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气压对燃烧过程影响显著,常压环境下的火灾探测器标准不适用于高原环境.以高原环境下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为研究对象,根据合肥及拉萨两地的国标探测器正庚烷标准火测试对比试验,研究高原环境对火灾烟气及点型离子、光电感烟探测器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火源,光电感烟探测器在高原环境下的响应明显弱于常压环境,而离子感烟感测器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依据试验结果,提出高原环境下点型感烟探测器的工程参数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设计火灾探测系统时,提供探测器的选型依据,该文通过火灾探测综合模拟试验平台(FE/DE),利用四种国家标准火所用燃料生成典型火灾烟气,对光电型与离子型两种常规点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性能进行了评测与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木材热解生成烟气,与离子感烟探测器相比,光电型探测器的输出烟值增加更为急剧。然而对于棉绳阴燃火、聚氨脂塑料火及正庚烷火生成的烟气,离子型比光电型响应更为灵敏,特别是对于后两者明火生成的能够吸收光而减弱光散射的黑烟。最后指出,依据监控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可燃物种类而选择相应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将提高所设计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潮湿引起感烟火灾探测器误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潮湿现象成为典型的火灾探测误报源 ,在火灾探测综合模拟实验平台中 ,通过收集水沸腾形成的水雾进行加湿 ,研究了冬季与夏季潮湿环境 ,对散射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发生误报影响。通过比较探测器的输出值与其附近湿度变化曲线 ,从原理上分析了误报发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 :在气温较低的冬季 ,水蒸气较易形成液态小水珠 ,容易导致感烟探测器误报警 ,而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 ,这种情况较难发生。对相对湿度较高或达到饱和湿度 ,以及非火灾因素的雾气或微细水珠 ,对感烟探测器可靠性的影响 ,开展下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抗干扰实验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探测器的价值在于能及时响应真实火灾而不响应干扰源的激励。离子和光电感烟探测器对于进入感应腔内的烟颗粒有着一定的响应能力,但却不容易区分干扰源产生的烟颗粒。本文主要通过FE/DE平台上一系列的实验,测量了离子感烟探测器、光电感烟探测器在不同环境下的抗干扰性,并进行了一些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蒸气这种典型的火灾探测误报源.在自行研制的火灾探测综合模拟实验平台中,通过收集水沸腾形成的水雾模拟水蒸气干扰源,研究了冬季与夏季,即不同环境温度务件下,水蒸气对散射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误报影响。通过比较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输出值与其附近湿度变化曲线,分析了误报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水蒸气较易形成液态小水珠,容易导致感烟火灾探测器误报;而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这种误报不易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建立的火灾探测应用环境及火灾信息数据库为依据,对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前向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固有特性的归纳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算法处理技术和智能判断火灾方法,有效提高了现有前向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火灾探测及其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的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抗环境光干扰能力较差,在白炽灯、氙灯以及太阳光等干扰下易误报或丧失火灾探测能力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软硬件有效技术改进措施,经实验和示范工程验证,克服了环境光干扰对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南 《火灾科学》2012,21(4):216-224
文章依据国家标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GB4715-2005)并以标准燃烧实验室中悬空式75mm×75mm格栅吊顶为对象,通过不同遮挡方式,开展等尺寸不同镂空率条件下格栅吊顶上方及下方的火灾烟气模拟和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特性试验,探讨悬空式格栅吊顶场所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计应用要求.研究表明,悬空式格栅吊顶场所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特性随镂空率不同而存在差异;当镂空率小于15%时,格栅吊顶下方探测器先报警;当镂空率大于30%时,格栅吊顶上方探测器先报警;当镂空率在15%~30%之间时,格栅吊顶上、下方探测器报警呈现随机性.  相似文献   

9.
铁路动车段检修库可能发生的火灾主要为列车电气火灾和残留火种产生的火灾.根据铁路动车段检修库房建筑的整体结构及高度,结合火灾源识别分析.此类火灾在发生初期有阴燃阶段,可能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可供选择的火灾探测器主要有:感烟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极早期空气采样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本文针对铁路动车段检修库房的实际建筑情况,对不同类型的火灾自动探测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相对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火灾深测器火灾探测器安装在被监测现场 ,探测环境中与火灾相关的物理量 ,将这些物理量转换并处理成适当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依据其探测的物理量不同 ,火灾探测器可分为 :感烟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分离子感烟和光电感烟两种。离子感烟探测器内部装有电离室 ,电离室内的放射源产生的 粒子将空气分子电离成正负离子。当烟雾进入电离室 ,由于烟雾颗粒的体积较大 ,会阻挡带电离子的运动 ,从宏观上表现为电离电流减小。探测到这种电离电流的变化 ,就相当于探测到了火灾。光电感烟探测器内的光电室里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旦有烟雾进入…  相似文献   

11.
