2+或PO3-4存在时,会对H2O2氧化苯酚废水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晓春  陈卫平  马春  詹水芬  焦文涛 《环境科学》2012,33(12):4167-4172
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的有效识别与危险性评估对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快速评估的方法,本研究将系统安全工程学中的经典半定量方法可能性-暴露-后果评估法(LEC法)与管理咨询工程中的经典定量方法德尔菲(Delphi)法相结合,应用于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评估,给出了大气环境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风险源暴露于大气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大气环境事故后风险源的不可控程度C和风险源的危险程度D的量化评估的分值标准.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北方某大型煤炭港口的案例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大规模煤炭露天储存场所中存在的风险源和堆料机、装船机、取料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源是该港口区域的主要大气环境风险源.评估结果有效性检验表明,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的特征和危害程度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风险源的快速有效识别与评估可为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离子交换树脂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707、D708两种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吸附条件及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表明:NH+4的吸附率随树脂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在非碱性条件下树脂对NH+4的吸附率随p H的升高而增加;恒速振荡时间达到90 min以上时两种树脂可吸附平衡,当p H为7时,D707、D708树脂对NH+4的吸附容量分别达到196.1、217.4 mg·g-1;D707、D708树脂对NH+4的吸附属吸热过程,随温度的升高树脂对NH+4的吸附率逐渐增大,在298 K温度下D707、D708树脂吸附NH+4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分别为54.67和34.46 k J·mol-1,吸附过程为液膜扩散主控制;树脂对NH+4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使用2 mol·L-1H2SO4对树脂进行解吸,脱附率达到98%以上,重复实验3次吸附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8.
双氧水强化微电解法模拟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酚是最简单的有机模型化合物,对其进行降解试验有助于了解微电解作用机理,为含酚废水的治理提供试验方法及工艺参数。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当进水pH=3,H2O2加入量为0.1%,反应时间10 min时,出水TOC去除率>90%。发现进水中H2O2的加入对微电解法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质量比9∶1的活性炭和乙炔黑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着重研究电流密度、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较大范围内均适用;电流密度控制在50~75 mA/cm2,曝气量确定为5 L/min时,反应产生H2O2较多.另外,利用该气体扩散电极做阴极,石墨电极做阳极,以Na2SO4为电解质,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初始苯酚浓度、曝气量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75 mA/cm2、曝气量为5 L/min、初始pH=3的条件下,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80 mg/L时,1 h后其去除率达77%.  相似文献   

20.
运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危险评价法对乙二醇装置进行风险评价,定量地得出装置各单元的危险程度并提出了减少装置危险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