以棉花仓库消防安全为背景,在火灾探测标准燃烧室内开展了棉花垛早期阴燃特性试验和吸气式复合探测试验研究。分析棉花垛早期阴燃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烟气浓度以及图像特征变化,以棉花垛顶部着火为例,归纳了阴燃过程大致包括水平蔓延及竖直蔓延两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特性。利用吸气式复合烟气诊断,分别记录了吸气管道出口的CO体积分数变化以及吸气式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结果表明,CO的响应时间明显快于吸气式探测器且几乎不受采样孔位置的影响。由于阴燃温度低,羽流湍浮力相对较弱,而CO气体密度远小于烟颗粒密度,在吸气管道中表现出更好的迁移性。因此,针对大空间棉储仓库,可以采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与CO气体探测器相结合的复合探测手段,也可以考虑在传统吸气式探测器内部整合CO探测部件以提高探测报警速度,同时有效降低误报、漏报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地铁运营期点型探测器受活塞风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和设置方式,采用碎纸、棉绳和聚氨酯塑料试验火,在地铁站台进行初期火灾探测实体试验。对2种类型点型探测器在模拟运营工况与夜间停运工况的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设置镂空格栅吊顶地铁车站,研究点型探测器在吊顶上下不同安装位置时的响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列车运行产生的活塞风扰乱烟气的上升和扩散运动,对阴燃火源烟气影响显著,有烟明火烟气能较快地通过格栅空隙到达中板;在地铁运营工况条件,烟温复合探测器响应性能表现不理想,不同空间安装的点型感烟探测器报警时间与报警数量均较停运工况发生变化。设置镂空格栅吊顶车站站台层公共区运营期使用点型感烟探测器进行保护时,应当贴中板和贴格栅吊顶双层安装。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架空高压电力线路已逐渐下地进入电缆隧道,其中的火灾防控系统是保护整个电力输送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一环。搭建了高压电力电缆隧道火灾烟气模拟与测量实验平台,针对电缆受热着火燃烧的典型工况,研究了隧道两端不同开口状态下的顶棚各位置CO浓度、CO2浓度、烟颗粒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顶棚位置CO浓度和烟颗粒浓度可作为火灾早期预警的优选标志性参数,而CO2浓度和温度较不适合。设定CO浓度和烟颗粒浓度的预警阈值分别为10 ppm和0.05 dB/m,各顶棚位置均可实现报警,各工况下,不同顶棚位置报警时间呈以火源正上方探头为最早报警的V字形分布。此外,电缆隧道两端的开口状态对隧道内CO和烟颗粒运动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不同预警参数的响应灵敏度,即两端开口时,CO浓度预警模式更早响应,而两端关闭时,烟颗粒浓度预警模式更早响应。研究结果对高压电缆隧道火灾预警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也可为未来高压电缆隧道的相关预警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公路隧道不同受限程度火灾的适宜纵向通风风速,基于FDS模拟分析5种纵向通风速度下不同近壁距离火源顶棚下方烟气最高温度的分布特性、烟羽流倾角及烟气分层状况,提出合理纵向通风风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中心线上近火源下游,顶棚下方的最高温度沿纵向均呈指数衰减。不同贴壁距离和纵向通风风速下,均出现烟气分岔流动,随着贴壁距离减小羽流撞击处温升、火羽流偏移角显著增加。当风速小于1.6 m/s时,火源上游出现大量高温烟气回流;而当风速超过2.4 m/s时,分岔流动现象越明显,各偏移角变小,火源下游逐渐后移的烟气层严重失稳。因此,不同受限程度下火灾合理纵向风速为1.6~2.4 m/s。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易造成严重后果,纵向通风作为火场排烟降温的常用措施会改变燃烧的火源功率及相关火灾参数,影响公路隧道通风排烟的设计。利用按照弗洛德相似性原理自行设计建造的公路隧道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研究试验台,研究了不同纵向通风风速下燃料火源功率、火焰形状和烟气层高度、距火源2 m人眼高度处一氧化碳体积分数、隧道横截面竖向温度及隧道纵向人眼高度处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火灾参数与纵向通风之间呈现非线性变化关系,火源功率在纵向通风作用下出现"双驼峰"现象,随风速增大,火源功率、火焰主体长度与亮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平均燃烧速度与一氧化碳体积分数、温度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感烟探测器的大量误报对消防应急响应带来的挑战,考虑目前以感烟探测器为主的火警设施误报率高且短期内难以全部更换的特点,提出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多探测器火警判定方法,通过多个探测器的报警时间间隔计算火源位置的后验概率分布,并提出火警真实度概念,为火警判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使用多探测器耦合模型时每增加1个探测器可将误报率降低约4个数量级,该方法在探测器正常、部分失效、误报的情景下均能有效判别火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